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的家国情怀教育分析

2018-02-24

新课程(中学) 2018年8期
关键词:家国情怀祖国

魏 东

(黑龙江省东宁市第二中学,黑龙江 牡丹江)

在构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大潮流中,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正确引领下,全国各族人民都在为祖国的现代化建设、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而不懈奋斗着。想要保证一个人能够以更加积极的姿态投身到祖国建设事业当中来,首先需要具备的就是家国情怀。自古以来,无数仁人志士就信奉着“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宗旨,把家国情怀放在自己人生奋斗的最高位置,把大到自己的国家和民族,小到自己的一家一户、一个家庭,作为自己的情感寄托与心灵的归宿。也正是这种强烈的家国情怀在历史的传承中不断发扬光大,不断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激励着国人为了国、为了家即便抛头颅、洒热血也在所不惜。在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时代,作为祖国未来的初中生,更需要具备高度的家国情怀。

一、深度挖掘教材内容,培养学生家国情怀

对初中生进行历史学科教学的基础就是教材,初中阶段的历史教学主要就是在教材的基础上,经过教师对教材的整体把握和准确掌控,对教学内容进行深度的解析,依据实际的教学内容设计出不同的教学活动,并通过多种教学方法对学生进行教育的过程。因此想要培养初中生的家国情怀,就必须以教材为基础,从初中历史教材中发掘出深层次的、可以对初中生进行家国情怀教育的素材,对学生进行切实的教育。例如在《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一单元的教学中,教师就依据教材内容,为学生介绍了日本帝国主义于1931年9月18日发动的九一八事变,让学生明确了自此日本帝国主义开始了侵华战争;为学生介绍了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的爆发,标志着中华全民族抗日战争的开始;为学生介绍了南京大屠杀给中国人民造成的重大灾难,介绍了台儿庄大战和百团大战中中国人民夺取的赫赫战绩……有了这些教学内容,学生深入认识到了“落后就要挨打”这一亘古不变的真理,牢固树立了为民族不再遭受屈辱,为了国家的繁荣富强而努力学习的坚定信念,使学生的家国情怀得到了有效的培养。

二、组织课内学习活动,培养学生家国情怀

对学生进行历史知识的教学,从中发掘家国情怀因素,只是对初中生进行家国情怀教育的一个方面,另一个家国情怀教育的有效途径,就是组织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内学习实践活动,让初中生能够在学习活动中充分感受到祖国的强大,实现学生家国情怀的培养。例如在《沟通中外文明的“丝绸之路”》教学中,教师就组织学生对张骞出使西域、中央政府对西域实施管辖、丝绸之路等基本史实进行了探究,让学生深刻了解到丝绸之路是中国走向世界的道路,更是中华民族向全世界展示伟大创造力和灿烂文化的门户,了解了张骞为祖国的利益不屈不挠、勇于冒险和开拓的崇高精神,充分激发了学生的爱国情操与民族豪情。教师还组织学生对当前的“一带一路”进行了探究,又一次把中国深度融入世界经济带当中,更是大大提升了中国在世界上的地位,拉动了中国的经济发展,为学生家国情怀的培养注入了更加强大的发展动力。

三、组织课外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家国情怀

为了不断提升学生的责任感与使命感,不断强化初中生的家国情怀,不断培养初中生为国家、社会贡献自己力量的观念,教师还应当组织多种形式、不同主题的课外实践活动,保证初中生能够融入社会,形成良好的家国情怀观念。例如,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走上街头,进行以环境保护为主题的宣传活动,呼吁全社会行动起来,抵制破坏环境行为,倡导低碳环保理念;再如组织学生开展以倡导文明行为为主题的活动,强化初中生的社会责任观念,保证初中生能够以强烈的责任感投身到和谐社会的构建中来,以此实现初中生家国情怀的有效培养。

总而言之,家国情怀是一种催人奋进的力量,是一种贡献人民、报效国家的远大志向,更是一种高度的历史使命感与强烈的民族责任感。中学生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教师需要不断强化家国情怀的教育,促进初中生思想道德的不断提升,保证初中生成为一名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合格人才。

猜你喜欢

家国情怀祖国
赣鄱情怀
民有呼我有应 “刚”与“柔”中显情怀
家国两相依
我和我的祖国
对祖国唱出爱
我和我的祖国
家国情怀
但为家国 无问西东
略谈“家国情怀”
“五老”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