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构建初中地理高效课堂
2018-02-24于红梅
于红梅
(吉林省农安县靠山镇初级中学,吉林 农安)
长期以来,初中地理学科由于在中考当中占据的分值较低,且受应试教育理念影响,这门学科一直没得到应有的重视。但是不得不承认,这门基础学科在整个初中教学体系中,在促进学生综合素养提升过程中起着其他学科不能替代的作用。因此,教师应重视初中地理教学,通过地理教学帮助学生获取更多地理知识,培养学生科学探究兴趣,培养学生的地理素养。当前地理教学中存在诸多问题,制约了地理学科教学质量的提高。教师应该将新课改的全新教学理念用于指导自己的教学实践,在地理课堂上践行新理念。为了使当前地理课堂高耗低效的不良现状得以改观,教师应该努力探索可以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教学方法、手段,活学活用地理教材,在教学过程中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从而全面提高初中地理课堂教学效率。
一、教师要以生活化的地理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新课标明确提出要将地理教学和生活实际密切联系起来,以生活化的地理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地理学科的积极性。这就需要教师立足于教材,又要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教师要对地理教学内容和学生生活实际之间的衔接点进行深入挖掘,教生活化的教学内容,让学生对地理学科的价值有更深刻的认识。生活化的地理教学还有助于拉近学生和地理学科之间的距离,让他们感觉到地理不是仅仅存在于教材当中的静态、枯燥乏味的知识,而是和我们的现实生活有着密切联系的实用性极强的学科。例如,在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多变的天气》部分内容学习过程中,教师就可以让学生回忆本地一周内的天气状况如何,面对天气的变化我们都采取了哪些有效的应对措施。然后教师播放天气预报的短视频,并让学生注意观察天气预报当中涉及哪些方面,在观看视频过程中用笔记录下来。学生感受到了学习内容和我们现实生活的密切关系,自然会充分调动自己已有的生活经验,并且对天气变化和我们生活、生产之间的密切联系有了初步的了解,他们在新知学习过程中更为主动、积极,学习效率大大提高。
二、教师要以启发式教学法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新课改下,教师应摒弃不能有效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束缚学生思维发展的注入式教学法。教师应该运用符合初中学生年龄特征、身心发展特点的启发式教学法,充分调动学生的探究欲望,以启发式教学法促进学生地理思维能力的发展。教师要善于从教材当中挖掘对学生思维能力发展有力的教学内容,变教为导,变灌输为启发、诱导,激发学生探究知识、解决问题的强烈求知欲望,让学习变成他们充分调动自己已有知识、经验储备,主动探究的过程。在初中地理教学中运用启发式教学法,教师应该结合地理学科特点,利用地理学科特有的重要工具——地图来对学生进行启发,对他们进行观察能力、空间能力的培养。教师还可以运用地球仪、模型等进行演示,让学生完成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升华,通过演示对学生进行直观的启发,让他们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在观看演示过程、回答教师问题的过程中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另外,边讲边画简易版图对学生进行启发,或者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对他们进行启发也是激发学生探究欲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有效途径。例如,在《气温的分布和变化》部分内容教学过程中,教师就可以让学生通过读“世界年平均气温的分布”图,自行探究气温分布规律,并且通过读图分析世界降水的分布规律,并总结其成因。在主动探究过程中,他们的主动性得到充分发挥,课堂学习效率大大提高,他们的学习能力也得到有效提升,可谓一举多得。
三、教师要以课外实践活动提高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
在初中地理教学中,教师要转变“课堂教学一定要囿于室内,知识学习一定要立足于教材”的错误观点。教师要让学生跳出教材学知识,走出课堂长见识,在课外实践活动中拓宽视野。在初中地理课外实践活动中,学生储存在大脑当中的知识有了运用的机会,这不仅对激发他们学习兴趣有重要作用,还可以提高初中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高效课堂的构建离不开课外实践活动的有效开展。例如在学完《合理利用与保护水资源》部分内容后,我按照居住地点对学生进行分组,让学生分组对自己居住地附近的水资源的使用情况进行调查研究,对水资源浪费、污染情况以文字、照片的形式记录下来,并利用所学知识对水资源浪费、污染的原因进行深入分析,在此基础上制定出合理的水资源保护措施。最终,不同小组各自将自己的调查结果以调查报告或者小论文的形式在课堂上和其他学生进行分享、交流。课外实践活动不仅使学生利用所学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得以提升,还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科学探究习惯,为他们的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总而言之,新课改下,教师必须在初中地理教学中进行改革、创新,在教学中探索多样化的有效措施,构建起以学生为主体的高效课堂,以高效的课堂教学促进学生地理素养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