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资源型微课在初中历史课堂中的有效应用

2018-02-24

新课程(中学) 2018年6期
关键词:资源型知识点微课

王 品

(辽宁省大连市第二十八中学,辽宁 大连)

伴随着移动通信技术、社交媒体的蓬勃发展,信息技术已渗透到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使得教师的教学模式、学生的学习方式以及师生的互动方式也随之发生了变化,信息化教育逐渐走进每一个人的生活。微课以微视频作为核心载体,围绕具体的学科知识点和教学环节设计制作,“短小精悍”,既“微”且“全”,便捷灵活,可操作性强,大大满足了教师、学生对于教和学的双向需求,是教育方式的一次拓展和延伸,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与应用价值。

现阶段,微课存在三种定义:一是资源类型,它强调微课的资源构成,如在线教学视频、数字化学习资源包等;二是一种教学活动和运用过程,除了教学资源外,还包含教学任务、教学活动等师生互动和评价反馈环节;三是以微视频为核心的在线视频课程,是教学内容及实施的教学活动的总和。其中资源型微课更适用于初中历史的课堂教学,它具有开放共享的教育资源的形态,呈现出个性化、碎片化、微型化、主题化的特点,除了满足学生在课前预习、课后复习的个体化需求,更重要的是在初中历史课堂中发挥的作用。在课堂上,资源型微课主要运用在导入、讲授新知、课堂总结三个环节,它以丰富的历史底蕴、广博的知识厚度、凝练的归纳总结,在多样的教学方法中闪耀着迷人的光辉。

一、资源型微课令导入环节新颖独特

课堂的导入环节一般会起到两个作用,一是介绍本课背景,二是总览全课。资源型微课用丰富的图片、史料、动态效果图、语言解释等形式,将导入内容娓娓道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以良好的开端为起点,为整堂课增添别样的开局色彩。

(一)背景式微课导入

创设情境,结合课程内容,找到契合的切入点。历史教学的“历史味道”是与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即“情境”相联系的,微课制作时可运用多种软件,如截屏软件、抠像软件、配音工具等,创设与主题相关的、尽可能还原真实的情境,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历史知识,从而进行直观意义建构,完成教学目标。如在北师大版历史八上第7课《维新变法运动》一课中,微课导入通过回顾中国近代遭受的战争灾难、光绪帝的身世、近代维新思想的传入三部分展开。第一部分PPT图配文字,介绍清王朝遭受了三次战争的失利:鸦片战争,英国的坚船利炮,让道光皇帝惊慌失措,《南京条约》割地赔款,成为中国近代第一个不平等条约;第二次鸦片战争,英法联军攻占北京,咸丰帝逃往避暑山庄,侵略者火烧圆明园,逼清政府签订割地赔款的《北京条约》;甲午中日战争,清政府战败,标志着洋务运动的破产,学习西方先进技术已无法阻挡清政府的颓败,而此时的光绪帝却有心无力。在介绍维新变法背景的同时,引发学生思考,光绪皇帝为何无力改变这一切。第二部分播放视频,介绍光绪皇帝是慈禧太后的外甥,是慈禧太后为了实现垂帘听政而选择的傀儡皇帝,让学生通过了解宫廷关系,理解清政府的施政措施。第三部分以动画形式配音,康有为和梁启超进行对话。梁启超:“师傅,政府签订了《马关条约》,洋务派学习西方先进技术这条路行不通。”康有为:“我到过香港和上海,十分繁华,看来还是西方制度好,我们一起上书光绪帝,反对议和,请求变法。”让学生认识到维新变法的主要思想是学习西方制度。以生动的情境展示,润物细无声地通过多感官的知识输入,让学生了解维新变法的背景,引发学生思考,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二)总览式微课导入

微课归纳全课脉络,确定主线,以全局观纵览一课内容。一节好课,需要结合教学目标和内容,确定一条清晰的线索,在导入中点明全课主线,可以清晰地展示本课的基调,让学生一目了然地明确教学内容。如在北师大版历史七上第11课《秦末农民起义和汉朝的建立》一课中,本课的教学目标和难点是体会人民群众是推动历史发展的伟大力量,为了突出教学目标和解决难点,根据教学内容,将“民心”作为本课线索,微课的制作根据教材的三个子目内容确定为失民心,秦灭亡;得民心,汉建立;赢民心,谋发展,从全局观出发,让学生纵览整课内容。第一部分通过史料配图,介绍秦朝的暴政:刑罚众多,以致赭衣塞路,囹圄成市;赋敛过重,收泰半之赋,百姓相食;徭役沉重,百姓用骸骨筑成了万里长城、秦始皇陵兵马俑,百姓的血泪充满了壮丽的阿房宫;秦二世统治更加残暴,杀忠臣谋皇位,刑罚更加严苛,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到大秦帝国已经失去了民心。第二部分播放《中国通史》中楚汉相争的一段视频,刘邦进入咸阳秋毫无犯,百姓唯恐沛公不为秦王;项羽坑杀秦军30万,放火烧阿房宫,让学生感受刘邦建汉是因为他赢得了民心。第三部分展示史料《汉书》记载:“孝文皇帝即位二十三年,宫室、苑囿、车骑、服御无所增益。”“汉兴,扫除烦苛,与民休息。至于孝文,加之以恭俭,孝景遵业,五六十载之间,至于移风易俗,黎民醇厚。周云成、康,汉言文、景,美矣!”论从史出,可以看出文帝、景帝爱民如子,终创文景之治的锦绣江山。以总览式微课导入的关键点归纳出全课的提纲,让学生清晰明了地掌握全课的脉络,促进对全课的理解。

二、资源型微课轻松突破讲授环节的重难点

讲授新知是教学的主要环节,教师根据课标、教学目标、重难点、教学内容,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设计,其中资源型微课这种教学方式是教法的重要组成部分,讲授新知也是微课在历史课堂使用中主要体现的环节。在讲授新知过程中,实现高效课堂,微课发挥的重要作用是突出重点、解决难点。

(一)突出重点的微课讲授

教学重点是依据教学目标,在对教材进行科学分析的基础上,确定最基本、最核心的教学内容。考虑到新知讲授的时间,微课讲授重点可以提高课堂的有效性,延长学生有意注意的时间,应用多感官的记忆,完成教学任务。如北师大八上第13课《伟大的开端》的重点是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基本史实与影响,可从中国共产党成立的条件、史实、影响三部分设计微课。第一部分,PPT图配文字介绍中国共产党成立的条件包括国际、国内两方面:国际条件,俄国十月革命的春风,传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思想,促进了共产主义思想的传播。国内,工人阶级基础迅速壮大,五四运动以后,工人阶级人数达到200万;思想基础发展迅速,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与工人运动相结合,涌现出马克思主义者;组织基础逐步扩大,李大钊、陈独秀与共产国际代表商讨,各地成立共产主义小组。第二部分,播放视频《建党伟业》中关于中共一大召开的视频,包括中共一大的时间、地点、人物、内容,学生可以直观地了解中共一大召开相关的史实,自我吸收形成大致的知识脉络,电影的展示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第三部分,通过图片展示中国共产党建立后,中国取得的伟大成就。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抗日战争,中国取得了第一次民族解放战争的胜利;人民解放战争,腐朽的南京国民政府被推翻;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抗美援朝,中国军队不惧任何霸权;“两弹一星”,中国的科技军事力量震撼全世界;重返联合国,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赢得世界的尊重;改革开放,中国从此走上富裕之路;港澳回归、奥运会成功举办、神舟十一号升空、纪念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一带一路”的提出和发展……新时期的中国令整个世界瞩目。学生达到情感共鸣“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同时播放歌曲《中华大家园》“看看江山如画卷,繁华在蔓延,历史的转折点,在一九二一,伟大的共产党,掀起中华民族,温暖的大家园,怎叫我不爱恋。”促进学生理解中国共产党成立的意义,中国革命的面目从此焕然一新,同时情感升华,让学生认识到“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一般来说,根据教学内容,在突出重点这部分制作微课,适合教学环节对时间的安排,有利于教学目标的实现,是高效课堂实现的有效途径。

(二)解决难点的微课讲授

教学的难点是指学生不易理解的知识,或不易掌握的技能技巧。在初中历史课堂,难点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辨析式难点,要求辨析地认识历史,正确评价历史人物、事件、现象,形成正确的历史观;二是理解式难点,要求从现象看本质,分析历史事件或现象出现的原因和影响,全面、多角度理解历史发展进程。全面综合地认识历史问题,通过自己的理解解释历史,是新课改的一个趋势,也是历史核心素养的要求。在教材难点的设置中,辨析式难点和理解式难点是互相融合、相辅相成的,评价中包含事件的原因、影响等要素,原因、影响等要素是通过多角度的辨析对历史做出评价。

1.辨析式难点的微课讲授

通过微课,多角度还原历史本来面目,从微观到宏观,从正面到反面,全面归纳评价历史人物、现象、时间,形成自己的历史观点,是辨析式难点讲授的主要指导思想。如北师大版七上第7课《铁器牛耕引发的社会变革》的难点是商鞅变法,可从变法的背景、内容及影响、古人评价三个部分设计微课。第一部分,PPT图文展示,介绍商鞅变法的时代背景和秦国当时状况:铁器牛耕的推广,形成新的阶级地主和农民,封建土地私有制逐渐兴起;战国时期七国争霸,为了不被吞并,各国争相变法图强;秦国地处西部,起步较晚,战国初年社会经济的发展落后其他六国。第二部分,介绍商鞅变法的内容。其一,播放《中国通史纪录片——秦国崛起》片段,初步了解变法的主要内容。其二,通过列表,从政治、经济、军事三方面逐条分析归纳内容及产生的影响,这部分是微课的重点。政治方面,编制户口、推行县制、统一度量衡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保证土地私有制的推行,为秦国的统一打下基础,但加强刑罚方面,法家重刑罚的思想,不仅增加了百姓的痛苦,也为秦帝国二世灭亡埋下了隐患。经济方面,改变了旧有的生产关系,废井田开阡陌,从根本上确立了土地私有制,而奖励生产,大大激发了人民的劳动热情,开荒耕种,促进经济繁荣。军事上,奖励军功,达到了强兵的目的,极大地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发展成为战国后期最强大的封建国家,为秦下一步的战略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为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但因无战功不封爵,损害了旧贵族权益,变法遭到旧贵族的强烈反对,为商鞅车裂而死满下伏笔。第三部分,展示古人对商鞅变法的评价。通过桓宽《盐铁论·非鞅》中的记载,观点一:商鞅变法为秦统一六国和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奠定基础。“大夫曰:昔商君相秦也,内立法度,严刑罚,饬政教,奸伪无所容。外设百倍之利,收山泽之税,国富民强……其后卒并六国而业。”观点二:商鞅严刑峻法,不善教化,为秦的暴政埋下祸根,是将来秦帝国灭亡的主要原因。“文学曰:商鞅以重刑峭法为秦国基,故二世而夺……知其为秦开帝业,不知其为秦致亡道也。”微课可在一定时间内,通过图片、文字、视频等形式容纳较多内容,可达到多方面了解、评价历史的作用,在解决教学难点上所起作用突出、有效。

2.理解式难点的微课讲授

随着新课改的推进,对历史理解的要求逐渐提高,教材的难点一般为分析历史事件、现象产生的原因和影响,认识历史本质。理解式难点是教学中出现频率最高的,微课可通过多媒体手段,多角度分析问题,帮助学生理解历史问题。如北师大版七下第4课《民族和睦和中外交流》的难点是认识唐代中外文化频繁交往的原因,微课通过鉴真东渡和玄奘西行史实、唐代开明的对外政策和唐代兴盛表现三个方面进行介绍。第一部分通过识读《唐朝对外主要交通路线图》,图示介绍鉴真东渡日本和玄奘西行古印度的基本史实。第二部分创设情境,带领学生参观陕西博物馆,观看唐朝藏品《陶打马球俑》,马球起源于波斯(今伊朗),后传入吐蕃(西藏),唐初时由吐蕃传入长安;《三彩三花马》,马鬃剪花的习惯可能是受突厥的影响,突厥马是唐朝马的主要来源;《海兽葡萄镜》,葡萄从西域传来,瑞兽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这枚铜镜被誉为“凝结欧亚大陆文明之镜”;《水晶八曲长杯》,水晶多产自西域各国,主要是波斯在唐朝时作为贡品进贡到我国;《三彩载乐骆驼俑》,能歌善舞的各国艺人带来的异域音乐和舞蹈。通过展品,可以看出唐代同很多国家都有着友好往来,它的对外政策是开放,大唐王朝用博大的胸襟吸纳了世界各地的文明,正所谓“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第三部分图片展示,介绍唐朝在农业、手工业、商业、疆域的发展,可以看出唐朝国力强盛,政治环境稳定;经济繁荣,文化昌盛,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唐朝政府对外采取比较开放的政策,鼓励各国人到中国进行贸易和文化交流;对外交通发达,陆路、海路交通网为加强中外联系提供了条件。随着历史课程改革,要求转变学生被动接受、死记硬背的学习方式,拓展学生学习和探究历史问题的空间。微课这种教学方式灵活多样,可以多角度展现历史,促进学生理解历史事件和现象的前因后果,解决教学难点。

三、资源型微课使课堂总结环节的知识系统化

课堂总结是将某节或某次授课所讲的知识,进行系统、概括、延伸的归纳总结,起到提纲挈领的作用。根据归纳的知识点内容,可分为课堂小结和知识点归纳总结两大类。

(一)课堂小结式微课

课堂小结一般是在课堂最后,用凝练的语言,将整节课的主要内容总结、归纳、概括,并突出一节课的重难点,给学生以系统、完整的印象,从而帮助学生整理思维、加深理解、巩固知识。传统的历史课堂小结往往是用知识脉络图展示本课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微课的应用可打破传统课堂这种单一的总结方式,采取配音、配图、配乐等多种方式,加深学生对整节课的理解,更好地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根据课型不同,课堂小结分为新授课小结和复习课小结。

1.新授课小结中的微课应用

新授课小结,比较注重本节课知识点之间的联系,一般的联系为因果式和并列式,在点明子目之间的联系后,强调本课重点。在新授课小结的微课展示中,因果式和并列式的流程基本相同。这里以因果式为例,如北师大版八上第1课《鸦片战争》共三个子目,分别是林则徐虎门销烟、中英《南京条约》和魏源发愤编著《海国图志》,三个子目之间为因果关系。微课首先通过三幅图林则徐虎门销烟、《南京条约》签订、《海国图志》封皮,配音讲解三幅图的关系,理清本节课的基本线索。三幅图配音:林则徐的虎门销烟令英国的对外贸易受阻,爆发了以鸦片为借口的鸦片战争;鸦片战争清政府失败,签订了丧权辱国的《南京条约》;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有志之士开始探求中国自救之路,魏源的《海国图志》提出“师夷长技”的主张。其次,微课展示归纳本课的思维导图,在展示三个子目的因果关系的同时,展示本课的重难点,将第二子目《南京条约》进行拓展,展示其每条的内容和影响,并归纳出中国社会性质发生的变化。领土、关税自主权等的丧失,使中国沦为半殖民地社会;通商口岸的开通,中国卷入世界资本主义市场,使中国沦为半封建社会。最后拓展课堂内容,播放视频《国史演义·鸦片战争〈南京条约〉》,关于条约内容中有一条“现在和将来其他国家在中国取得的一切利益和拓展,英国也将都与其平等享有”,后美国人与清政府签订《望厦条约》,规定如对条约不满,可以修约,这就埋下了英法二国要求修约而引发的第二次鸦片战争。以微课的方式,在课堂结束前的几分钟,学生状态比较疲惫的情况下,用图片、视频、图表等方式集中学生注意力。可以说,微课的课堂小结提高了课堂小结的质量,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2.复习课小结中的微课应用

复习课小结是以一个主题为主线,将有关的知识点以一定的联系性组织在一起。复习课的内容比较庞杂,微课在复习课小结的应用,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高效归纳复习课的知识点及其之间的联系。如复习课小结——北师大版八上第四单元《伟大的抗日战争》,本课内容课堂延伸多,包括抗日战争的有关历史事件、第二次世界大战和中日关系。微课中首先以时间顺序,图片归纳讲述抗日战争的始末,三大主题为日本的挑衅——九一八事变、七七事变;共同抗日——西安事变、台儿庄战役、百团大战;战争胜利——日本投降。其次认识中国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展示史料1942年罗斯福对中国抗战的话“假如没有中国,假如中国被打垮了,你想一想日本有多少师团可以因此调到其他方面来作战,他们可以马上打下澳洲,打下印度……”以及图表展示各战场在反法西斯战争中持续的时间,中国战场13年11个月零16天,比欧洲、苏德、太平洋战场坚持的时间都要久。最后图示认识中日关系,从唐朝的遣唐使、鉴真东渡到1972年的中日建交,情感升华“和平发展是世界发展的主要潮流”。复习课的小结更注意对知识的迁移和扩展,微课的信息技术手段可有效地展示知识的广度,提高课堂的有效性。

(二)知识点归纳总结式微课

知识点归纳总结,主要是将同一范畴的知识点组织在一起,并进行相应知识的延伸,形成系统化知识体系。此类知识点一般出现在几节课中,并且是课标要求掌握的知识点,通过各个相关知识点的联系,认清历史发展线索,可帮助学生在掌握历史事实的基础上理解历史发展的过程。以科举制的发展为例,首先微课图示配音讲述科举制的沿革,隋炀帝以才能作为选官标准,首开进士科,科举制正式确立;唐太宗发展完善科举制,科举考试主要分为明经科和进士科;明宪宗开始八股取士,钳制了人们的思想;清光绪皇帝废除了科举制,开设新式学堂。其次重点讲述唐朝、明朝的科举制。画面一,播放Flash动画演示唐朝的科举制。两兄弟进京赶考,老大考明经科,老二考进士科,出示史料陈茂同《中国历代选官制度》中有关明经、进士科的考试初试、二试、三试内容:“明经选《礼记》或《左转》之一及《孝经》《论语》《尔雅》每经帖十条,口答诸经大义六条,答时务策三道;进士选《礼记》或《左转》之一及《尔雅》每经帖十条,作诗、赋、文各一篇,作时务策五道。”老大说其擅长儒家经典,并且考中;老二说其擅长文学和处理时务,但未中,心中愿望是高中后在大雁塔下留名。画面转向唐太宗去视察御史府(考试进士的地方),看到许多新智取的进士鱼贯而出,便得意地说道:“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点明科举制吸纳人才,扩大统治基础的作用。画面二,微课演示明朝科举制。图示介绍八股取士范围“四书”——《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五经”——《诗》《书》《礼》《易》《春秋》,八股文格式要求是破题、承题、起讲、入手、起股、中股、后股、束股八个段落。强调对儒家经典的记诵,容易产生死记硬背之弊,八股对仗这种格式,一方面整段地对仗,难度较大,限制了士人自由表达思想。赏析《范进中举》一文片段,感受此时科举制对世人的毒害。最后播放视频《秋雨时分·科举制》,通过余秋雨对科举制的评价,以及唐、明两朝科举制的发展,引发学生对于科举制利弊的思考。知识点归纳,一般涉及课较多,内容涵盖量大,线索多,微课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些问题,让主题更加鲜明,脉络更加清晰。

结语:

近年来,资源型微课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其一,资源型微课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的学习方式。《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在课程基本理念中提出:鼓励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倡导教师教学方式和教学评价方式的创新,使全体学生都得到发展。把资源型微课引入初中历史课堂上,一节微课包含图表、影像、PPT、Flash等多元化信息技术手法,改善历史教学下枯燥学习的状态,为学生创造了自主学习的环境,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其二,将资源型微课应用于历史课堂,有利于扩充教学内容。初中历史教材包含了中国和世界古代史、近代史和现代史,由于内容过多,不能详述,对于历史事件的描述难免浅尝辄止、语言简练,使得学生无法全面地了解整个历史事件的前因后果,对历史事件的理解易出现偏颇。资源型微课可以弥补这方面的缺陷,教师利用微课补充相关的历史史料,如文字史料、图片、图表、影像、Flash等影音材料,帮助学生还原历史、贴近历史,从而让历史更立体、丰满,进而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可以说,资源型微课将成为历史课堂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为历史教学带来生机和活力。

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开展微课的研究应用,将其与新课改相结合,符合现阶段网络时代、大数据时代学习碎片化和个性化的需求。对教师而言,资源型微课将革新教师的教学思维与研究方式,帮助教师更好地驾驭课堂,提高课堂的有效性,并直接促进教师的个人成长与发展;对学生而言,资源型微课可根据自身水平掌控学习进度,对巩固所学知识起到了网络家庭教师的作用。

总而言之,将资源型微课模式有机融入传统历史课堂,是引领教育教学领域的新方向。利用资源型微课来更新教育理念,创新教学模式,改进教学方法,是信息化教学的发展趋势。在教育信息化的不断推动下,历史微课的互动生成和精致化制作日趋成熟,资源型微课也将在初中教学中发挥更大的作用,成为高效课堂的重要组成部分。

猜你喜欢

资源型知识点微课
一张图知识点
一张图知识点
第四页 知识点 歼轰-7A
微课在幼儿教育中的应用
微课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
资源型城市——湖南涟源市,未来可期
微课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资源型城市绿地系统规划探讨
山西资源型经济转型将有大动作
关于G20 的知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