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学体育教学中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

2018-02-24

新课程(中学) 2018年8期
关键词:体育教师中学教学法

杨 帆

(上海民办兰生复旦中学,上海)

众所周知,随着我国社会市场主义经济的高速发展,我国的中学教育得到质的飞跃,逐渐完成了由量变到质变的转化,中学体育教学也不例外。然而,现阶段,中学体育教学效率停滞不前,究其原因,主要在于学生对学习体育没有浓厚兴趣,导致学生参与体育教学活动的积极性不高,进而影响中学体育教学质量。鉴于此,本文将以“中学体育教学中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为主题进行探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一些建设性意见,供以参考。

一、优化中学体育教学的主要内容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优化升级中学体育教学内容至关重要、势在必行。显而易见,当代中学生对许多新鲜未知的事物会感到好奇,能够驱动学生主动积极进行探究。有关部门在设计中学体育教学内容的时候,应该结合中学生的身心特点来进行设计,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与学习兴趣,保障学生能够有意愿地参与此项活动。此外,在设计教学内容的过程中,还需要全方位、多角度地考虑,结合学生学习实际情况,不能够局限于某类学生。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尊重学生差异性,促使各个层次的学生都能够参与教学活动,并从中得到锻炼。中学体育教学内容与学生学习兴趣息息相关、密不可分,设计出具有竞赛性、游戏性以及生活性的教学内容,能够大大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参与中学体育教学活动的积极性。反之,教学内容过于单一、乏味、无趣,则会消耗学生学习兴趣,长期以来,导致中学体育教学效率停滞不前、教学质量不尽如人意,严重阻碍中学教育的发展。[1]

二、优化中学体育教学的主要场地

中学体育教学场地应该结合教学内容来进行优化升级,不能够什么内容都在一个教学场地。作为一名合格的体育教师,应该结合体育教学活动内容、组织方式等各方面情况来确定场地。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给学生提供一个生动、新颖以及良好的学习环境,激发学生学习体育的兴趣。中学体育教师在布置教学场地的时候,应该设计多元化、多样化以及丰富化的场景,比如梯队形状、梅花形状、半圆形状、四方形状以及双圆形状等等,以此带给学生不一样的感觉,有效吸引学生注意力,提高中学体育教学效率。[2]

三、创新新型教学模式,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作为一名合格的中学体育教师,应该摒弃传统单一的教学模式,创新新型教学模式,促使中学体育教学模式能够多元化,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笔者结合自身多年的工作经验以及查询上海体育教学的有关资料,针对教学模式这一主题,提出以下见解。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应该灵活应用“分层教学法”“比赛教学法”以及“目标激励教学法”等等。教学模式丰富多样,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可谓是形成了一种“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局面,主要包含有以下几个方面。[3]其一,分层教学法。正所谓“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树叶”,教师应该明确中学生之间存在的差异性。教师首先应该提取学生体质测试的数据,以此来掌握学生的体能,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分组,分为M组以及N组,M组的学生为体能较好,具有较好的基本能力,N组的学生体能与基本能力均较弱。随后,通过一段时间的教学之后,教师再结合各组学生学习实际情况来进行科学合理地调整。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从真正意义上做到因材施教,为各层次的学生制定相应的教学目标,增强各个层次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以此来激发各层次学生参与体育教学活动的兴趣。其二,比赛教学法。当代中学生对于具有竞争性以及趣味性的比赛活动具有浓厚的参与兴趣,中学体育教师应该结合此特点来展开教学。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应该灵活应用比赛教学法,开展一系列比赛活动,比如“足球比赛”“篮球比赛”“立定跳远比赛”“接力比赛”以及“短跑冲刺比赛”等等,促使学生能够主动参与比赛活动,有效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保障学生在参与比赛活动的过程中能够学到相应技能、夯实自身体育理论知识基础,推动学生全方面发展,进而能够从真正意义上做到“寓教于乐”。其三,目标激励教学法。教师在进行立定跳远的教学时,应该将学生进行适当分组,过后便给各组学生制定不同远度的目标,促使学生一步一步达到目标,实现自我满足感,增强学习体育的信心,起到有效的激励作用,进而能够激发学生练习体育项目的兴趣,全身心投入其中。[4]

随着时代的不断更迭,社会对于学生体能的要求逐渐增高。我国中学体育教师应该明确体育教学的重要性,采取有效措施来挖掘学生无限潜能,培养学生学习体育的兴趣,进而增强学生体能,帮助学生树立“终身体育”观念。

猜你喜欢

体育教师中学教学法
批注式阅读教学法探究
实施“六步教学法”构建高中政治高效课堂
在多解中学创新
高中数学实践教学法的创新策略探讨
Big Hero 6: Always be with You
宁波市四眼碶中学
体育教师如何上好室内课
体育教师要重视“听、说、读、写”
“假弱”教学法你用了吗?
由“小学兼课体育教师”引发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