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境教学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2018-02-24张佳静
张佳静
(苏州工业园区金鸡湖学校,江苏 苏州)
一、关于情境教学法
所谓情境教学法,其实就是在遵循学生年龄与心理特点的基础上充分运用各种表现形式和手段将教学内容融入具体形象的情境中,全方位激起学生对课程的兴趣,让他们快速融入学习氛围中去。情境教学法的特点就在于创设针对性、趣味性、形象性的教学情境来激发学生的情感,让学生在情境参与中改变学习态度、获得各种体验,促进学生各方面机能的综合发展。通过情境教学,可以重现历史现象或历史场景,使学生对历史的概念由抽象思维转换成形象思维,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二、情境教学法的意义
通过语言描绘创设情境,可以调动学生的想象力和积极性,这种创设情境的方式,是一种相对比较容易实现的方式。老师可以借助多种渠道,多种传播表现形式来引导学生,比如历史情景剧、朗诵、表演等,可以让学生产生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举个例子,在讲述“红军长征”时,可以引经据典,拿毛泽东的《长征》七律诗作为引子。这首诗歌里面蕴含了长征全部的时间节点和地理位置,通过诗歌,学生可以初步了解长征的基本记忆和情怀,画面感相当强,不仅可以活跃课堂气氛,而且有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而教师是课堂的参与和引导者,通过让学生主动参与到情境中去,提高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其次,利用这种情境教学,还能激发他们的历史探究能力,比如通过问题引导设置情境,由老师抛出一个问题,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经验去回答,如,在讲述“华夏民族的起源”的相关内容时,老师可以先问问学生“人类到底从哪里来”,通过抛出这个问题,让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探究能力,去寻找这一问题的答案。问题一旦抛出,学生的头脑里可能会出现外星飞船、史前人类等各种各样的想法,这些想法就促使他们去思考,会加深他们对历史事件的了解程度。
三、情境教学法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实施应用
(一)素材再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可以通过演讲或者讲故事的方式,还原历史情境,比如在讲《远古居民》之前,教师可以借助女娲造人、盘古开天的传说引出问题,激发学生兴趣,渲染独特的历史课堂气氛;讲《贞观之治》时,可以引用王维的诗句“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琉”,再现当时的繁荣盛世,并引出问题“这种盛世是怎样产生的呢”,然后很自然地引入新课中。在这个过程中,老师可以用各种各样的奖励来激励他们学习的兴趣,可以根据学生能力的不同设置不同的任务,在激励的同时注重引导学生,从而让学生获得对于学习的长久动力。
(二)换位思考,转变传统教学观念
老师应该转变传统教学模式,反其道而行之。一直以来,学生都是被动地接受知识,由老师主动传授知识,这种长久的陈旧模式会让人厌烦,教师应将换位思考的服务策略应用到教学课堂中去,让学生站在老师的角度备课,准备教案。例如,在上课之前,老师完全可以抽出十五分钟的时间,让学生模仿老师上课的方式,为学生推荐并讲解一篇文章,开发他们的创造性思维,也可以每月举行一次关于历史的主题会议,让学生自由辩论,互相交流想法,各抒己见。
这样一来,学生为了让自己在班级中表现得更加出色,就会用心去准备。学生会自己去发现问题,同时,老师也能够发现学生的潜力和各自所擅长的地方,培养学生的临时应变能力。
(三)团结合作,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我们强调老师和学生的合作、学生与学生的合作,注重学生之间互帮互助、互相影响。在此过程中,老师要加强与学生的互动交流,同时,也可以设置分组,让他们在一个大的集体中形成一个个小家庭,充分摆正自己的地位,通过这种互动能够让他们相互启发,树立信心。
在分组中开展情境教学,开设具有意义的情境问题,激发学生的好奇心理和创新动机,针对初中学生活泼好动、重视感性体验、充满想象力等特点,安排学生进行表演、模仿等,让学生参与到表演情境中去,能够让学生得到更多的启发,学会用历史思维看待问题,从而对历史知识的掌握和体验更加深刻。定期举办历史短剧表演比赛,更有利于学生历史思维的培养和对历史知识的深刻掌握。
随着我国新课程改革和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进,传统的“灌输式”教学已远远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因此要不断创新教学模式和方法,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在初中历史教学中融入情境教学具有非常远大的意义,教师可以利用现成素材创设语言情境、表演情境等,促进历史教学的进一步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