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对话

2018-02-24

新课程 2018年5期
关键词:媒介师生数学

刘 颖

(天津市北辰区秋怡小学,天津)

随着新课程的不断改革,我国对小学数学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能够实现对小学生基本数学思维的培养,而且还要结合时代发展潮流,不断改进传统的教学方法。在学生、老师、媒介三者之间建立有效对话成为了新型的数学教学方式。对数学教学模式的创新不仅适应了社会发展的潮流,而且符合国家当前教育的大政方针。

一、现阶段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小学生天性就是爱玩,在小学阶段表现尤为明显。尤其对于数学这门学科,学生常常表现为交头接耳、睡觉等,注意力十分不集中,难以激起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小学生没有兴趣学习数学存在以下几个原因:首先,学生学习态度不端正,没能意识到数学对于他们来说是多么重要的一门学科,而且在课堂上不懂装懂,遇到问题不能积极主动地与老师进行沟通与学习,得过且过。其次,老师讲课方法不当,没能将学生带动到学习数学中来,导致整个课堂都是枯燥的气氛。

此外,师生之间缺少互动也是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事实上,无论是应用传统的方法进行教学还是使用新型的教学模式,师生的互动是必不可少的。之所以师生互动重要,主要就是因为在互动中,学生会更加信任老师,而且还会投入到学习的过程中,因此,师生互动在教师教学过程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但是在实际的教学中,老师与学生之间缺少了很多的互动,使得学生难以投入到数学学习中去。所以加强师生之间的对话是非常有必要的。

二、如何完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对话

(一)学生与学生之间

在小学数学课堂中,学生与学生之间的有效对话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体现在学生互相学习上。对于一些在课堂上难以理解的数学题,学生在课余的时间进行研究与探讨,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对话会使得学生共同成长与进步。第二,体现在发散思维培养上。学生与学生之间的有效对话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当学生面对一道数学题时,不同的学生会有不同的解题思路,在学生进行对话的过程中是非常有益于培养发散思维的。

(二)学生与老师之间

第一,进行情景教学法。老师在授课过程中可以采取情景教学法。例如,老师在讲鸡兔同笼问题时,笼子里面一共有40只脚,小鸡和兔子一共15只,问同学们笼子里分别有几只小鸡和几只兔子?老师这时候需要慢慢引导学生,而不是直接告诉学生方法。老师可先试问学生,如果笼子里有一只小鸡和一只兔子的话,那么笼子里会有几只脚呢?要让学生积极举手发言,调动他们的热情,在提问过程中,逐渐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培养他们的独立性,从而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

第二,创建轻松的学习环境。刚刚步入学校的小学生,对陌生环境还是比较紧张的,在课堂上老师要尽量营造一个轻松的学习环境,只有学生的心态轻松了,面对复杂的数学问题,他们才不会感觉到枯燥,才能够实现真正的解题方法多样化。

第三,因材施教。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采取不同的教学方式。面对同一个问题,每一个人的思考方式都是不一样的,学生也是这样的。每一个学生思考问题的方式都需要得到尊重,这时候就需要老师在学生思考过程中,发现学生的问题,取长补短,不断完善他们的思维方式。

(三)学生与媒介之间

除了在学生与学生、学生与老师之间建立有效对话之外,在学生与媒介之间实行有效的对话方式也是十分有必要的。在学生与媒介之间建立对话方式主要是利用多媒体这种媒介来进行数学课堂教学。也就是说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要利用多媒体技术调动学生更多的感官,从而使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进行学习。例如,在多媒体技术提供基本的图像、音频以及视频的基础上,也可以增加一项评估机制。简单来说,评估机制就是一种对教学质量的一种评估手段。学生在学习完一个知识点之后,系统会识别出学生对这道题的掌握情况,而且还能够对每一个学生进行打分,并分析出哪一部分掌握得不好,哪一部分的掌握得好。这样的一种评估机制不仅可以看出学生在课堂上的掌握情况,而且还能看出老师在课堂上的教学情况。

综上所述,现阶段我国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在学生、老师、媒介之间建立有效对话已经成为一种创新的教学手段。这种教学方式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已经取得阶段性的进步,但是还是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希望通过对本文介绍可以对小学数学教学有所帮助。

参考文献:

[1]吴雪连.关于提高小学数学教学实效性的方法:以我国常州小学为例[J].科技创新导报,2015,6(10):170-171.

[2]海里千木·阿布的热木.浅谈提高小学数学教学的实效性方法:以小学生为例[J].赤子(上中旬),2015,3(20):316.

[3]吴锐淼,张可,胡文丽.中小学数学教学案例专题研究[J].教师,2012(8):5-6.

猜你喜欢

媒介师生数学
初中历史教学中师生的有效互动
媒介论争,孰是孰非
书,最优雅的媒介
欢迎订阅创新的媒介
我为什么怕数学
数学到底有什么用?
麻辣师生
反思媒介呈现中的弱势群体排斥现象
重视“五老”作用 关爱青年师生
成功的师生沟通须做到“三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