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教学中德育的渗透
2018-02-24张静
张 静
(辽宁省阜新市彰武县哈尔套九年制学校,辽宁 阜新)
由于受传统应试教育思想的影响,大部分语文教师只把语文学科当作向学生传授基本知识与技能的工具,严重忽视了语文学科的德育功能,忽视了对学生人文的熏陶,因而导致学生在人生观、价值观等方面有所丧失,因此,作为一名初中语文教师,我们必须在语文教学过程中不失时机地对这一阶段的学生进行德育,使他们在掌握专业语文知识的同时,养成高尚的道德情操和优良的人格品质。下面,我就结合自身教学经验,从深入挖掘教材内涵、创设生动教学情境、开展语文实践活动这三方面来对初中语文教学中德育的渗透进行分析和探讨。
一、深度挖掘教材内容,在文本中进行德育渗透
语文学科与其他学科相比,有着强烈的人文因素,所以它本身具有对学生进行情感陶冶、人格熏陶的天然优势。而且,初中语文教材中的每一篇文章,无论创作者的初衷如何,都或多或少地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表达了一定的情感。因此,作为一名初中语文教师,我们应对语文教材中所蕴藏的这种情感内涵进行深入挖掘,巧妙地将其融入对学生的德育渗透中,这样,在促使学生掌握专业语文知识的同时,其思想水平也能得到大幅度提升。
以《春》这篇课文为例,它主要向我们描述了一个非常唯美的春天的景色,在这节课刚开始的时候,我在课堂上要求学生对这篇文章进行仔细阅读,让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找出文中的重点词句,如,“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风里带来些新翻的泥土的气息……”,促使学生在分析这些重点词句的基础上,更加准确地把握本篇文章的思想情感。紧接着,我带领学生学习该篇文章中所使用的描写方法,对文章中描述景色的语句进行重点把握,促使学生可以更深刻地理解作者向我们传达的情感。如此,通过对这篇文章的深度挖掘,让学生掌握了作者对春天的喜爱之情的同时,培养了学生热爱自然的情感。
二、创设生动教学情境,在情境中进行德育渗透
在目前初中语文教学中,语文课堂显得十分呆板沉闷、毫无生机。然而随着现代社会的不断发展,科学技术也在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得到不断的更新,其中现代多媒体教学显示出了强大的魅力,它可以使书本上的抽象文字变得更加生动形象,从而为初中语文的课堂教学注入一股新鲜的活力。因此,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来展现文章所描绘的情境,使其以生动直观的方式再现在学生面前,实现在生动情境中进行德育的渗透。
例如,在向学生讲《苏州园林》这篇文章时,为了更好地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我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为学生创设了生动的教学情境。我利用PPT向学生播放了几张有关苏州园林的图片,并且在播放图片的同时,向学生播放了与苏州园林相关的音频,这样给学生带来了强烈的视觉与听觉的冲击,文章中的唯美景色就在学生的头脑中呈现出来,学生像是置身于苏州园林的真实景观中,产生一种身临其境的感受。如此,我运用PPT创设出与文章内容相关的生动教学情境,促使学生真实地感受到了苏州园林的唯美景象,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到了中国人民高深的智慧。
三、开展实践教学活动,在生活中进行德育渗透
对学生进行德育是一个长期、系统性的工程,只靠语文教材中几十篇文章是远远不够的,所以,除了课堂上的语文教学活动,我们还应在生活实际中适时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课外活动,使学生在生活化的实践活动中道德修养和人格品质都得到有效培养和提高。
例如,在向学生讲完《我的母亲》之后,可以组织学生在课堂上进行“感恩父母”为主题的班会活动,鼓励学生讲述与父母间的的感人故事,树立尊敬父母、孝敬父母的思想情感。在向学生讲完《春》这篇文章时,可以在教学的过程中组织学生进行绘画比赛,鼓励学生将文章中春天的景象描述出来,使学生可以真实地感受到大地回春的美丽景象。在学习了《最后一课》这篇课文之后,我向学生推荐《红岩》《红日》等名著,从而使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文中表达的思想情感,激发学生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每逢母亲节、父亲节,我鼓励学生制作与这些主题相关的贺卡,并将自己制作的贺卡送给自己的父母亲,进而促使学生从小树立孝敬父母的思想情感。
总之,作为一名初中语文教师,对学生进行德育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教学任务,每一位教师都应该给予高度的重视。这就要求教师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不断探索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进而对学生进行有效德育渗透,以此来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顺利完成对学生进行德育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