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文化建班,规则治班,提升学生的自育能力

2018-02-24山东省青岛第四十八中学郭德利

学苑教育 2018年9期
关键词:自育班级班主任

山东省青岛第四十八中学 郭德利

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学校仅重视学科教学改革是不够的,还需要教育管理模式的创新与之配套。但在实际工作中,仍然存在着许多不利于提高学生素质的观念及做法,突出地表现在:把学生作为纯粹的监管对象,一切以升学为中心,过分强调集中统一,忽视在班级管理中学生的主体地位。

通过贯彻“文化建班,规则治班”的班级建设理念,踏实地完成“塑造班集体文化氛围”“培养学生优良责任意识”等一系列的主题活动,提高学生的自育能力,以最终促进学生的终身发展。

一、塑造班级的文化氛围

1.塑造班级爱的氛围,增强班级凝聚力。

教育学生要从关心和爱护学生出发,把爱播种到每一个孩子的心田。每当接手一个新班,班主任应积极实施感恩教育,如:在班级的显眼位置,设立“班级树”的文化项目,引导班级团队中的所有成员把平时来自老师、同学、父母等周围人的关心关爱写下来,制作成树叶型的感恩卡,装饰在这棵“班级树”上,看着原来光秃秃的树枝逐渐变得枝繁叶茂、郁郁葱葱,再结合班主任老师适时的引导,就会潜移默化地在班里形成浓浓的爱的文化氛围。有了爱的基石,全体同学很快就会融入到班级的大家庭中,每一个人都在爱的滋润下,健康快乐地成长。

2.营造班级民主的氛围。

班级的民主科学管理与学生的内部动机、自由民主的气氛有着极强的一致性。传统管理模式中,班级课堂成为学生循规蹈矩、洗耳恭听,无条件服从的“圣殿”。这种环境不可能激发学生的求知和探索的欲望,不利于学生自主管理能力的形成和提高。因此,班级必须建立平等的合作伙伴式的师生关系。班主任应充分发挥学生主人翁精神,开辟师生对话渠道,如:设置“班级微信群”“师生信箱”“班级管理建议箱”,以了解学生的心声,听取学生的建议,并接受学生的监督。实践证明,这不仅能充分调动学生参与班级管理,增大班集体的向心力、凝聚力,而且是实现班级和谐发展的必要条件。

3.营造教室文化氛围。

教室是学生在学校一天当中待的时间最长的地方,教室的文化氛围或多或少地影响学生的文化意识和思想,进而作用于行为与习惯。走近我所带班级教室的墙壁,你会看到“真诚、友爱、诚实、奋进”的班训;你会看到学生们亲手绘制的反映他们理想未来的想象画,你会看到《百条班级守则》的宣传图片;你会看到同学们设立的读报角;你还会看到班级荣誉墙,团队园地,文化园地,学习园地,学习力段位星级榜……班主任老师与学生们一起营造鲜明、自然、和谐的班级文化环境,让班级的每一个角落、每一面墙壁都体现道德教育的意义。通过班级文化的影响和熏陶,促进学生的认识与发展,引导青少年坚定理想信念,增强责任感、使命感和终身受益的各种优良意识。

二、以规则治班,培养班级学生的责任意识

会做事,才会做人,会做人,才会学习。班主任老师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同学们享有明确的解决班级问题的权利。按事设岗,明确岗位责任,通过自荐和推荐,设立班级工作岗位并明确全班同学轮流承担的制度。使每个同学都有为集体、为他人奉献爱心的体验,逐步树立责任意识。利用晨会、班会、集体活动等一切可能利用的机会,培养同学们“自己能干的事自己干”的意识,并通过家长会,家校联系本等方式,引导家长充分尊重和时常听取孩子的意见并将家庭中部分家务活分给孩子干,让孩子把爱心、孝心付诸实践。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告诉我们,人类有五种基本需要,在低一级需要得到满足的基础上,就会产生新的更高一级的需要。越是所谓的“差班”“差生”,就越有跃上高层次的愿望和需求,有着为实现更高层次的愿望而蕴藏着的潜力。因此,作为班主任,就要激发同学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挖掘同学们的潜能,满足他们跃上更高层次的需要。

几年前,我中途所接的一个班级中,有一名同学,迟到、旷课、不交作业、扰乱课堂秩序、欺负低年级同学,学习成绩每况愈下。如若任其发展,后果不堪设想。这必然是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中出现了一些问题,我对这一点非常清楚,我的工作就从家访开始,从帮助家长端正认识入手。在跟家长的谈话中,我从多个角度,与家长一起分析查找孩子落后的原因,讲“没有规矩不成方圆”的道理指出父母过分的溺爱可能带来的后果。家长的工作做通了,我又根据该生爱好各种体育活动的特点,鼓励他担任班级体育部长和课间操检查员,带领全班同学进行体育锻炼并同时依据《班级常规公约》给予严格的规范管理。逐渐地,他的各方面素质都有了长足的进步。两年后,他顺利考入了一所理想的高中。一学期后的一天,他欣喜地跑来告诉我,他已担任了该校的学生会干部并把在初中学到的规范规则用在了学生会的工作中,取得了很好的效果,高中学校的老师和同学纷纷夸他“很有素质……”

以文化建班,规则治班,从细节抓起,把“无情的制度”和“有情的管理”在班级中有机结合在一起,促使学生养成良好习惯,使其在步入社会后能成为有远大理想、有良好道德、有高尚品质的社会公民,这也是现代教育的客观要求。教师只有将情感的投入和科学方法的正确运用,最有机地结合起来,充分依靠学生、信任学生,才能提升学生自育能力,使班集体真正成为现代创造性人才的摇篮。

猜你喜欢

自育班级班主任
如何做好一个班主任
班级“四小怪”
班级英雄
如何构建和谐班级
夸夸我的班主任
12个西藏小麦自育品种(系)品质特性与藏面评分关系分析
有机启智 化学育人
抓好一关键,注重三培养
班主任
高中班主任的自我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