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生思维活起来
——浅谈高效数学课堂的创设
2018-02-24李喜鹤
李喜鹤
(辽宁省抚顺市抚顺县马圈子乡九年一贯制学校,辽宁 抚顺)
新课程的实施,无论对于教师,还是学生,都如同春风拂面,让人感觉振奋。从学生的角度来讲,学习的压力减少了,趣味性增加了,学习效果更好了,每天都能在快乐积极的心情下学习;对于教师来说,有更多创新的余地,也更具挑战性,有助于提升自身的教学水平。这次变革,也是一次新的尝试和探索,这个过程会有荆棘和坎坷,也会走很多弯路,但整体是向前向好的方向发展的。在素质教育背景下,让学生思维更加活跃,实现高效的课堂参与,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实践问题教学法,更要转变师生关系,整合教学资源,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合理利用周围的教学资源,促进学生个体及群体的全面发展。
一、转变师生关系,让学生敢“活跃”
传统的师生关系往往加重了教师的“威严”,拉远了和学生之间的距离。传统课堂,学生常常是听众,听话成为学习的状态。其实这是非常不合理的,并不利于教学的开展。学生貌似在听,但是会开小差,也不敢提问题,就很难形成交流性的课堂。转变师生关系,从教师的态度开始。教师要改变自己“知识权威”的身份,与其带着知识走向学生,不如带着学生走向知识,引导学生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并且将多数的时间提供给学生思考,让他们多发表自己的看法,防止出现“一言堂”。倡导民主,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例如学习新课时,第一个发言的不一定是教师,学生也可以当小老师,站在讲台上讲解。教师犯错,同样要指出来,这是很重要的平等的体现。倡导民主,更有助于建立和谐的合作学习氛围,学生更愿意说,更愿意做,这样思维就活起来了。
二、巧用问题教学法,让学生会“活跃”
问题是数学的“心脏”,只有有问题,才有学习的动力;问题是学习的“起点”,只有有问题,才有数学的开始。在教学中,要做到以人为本,就要带领学生先明确学习中的问题,再去解决,教学更有方向感。数学是一门严谨的学科,它的思维导向性也决定了“问题导向性”。重点培养和发展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从问题出发,逐步解决。在教学中,利用问题,让学生学会思考,培养正确的观念和方法;利用数学问题,更有助于培养正确的逻辑思维,进行有效的计算或估算。或者结合更多的数学知识,如图表、模型等等,加强对问题的处理能力。问题教学方法不是发现问题这么简单,因为许多问题是隐藏的,是有不同的内涵的,或者是相互关联的。一个问题的解决,可能会是另一个问题的开始。数学教学要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关联问题的能力,能够利用更多的数学工具来解决问题,提供合理化的方案。巧用数学问题,也要有做到“有偿解决”,适当给学生一些物质和精神上的奖励,让学生解决问题更有动力,热情会更加持久。
三、整合教学资源,让学生能“活跃”
让学生活跃,必须要提供活跃的平台和素材。教学资源是学生活跃不可缺少的素材,其中教材为最基础的内容。新课标要求培养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作为教师更要会创造性地利用教材资源,让课本知识活起来。转变“教教材“的教学态度,而是会高效“用教材”。例如,在学习“投影”这个知识时,与其拿教材中的案例,不如让学生实际地去做实验。给学生一个卷尺、一个标杆,然后要求学生计算学校大楼的高度。将学生分为几个小组,分别解决这个问题。看哪个小组的答案最接近实际楼高,可以给予一定的奖励。如果高楼的操作性比较差,可以利用升旗杆,同样能够达到教学目的。因为有实际的问题来解决,学生从内心到行动上,都活跃起来了。学生的思维一旦活跃了,就很容易达到教学目的。除了实践活动外,教师还可以利用报纸、杂志、广播、计算机等寻找更多的数学学习素材。
四、主张合作式学习,让学生高度“活跃”
一个学生活跃的课堂并不是成功的课堂,反而容易干扰教师的教学思路,只有调动学生整体的活跃度,才算是合格的。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学生既作为学习主体,也作为教学本身。利用一个个生动活泼、富有个性的学习过程,让学生变被动为主动,积极参与到学习中。做到这一点,教师必须要明确三个原则:学生未自己说出,教师不说;学生能自己学会的,教师不讲;学生能自己做到的,教师不教。唯有如此,才能将学生推向“活”的状态,才有助于学生学习水平的提高。
总之,让学生的思维活起来,一定要有教师的“保驾护航”,也更有教师的“放手翱翔”。在实际教学中,巧用教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和谐的师生关系,让学生愿意讲、会讲、能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