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升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的效率
2018-02-24赵生青
赵生青
(青海省海西州茫崖行委中学,青海 海西)
一、更新观念
虽然新课程改革开展得如火如荼,虽然当前教学势头一往直前,虽然课堂氛围自由活跃,但是仍然有些实践的教学依旧没有走出固有定势的“套套”,很多教师依旧停留在对课改理念的表面理解上,只是在追求“高分”的路上选择了“新花样”罢了。尤其是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当今社会,学生拥有除了教师之外,更多获取信息的途径,他们的知识面越来越广,获得信息的途径越来越快,相比之下,教师如若停留原地,早晚会变得捉襟见肘。俗话说:“想要端给学生一碗水,教师必须要有一桶水。”而如今,一桶水已远远不够,教师需要一条河,甚至是一片海。这也就是要求我们教师在教学中要抓紧一切机会,不断学习,提升知识涵养、教学素养,成为那永不枯竭的“源泉”。
为了完善自身教学素养,上好每一节课,我认为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首先,认真研读新课程改革标准,领会改革核心思想和教学要旨。努力探索、尝试,甚至是创新教学模式。共性是新课改提出的教学模式的特点,教师想要真正展示它的价值和魅力,还需要与被教学学生个体需求的相适应;其次,积极参与学校的培训活动,观摩学校其他教师或者各地名师的现场授课或授课视频,借鉴他人的优秀教法,取长补短,不断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
二、科学教学
在课堂教学的众多活动中,教学行为和管理行为是主要行为。教学行为以教学任务、学生生成为定向,对学生进行知识的传授、能力的提升,需要教师既要具备渊博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又要具备科学的教学思想和方法;教学管理以服务教学行为为定向,对课堂上学生的行为进行科学管理,确保教学行为的顺利进行。这就要求教师既要具有一定的个人素养和内涵,又要具备课堂教学实践的经验与积累。在这两者行为的实施上,如何实现科学的语文教学,提升课堂教学效率呢?对于教学行为的选择要科学、合理。科学,即符合新课改和教学大纲要求,合情合理。合理,即符合学生学习的水平和需要,科学适合。教师通过实践,得到一定的教学能力,学生通过学习,获得相应的知识。而其中“度”的把握,直接反应在课堂教学的质量上。教师讲得太深,学生听不懂;太浅,又不愿意听。如何把握这个科学的“度”,既能让学生“吃了”,又能让学生“吃饱”,这个问题还需要我们在日常的教学实践中根据教学对象的具体情况进行把握。
三、过程管理
一堂课,从计划,备课,到上课,讨论,再到课下练习,辅导,看似是各自独立,但却是联系紧密,环环相扣的。在课堂教学中,如何让这些环节一气呵成,就需要教师做好过程管理,对于其中每一个环节的教学状态和质量做好记录和反思,如一堂课后,考虑今天的哪一个环节比较好,哪一个环节拖了后腿,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问题等,不断积累,深入探究,才会逐步提升。此外,在过程管理中,教师还要充分考虑各年级的教材差异、各年级的学生差异、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等,深入调查,根据“差异”制定相应的措施,达到高效的目的。教师只有在对教材知识、学生需求了如指掌的基础上,才能在授课中游刃有余,投其所好,让学生产生兴趣,喜欢上语文课,喜欢上老师,上课才会更加认真地听讲。
四、课堂管理
教学质量的提高,关键在于课堂管理。课堂管理是指教师为了保证课堂教学的秩序和效益,协调课堂中人员、时间与空间等各种因素及其关系的过程。它不仅有助于维持良好课堂教学秩序,约束和控制有碍学习的问题行为,并且有助于激励学生潜能的释放,引导学生从事积极的学习活动,提高学习效益,因此搞好课堂教学管理不仅是课堂教学顺利进行的基本保证,而且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
五、营造风气
语文课堂风气即课堂成员之间持续而稳定的互动所形成的某些占优势的态度与情感的综合状态。不同课堂往往有不同的风气,有的课堂积极而活跃,有的课堂拘谨而刻板,有的协调而融合,有的却冷淡而紧张,通常情况下,课堂风气与课堂规则直接影响课堂风气。反之,课堂风气的状况也影响着课堂规则的制定。
教学方法对教学工作的成败、教学效率的高低、把学生培养成什么样的人,都有着重要意义,因此,在课堂教学中采取以上措施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也可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