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偏远地区高中信息技术学科现状分析及对策
2018-02-24袁兴才
袁兴才
(云南省武定县第一中学,云南 武定)
根据教育部《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实验)》和《云南省普通高中新课程信息技术学科教学指导意见》的提出:信息技术学业水平考试将作为颁发普通高中毕业证书的必要条件之一,也是高校录取的重要依据之一。其中教育改革自主招生将由原来学生考试面试改为现在由学业水平考试成绩直接筛选,信息技术学科的等级越来越重要。因此国家也加大资金投入,完善一些基础设备,政府、教育部门、学校等各界纷纷对信息技术学科引起重视,也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是经过几年的努力却发现差距越来越大,任务越来越艰巨。
一、思想意识不到位,信息技术边缘化
虽然国家在《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实验)》文件中明确指出信息技术学业水平考试在高考、高校录取、自主招生中占有重要的位置,但是传统的教育思想已经根深蒂固,经过问卷调查,发出去200份,收回188份,利用Execl和Epidata3.1软件分析显示教育部门、学校领导、家长95%以上认为信息技术在高考860分中只占不起眼的2分,相比于其他诸如语数外、政史地等占有大分值的高考科目,在这门学科上没有必要投入过多的精力和时间。98%以上学生认为信息技术课就应该上QQ、聊微信、打游戏,是一门用来放松、缓解其他学科压力的课程,98%学生认为上课老师开网络自主学习,这位老师是最好的人,关网络的老师是世界上最讨厌的人。99%的网吧老板,是为了谋取学生的钱财,他们在电脑桌面上安装游戏,开通一些不正当、不健康的网站来吸引学生,导致学生以查找资料为由经常到网吧上网。久而久之,在社会的大力舆论宣传下,即使真的利用课堂学习的技能去查找资料,也被家长老师一票否决。因此,信息技术学科却被片面地认为没有作用,没有帮助,渐渐地被边缘化。
二、资金投入不足,软硬件基础设施不完善
资金投入不足是偏远地区信息技术教学质量提升的主要障碍。尽管宏观层面上国家政府部门已经投入大量的资金,加强信息化基础设施的建设,但是落实到具体单位为了完成项目的验收重硬轻软的现象频频出现,就如我校实施“三通两平台”项目,中心机房网络由原来的10M变为现在的光纤100M,教室为了能正常进行教学每一间也安装上印天投机白板,硬件得到改善。然而注重操作的信息技术机房却只有两间,其中一间配置(Sempron 1.0GHZ/512M/20G,悦PU型号1.2GHZ;内存大小512;硬盘大小20G)有 60 台,另外一间配置[inter i3 2260(2.26GHZ)/2G/500G]较高只有40台。而且根据《云南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方案》要求,我校高中信息技术会考必考数据库和网页设计,机房却只有一个能运行的教学软件,并且每个年级16个班,每班平均55人,大约37.5%的人是没有电脑用,辅助教学软件(卓凡考试练习系统)使用一年,第二年涉及资金问题就停止使用到至今。硬件得到改善,软件却停滞不前,应有的基础设施不完善。
三、学生基础较差,课程设置不合理
信息技术学科注重考查基本知识和运用技巧技能,考试都是机考,操作题占卷面分值的50%,而偏远地区90%以上的学生初中才接触计算机,仅仅理解一些基本的术语和简单的操作,能力水平和基础知识参差不齐,到了高中教材难度加深,加之高中课程安排较少且每周两节课没有安排连在一起,两节课之间时间相差较长,造成学生第一节上的知识,到了第二节课就忘记,教师得不断重复上一节课的旧知识后才能开始本节课的新知识,如此循环反复,导致信息技术课难以正常按照课时计划开展。同时,90%以上的信息技术学科均安排在上午、下午最后一两节课程,该时段是学生精力最疲惫、注意力最不集中、思想最懈怠的敏感时段,造成上课时效率低下、学生接受能力弱、教师上课的激情减退等不良现象的发生。
在信息高速发展的时代,信息技术已经与我们的工作、学习及生活息息相关。以上结合我们偏远地区实际情况简单分析了信息技术教育存在的问题及一些参考建议。通过分析我也清楚地认识到自己在信息技术学科教育教学工作中思想意识、教学方法等方面的欠缺。同时也看到,偏远地区信息技术学科发展的艰巨和漫长,我们的努力不会一蹴而就,但是只要我们一线教师不断探索,不断地努力,根据偏远地区现状,从改变身边的小环境做起,从改变课堂教育教学方法做起,不断播撒信息技术学科的种子,进而提高学生信息技术学科的综合素质,促进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