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论小学体育社团有效运行的策略

2018-02-24李杰仁

新课程 2018年5期
关键词:社团形式体育

李杰仁

(甘肃省民勤县新民小学,甘肃 武威)

学生体育社团实践活动是指具有共同爱好、兴趣的学生自发地、自主地组成的一个团体,按照学校的相关规则,有组织地有计划地开展社会实践、社区服务、综合性学习,以此来张扬个性、增长知识、开阔眼界、提升能力、展示特长。小学社团实践活动是小学课堂教学的补充和拓展,现行小学课堂教学对学生全面素质培养的不足,而学生体育社团实践活动可以有效地弥补。这不仅有利于丰富学生的校园文化生活,同时对于开阔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以及增进人际交往能力、促进学生健康快乐地成长有着积极的作用。

一、当前小学社团实践活动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活动形式单调乏味,缺乏新颖感和创新性

之所以小学体育社团实践活动能够顺利地开展,是因为得到了社会的支持、学校的配合、家长以及学生的普遍认可。但是,美中不足的是:从学校社团实践活动的普遍状况来看,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活动范围较为狭窄,社会实践活动的形式也十分单调,没有新意,常常是一些司空见惯的实践活动,其他形式的社团实践活动少之又少,甚至不见踪影。这不利于调动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同时在一定程度上压制了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

(二)活动开展的空间有限,时间亦有限

社团体育实践活动一般包括两种形式,第一种形式是:校内社团活动,第二种形式是:校外社团活动。可是,就目前小学社团实践活动来看,笔者发现,这呈现出一个显著的特点:重校内,轻校外,校内校外课文活动发展不平衡。加之学生真正参与社团实践活动的时间也并不是那么多,有些学校常会通过讲课、批改作业、升国旗等各种借口占用学生的实践活动时间,致使所开展的社团实践活动难以收到称心如意的效果。对于校内组织的一些小学社团实践活动,学校可以邀请家长一起来参与其中,只有当家长知晓实践活动的真正意义和目的,看到了活动开展的效果后,才能更好地配合学校搞好社团实践活动,形成活泼和谐舒畅的育人氛围。同时,学校还应积极组织一些有意义的社会实践活动,如看望孤寡老人、当志愿者、做义工、清洁街道等等,引导学生走到校外。

(三)部分实践活动流于形式,缺乏实效性

如今小学体育社团活动大多存在过于强调形式,忽视效果的情况,对于排入课表的社团实践活动,有些教师大多是为了完成教学任务而进行,在活动开展的过程中,有的教师不管不顾,只让学生自己自娱自乐。忽视了开展小学社会实践活动的真正目的,对于那些未能排进课表的社团实践活动则是弃之不顾,视而不见。有些教师虽对社团实践活动设计了周密的方案,对社团实践活动的培养目标也清晰,但社团体育活动的内容延展性强,此外,加之长期采用枯燥的教学方式,只注重体育活动的结果,忽视小学生体验活动的过程,因而,全面提升学生的素质任重而道远。

二、开展小学社团实践活动的基本措施

(一)注重小学社团体验活动的设计

1.要确立社团体育活动的组织形式。社团的建立以学生的性格特点、兴趣、爱好为依据,所以,在小学社团体验活动的设计原则是:自愿、推荐。以年级为单位组建社团,每级段可以组建5~6个社团组织。各团队成立后,再次按照自愿组合的原则成立各小队,选定组长,为小队命名。

2.使社团实践活动的培养目标明确化。在开展小学社团实践活动时,为了增长学生知识,培养学生能力,发挥学生特长,提升学生素质,促进学生的综合发展,教师可以将整个活动过程中的各个相关因素有机结合。

3.强调活动空间的开放与整合。小学社团实践活动是一种新颖的上课形式,不再是班级授课制,而是将学生的活动场所遍及学校的各个角落,更拓展到校外环境中。通过学生的发现、欣赏、体验,感知获得启示,进而引导学生加强不同学科之间的联系,优化学生的知识结构,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更好地了解社会、认识社会,提高学生适应社会,改造社会的能力。

4.最后,活动形式需要多样化。如组织运动类社团:利用乒乓球、篮球、健美操、田径等;再比如说开展社团等特色活动:音乐、美术类,推动学校在体育、艺术、文艺、科技方面的进步,同时进一步使校园文化生活的得以丰富。

(二)完善社团实践活动的评价方式

小学社团里面的主要成员是小学生。这些结成的团体,是由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自愿的。评价是整个活动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对学生有很大的引导和促进作用。因此,要注重社团实践活动评价方式的完善,建立科学、合理、多元、积极的评价标准。评价的形式是多元化,可以自我评价、可以小组互评、可以教师评价,或将几种评价联系起来。需要注意的是,在活动的各个环节中,小学社团实践活动评价都出现了。因此,评价的目标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实践成果,更要关注学生在活动过程中的不同体验。

总之,小学体育社团活动的有效开展,不仅有利于丰富学生的课外文化生活,还有利于他们在课外活动中锻炼自我、发展自我、提升自我、完善自我,从而促进小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江伟.小学社团活动的误区及对策[J].学生之友(小学版),2016.

[2]于开莲.观察儿童:儿童行为观察记录指南[M].人民教育出版社,2014.

注:本论文系课题《小学生社团活动有效组织策略探究》课题类别:甘肃省教育科学规划2017年度课题 课题编号:网络初审号[ww2017__561]。

猜你喜欢

社团形式体育
缤纷社团
提倡体育100分 也需未雨绸缪
小议过去进行时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最棒的健美操社团
搞定语法填空中的V—ing形式
2016体育年
K-BOT拼插社团
我们的“体育梦”
发现“形式” 践行“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