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式教学散论
2018-02-24巫正伦
巫正伦
(重庆市璧山区教科所,重庆)
在中小学的课堂中充斥着“单向”提问的现象,但见教师问、学生答,很少看到学生主动发问,更难见到学生质疑。长此以往,学生的主体地位难以彰显,创新精神难以养成。从中美课堂文化的比较(踪影,2006;刘开红,2006)看,我们必须倡导主体多元、形式多样的对话式教学。
中国传统文化提倡内敛统一、崇尚师道尊严,这容易扼杀学生的个性,导致他们不敢质疑,不敢表达。教师在教学中害怕丢面子、太在乎秩序和进度,就必然要“精心设计”。当我们注重的是知识“掌握的结果”时,预设就是重要的。但是,由于教学情境不可预测,依“剧本”而表演(即没有生成)的教学,就从根本上斩断了学生质疑的渠道。
新课改强调知识是“生成的过程”。这个过程需要对话。但在实践中,也出现了不少假生成、滥生成、假对话、滥对话,甚至出现教学无明确答案的现象(江超群,2008)。英国社会学家吉登斯在《社会学》(第五版,109页)中讨论了“蓄意破坏社会互动”现象,这提醒我们:当学生处于臣属地位时,可能作出打破教师日常默认规则的反应;而居高临下的教师,也可能产生蓄意破坏互动的行为。
课程改革的突破口在于重建课堂文化,即重建师生的价值观和行为规则。教学情境需要学习主体、教学媒体、人际关系三个条件。“当我们把课堂作为一种社会现象、把教育作为一种社会交往作用之际,人际关系的视点就凸显出来了。但在传统上往往忽略了课堂的这种社会性格。”(钟启泉,2010)
在课堂,人际关系主要体现在师生的广义语言中,教学离不开语言,教学的本质是对话。这种对话发生于人与人或人与文本(作者)之间。但在传统教学中,话语权被教师和教材独霸;而在对话式教学中,语言只是一个工具,心灵与心灵的交流、视域与视域的融合才是对话的本质。“对话教学意味着知识是在对话与合作中生成的,对话教学还意味着对课程知识的批判性。”(李红凯,2005)
为了保证对话成功,需要两种主体——说者和听者的投入,这里必须有一个声音,否则就成了内心独白;这里只能有一个声音,否则就成了七嘴八舌。说者是唯一的,听者是在场的所有人。在对话中,重要的是“对”而不是“话”,因为我们要应对或回应,必须先接收并理解他人的话。
课堂的语言环境是比较正式的、学术的,教师的语言一般指向明确,避免了多数误解。但毕竟师生的背景不一样,口语也不像书面语那样严密,因此可能产生误会。为了构建师生的共同理解,避免学生答非所问,教师就要了解学生的年龄特征和知识背景,并让学生了解教师的意图和共同关心的主题。
对话教学的形成,至少需要具备如下两个要件:
一、教学民主与心理安全
对话首先需要“人化”。存在主义哲学启示我们,新型师生关系是“我—你”关系而不是“我—它”关系。学生首先是“人”,是与我同在的、与我平等的生命存在。在课堂这个时空中,教师要让学生感受到他自己的“存在”。这种存在感,既是师生行为的参与感,也是师生视域的融合感。为此,说者和听者都不能把对方视为客体。
学生是“未完成”的人,是在错误中成长的人,即“儿童就是儿童”。这样,我们就多了一分理解与同情。当我们意识到学生的错误是一种宝贵的教学资源时,我们就消解了愤怒,走向了平和。
学生也是成长中的人,教师要以一颗平常心对待学生的挑战,虚心向学生学习,成为“学生教师”。教师要克服唯我独尊的心态,因为在专制与极权的土壤中绝无对话的生存空间。
教师要学会倾听学生,为学生树立倾听的榜样,并逐渐引导学生学会倾听(比如,让后面发言的学生先叙述前面学生的回答)。问答式教学的提问方向是“师→生”,我们要鼓励和引导学生发问,形成“生→师”“生→生”方向的提问。
要实施对话教学,就必须给学生创造安全的心理环境,使他们免于来自教师和同伴的压力。
二、问题意识与批判思维
学生的“动”,从根本上是指动脑。因为内部思维可以通过外部语言来观察(比如发声思维),所以,我们可以通过学生动口来考查他们动脑的情况。这种动口不仅是回应,还包括发问。
在传统的课堂上,学生表面上看来也在“动”,但可能是一种“盲动”,即在教师要求下的“动”。一个唯书、唯上的人,是提不出有价值的问题的,而创新精神源于问题意识。在对话教学中,我们要鼓励学生勇于探索、大胆质疑、敢于争论,让学生带着问题进教室、带着问题出教室。
目前,对话式教学还停留在理念阶段且有争论,需要实践检验的东西有很多。比如,对话教学与独白式教学、问答式教学是什么关系?如何从教师和学生两个角度来刻画对话教学的特征?是什么样的课堂规则制约了学生的置疑意识?这些需要理论探讨。
对话教学要不要考虑认知目标吗?统领对话的话题是什么、由谁来发起?对话的契机是什么?如何发现和消除同伴压力?如何让学生提出实质性的或深层次的问题?在课堂对话中有没有打破谈话惯例的情形?这些都需要实践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