初中学生体育核心素养体系及培养路径
2018-02-24张天贵
张天贵
(四川省成都市七中育才学校银杏校区,四川 成都)
一、体育核心素养体系概念
体育核心素养就是要求培养学生具有必备的运动技能、健康的运动行为以及一定的社会适应能力,体育核心素养体系不是要求学生具备某一单一的体育品质或是单一的体育竞争力,而是要求学生具备多方位全面素质的综合发展,如运动知识的掌握、健康的行为习惯、较强的社会适应能力以及优秀的思想品德等等。这一系列优秀的核心素养都可以通过体育教学锻炼培养。
二、初中学生体育核心素养体系的培养路径
(一)体育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综合素质以及职业素养
作为中学生的引导者,体育教师首先自身要具备较高的综合素质以及体育核心素养。伴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改革,体育教师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不断提升自身职业素养,创新多种教学方式,以人为本,使学生成为体育课堂的教学主体,不断提升自身综合素质,通过自身修养、崇高的道德以及专业技能感染学生,引导学生不断提升自身体育核心素养,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并且形成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终身体育精神等体育素养。在体育教学过程中,体育教师作为管理者以及传道授业解惑者,应该具有作为教师的基本素质要求,要具备崇高道德品格以及一心一意为教育事业奉献的精神;教师要不断提升自身职业技能,适应教育事业的不断深入改革;提升自身体育专业知识以及体育专业技能;通过不断地教学实践总结教学经验,不断完善体育教学方法,以适应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不断创新教学方式以及教学理念,例如,探究式教学和合作式教学理念。体育教师要以人为本,注重学生不同个体之间的差异,做到因材施教,培养每个学生对体育的兴趣,激发学生内在的潜能,从而实现学生体育核心素养的提升。
(二)引导学生做好首学,提升主动性
首学即预习、先学,体育教学过程中首学环节的设置有利于提升学生学习积极主动性,是主动进行体育探索认知的过程,同时对于快速实现教学目标也有积极的促进作用。首学分为课前首学和课中首学,顾名思义,课前首学就是指体育教师提前下达体育教学任务,由学生在课前搜集与所要学习的体育项目相关的素材,完成体育课上课准备,带着已有的知识储备与好奇心参与到体育课堂中。而课中首学,就是教师在体育课堂上讲解知识点之前,学生按照教师引导以及下达的指令自主思考并组织活动先开展与知识点相关的活动,而后深入学习体育知识的学习方式。比如在学习立定跳远这个体育项目的时候,老师可以让学生在课前通过书籍、网络等途径了解有关跳跃类的知识,掌握一些跳跃类的游戏,如果有条件的话,可以和父母在家做一些有关跳跃类的游戏,作为学生的课前首学任务。在课中首学环节,体育老师可以事先准备相关器材和教学道具,比如标志线、数字格和体操垫等,然后将全班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每组成员根据自己的学习能力分别做一些跳跃类的游戏,譬如“跳跨障碍物游戏”“跨步比远游戏”“跳数字格游戏”等,让学生在这些游戏中掌握立定跳远的相关动作要领,并掌握有关的跳远技术,为之后立定跳远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奠定良好的基础。这种学习方式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好奇心以及积极主动的求知欲,在学生主动探究实践的过程中学会调控学习方法,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的智力以及潜能得到开发,培养了学生的核心素养。
(三)小组合作学习,提升综合素质
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合作是必不可少的,采取小组合作学习模式不仅能够锻炼学生团队合作精神,这种“以兵带兵”的模式还能减轻体育教师的教学负担,促进每一个学生都能得到一对一的辅导,做到因材施教。体育教师根据所教授的实际课程,下达学习任务,然后给学生做一个正确示范,并讲解好重点,让学生统一练习,体育教师要注意观察学生进行情况,然后进行分组活动,由强带弱,让接受能力强的学生帮辅学习能力弱的同学,从而实现互帮互助,共同进步,不但加强了学生团结合作精神,还实现了教学目标,提升了学生的体育核心素养。
综上所述,对于中学生体育核心素养的培养,因材施教,关注学生体质、心理、个性、体育兴趣、社会责任感和体育文化等方面的个体差异,使其能够适应社会发展的新需求。体育教师要不断提升自身职业素养,不断学习以及创造新型教学模式,使学生成为课堂主体,变换多种教学方式,在教学过程中渗透思想品德的教育,引导中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让学生在体育课堂上不仅学习了体育知识,得到了运动,还能够使中学生的行为方式、精神面貌、思想品德、体育素养等方面得到综合提升,培养其体育核心素养,以适应社会不断发展的新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