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课堂中的典型问题和解决方式
2018-02-24王贺
王 贺
(吉林省第二实验学校,吉林 长春)
当今课程标准和课改进一步的深化,对于我们初中历史教师的课堂的要求也有了新的变化,在自己的教学中,可以清楚地意识到一系列突出的问题。一是做不到每节课都以课标为依据确定教学目标;二是在教学中更多地关注教,而不去考虑生成的效果。三是由于课时的安排,很多试卷和练习题无法及时的讲解和评价。
其中主要的问题有如下几个:
1.对历史教学目标的理解。自己上课的过程中,为了加深学生对上一节课的印象和记忆,经常用10~15分钟进行课前提问,通过这种方式复习之前的知识。这样做的结果势必会影响新课程的讲授,有时新课讲授的时间变为了20分钟左右,把剩余的时间变为深入的讨论。这种做法的结果是当堂的知识内容的基础没有打牢,学生对新课内容还不够了解就马上进入讨论环节,自以为以学生为主体,其实只是教师的主观臆断,内容不充实导致学生没有生成具体的感受和结论,他们对讨论也会失去兴趣,因此无话可说,无观点可讲。我的初衷是想让学生自我构建知识结构,觉得自己讲得过多太过主观,成为填鸭式的教学,结果却适得其反,正常的教学秩序变混乱,活动更是难以深入开展,简直是自取其辱。仔细分析后,我认识到历史教学是有根基的,根基不能随意改变,也就是我们备课和准备教案时会注意到的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三个方面是绝对不能忽略的。历史教育是鲜活的、是灵动的,但必须以学科自身知识的丰富积淀作为基础,这样的历史课才是有效的,才极具感染力。
2.教学重点的体现和掌控。一堂课只有40分钟,在平时教学中,课堂的重点的特色的活动必须围绕着重点部分展开,否则事倍功半,但因为学生的兴趣点不同,很多重点内容趣味性不强,学生关注度不够,教师便将教学设计倾向于学生兴趣度高的那部分内容,到了重点部分讲解时因为时间问题采取略讲或自学的方式,这是典型的舍本逐末。例如,在讲授一战、二战时,因为很多同学对其中包含的著名战役和典型的人物印象深刻和感兴趣一些,所以我经常的做法是用课堂的大部分时间给学生营造自我表达的环境,让学生自己发表看法或介绍自己熟知的战役或历史人物,这时很多男同学会偏离课堂主题,大谈特谈如希特勒等人物,甚至阐述希特勒的贡献和优势,我在感叹学生知识面广的同时并没有选择控制和引导他的发言,结果就是一节课下来学生只记住了希特勒这个人物,对于战争发生的前因后果以及背景的前后联系一无所知。再如,我在讲授初一历史时,每个朝代的最后都会有一课重点整理该时期的文化。在讲到厚重的唐文化一课时,学生对唐诗的兴趣最大,我便自作主张用一节课的时间进行赛诗会,让学生背诵他们烂熟于心的唐诗。临近下课时,学生兴奋之余质疑了课程,谈到感觉像上了一节语文课,这时我才意识到这节课很失败,学科特点没有体现,课堂的重点内容还包括唐朝的建筑和科技发明部分,都没有时间呈现和讲解。所以在未来的备课中必须重视教学重点在教学设计中的充分体现。
3.多种教学方法的取舍。目前的教学方法呈现多样化特点,但教学方法是为教学目标服务的,不是百花齐放就会事半功倍,蜻蜓点水式的运用会哗众取宠或画蛇添足。如竞赛、讨论等方式是否适合于当时的情境和课堂中。我经常是看完名师的课程后进行简单的模仿或干脆照搬照抄,最后一节课下来感觉和我想象的教学效果出入过大。只是简单地动嘴或动手不一定会有效果,教学的实际必须结合历史教材和所在班级学生的学情。
4.对教科书的把握。工作的十年来,一直觉得教材是根本,所以经常对教材有很大的依赖,因为过分地依赖,结果就是不敢讲授任何脱离教材的内容,很难去充实课堂和延伸很多观点和思想。教学的材料是非常广泛的,教学不能只局限于教科书。一节成功的历史课的教学内容还应该涉及能力、方法、思想、情感等很多方面。教师应该以教科书为基础,围绕着教学目标选择充分的材料使课堂变得更为饱满。
5.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育如何生成。价值观的重点在于真实地在学生的心底生成,为了简单达到教学目标,我经常是非常主观地将自认为正确的价值观直接告诉学生,让学生牢记,很多学生是没有经过深入理解甚至是有些排斥地接受的。比如把五四爱国运动和“文化大革命”中的一些口号直接让学生记住,把两场运动的性质直接让孩子整理在教材上,之后再讲解,先入为主的色彩过浓,学生没有自主地得到正确的认识,这样的教学是无效的。其实正确的方式是应该从我们身边的实际切入,加深学生对晦涩的问题的认识。价值观的生成要自然而然,要贴近我们的生活现实。这样生成的情感学生才会真正受到感染和启迪。
总之,随着课堂教学改革的深入开展,历史课堂中也出现了很多的新问题,教学不能杂乱无章,单纯地百花齐放不一定有实质性的效果。乌申斯基说过,儿童是用“形式、声音、色彩和感觉”来思维的。如果忽略了学生的要求,教师只是主观教学,会使学生生厌,是不利于历史教学的。出于功利性的目的,很多课堂教学内容和课堂教学目标相背离,喧宾夺主,冲淡了教学的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