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高效课堂阅读教学策略研究
2018-02-24王冬梅
王冬梅
(长春市绿园区少年宫,吉林 长春)
高效课堂的构建应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开展课堂教学。语文阅读教学应侧重学生阅读方法和阅读习惯的培养,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让学生喜爱阅读,从而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完成阅读教学的教学目标。
一、现阶段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模式过于单一
长期受应试教学思想观念的影响,初中语文教师在开展阅读教学的过程中仍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导致课堂教学氛围十分沉闷,学生缺乏学习兴趣,从而难以激发学生的阅读热情,课堂教学质量严重下降。
(二)教师教学观念老旧
语文教师的教学观念相对老旧,新课改中明确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坚持以学生为主体,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仍坚持以自身为主体,在课堂中以主导者的身份向学生灌输理论知识。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知识,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也不太理想,且不利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形成,难以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三)缺乏学生综合能力方面的培养
语文教师在开展教学阅读过程中,过于注重理论知识的讲解与学生语文成绩的提高,从而遗漏了学生综合能力方面的培养。学生无法在课堂中启发个人思维,从而导致学生阅读能力的不足、学习成绩的下降。
二、基于高效课堂开展语文阅读教学的具体策略
(一)转变教学模式
提高阅读教学质量应及时转变课堂教学模式,在课堂中运用多样的教学方法并不断创新,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热情,使学生积极踊跃地参与课堂活动,自主对阅读内容进行探索。
比如,在教学《假如生活欺骗了你》这一诗歌时,教师即可运用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开展课堂教学。教师可将学生划分成多个学习小组,布置一定的教学任务。任务包括有感情朗读诗歌、分析作者的写作情感、阐述个人体会及思想启发。让学生在教学任务的引导下,逐渐深入分析诗歌内容。小组成员朗读时可采取一人领读、多人跟读的形式,或是一人朗读、多人聆听的形式。同时,小组成员之间互相讨论,交换个人想法和意见,最终总结归纳出作者的写作情感,从而形成良好的情感体验,激发学生阅读诗歌内容的兴趣。最后,组内每个人阐述个人阅读体会与思想启发,对于学生而言是二次学习。即汲取他人的思想精华补充自我,提高自身语文素养。
(二)坚持以学生为主体
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应该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从而方便教师在课堂中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使学生具备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运用所学知识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
例如,在教学《紫藤萝瀑布》时,教师可进行教学提问“文章的题目为什么是紫藤萝瀑布,文章中都描写了什么?”等一系列的教学问题。随后让学生自由阅读文章,探索问题答案。学生在问题的引导下能够快速找到问题答案,从而加深学生印象,体会到作者的情感,最终提高阅读教学质量,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意识。
(三)积极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语文教师在开展阅读教学过程中,应积极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其中包含学生的创新能力与语文思维。教师可在教学初期为学生构建生动丰富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迈入阅读课堂。借助相关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从而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培育其质疑意识。同时,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阅读方法的传授。学生唯有掌握了高效的阅读方法,才能提高阅读教学的教学效率。此外,教师也应为学生营造良好的阅读学习氛围,氛围是影响学生发展的关键因素,在氛围的影响下,学生会受到感染,有利于个人语文核心素养的形成。
(四)开展课外阅读
语文教师应在阅读教学中积极开展课外阅读活动。仅凭借语文教材的阅读文本是无法实现培育阅读能力的目标的,需要课外阅读补充学生阅读内容,开阔学生的个人视野,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从而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总而言之,初中语文教师在组织阅读教学时应积极转变课堂教学模式和教学理念,坚持以学生为主体。侧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开展课外阅读,丰富学生知识储备,最终全面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