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小学数学课堂教学问题设置的探究
2018-02-24河北省黄骅市常郭镇故县中心校孙庆云
河北省黄骅市常郭镇故县中心校 孙庆云
一、小学课堂提问的现状分析
目前,我国当前小学课堂提问存在诸多问题,如明知故问、实际不符、知识较深、缺少反馈等等,而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有以下三点。
首先,课堂提问仅关注数据,而忽略质量。课堂教学如采取过多的提问,往往容易导致留给学生较少的思考和探究的时间,课堂氛围很热闹,但是学生的思维能力得不到有效锻炼,致使课堂学习效果较差。
其次,教师直接给定答案。问题在设定后,教师容易主观地为问题赋予既定的答案,当学生的回答与设定的答案存在出入和偏差时,教师会不自觉地予以干涉和纠正,剥夺了学生培养其自身的发散思维的能力。
最后,问答时间跨度较短。小学生正处于思维发展的初级阶段,课堂问题自提出到回答,往往需要思考的时间较长。老师在设置问题时,应充分考虑到这一点,设置的问题要有针对性,留给学生思考的时间尽量要符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做到因材、因人施教。
二、常见不恰当提问的表现和类型
首先是设置的问题不明确。有些问题含糊不清,导致学生难以做出准确判断和回答,而且课堂提问如果目标指向不明确,就很容易使课堂出轨,使课堂无法实现教学既定的目的。
其次是提出问题的时机不对。问题的设置是根据教材内容和实际教学情况设定的,本身有自己的顺序延伸性,错误的提问时机,往往会打破这种规律性和有序性,破坏教学思路和教学效果。
最后是问题针对的对象不对。学生是差异化的群体,不分对象、不分层次的设置问题,会大大降低教学效率。
三、有效问题设置的应对策略
首先,创设问题要新颖,贴合学生的兴趣。兴趣是激发学生探索和研究问题的源动力。创设问题情境就是要在教材知识和学生之间搭设一架兴趣的桥梁,进而通过学生感兴趣的问题,激发其学习动机,调动其研究、探索问题的积极性。
其次,根据教材难重点针对性设问。在小学数学课程教授中,教师尤其要在重点和难点的知识点处设置针对性的问题,要重视学生对知识点问题的讨论和探究,重点培养学生获取思维的过程。
最后,问题设置要注意关联性。数学这门课程知识点之间的关联度很高,问题的设置要做到举一反三和拓展应用,培养学生从多角度去思考问题的能力。
总之,课堂提问是门艺术,我们教师要学会并熟练应用这门艺术,才能在课堂上引导学生积极主动思考、探究解决问题,并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