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提高物理课堂效率
2018-02-24辽宁省沈阳市第六十九中学
辽宁省沈阳市第六十九中学 姚 平
素质教育“减负”等已是当前教育工作的一项基本要求。减轻学生学习负担,并非简单地减轻作业量,更不是降低学习要求,而是更高地要求我们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做到高质量、低负担。为此,在教学实践中我就有意识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力求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一、通过培养学生的学习物理兴趣,来提高课堂效率
兴趣是学生力求接触某种事物的意识倾向,它对学生的学习活动起着关键作用。如果学生对学习对象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其学习效率将会得到有效提高,同时在兴趣中学习,还能有效地减轻学生的心理压力,使其将学习当作一种愉快的享受,从而产生积极主动的学习动机,表现出极大的学习热情。在教学中可采用各种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1.利用物理实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物理学本身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物理的定义、定理、规律、定律都建立在大量的实验和实践活动中,观察和实验是研究物理学的重要方法,在教学过程中能有机结合教材内容,巧妙安排现象明显,富有趣味的物理实验,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是不言而喻的。
2.利用多媒体等多种教学手段提高学生兴趣。
教师在教学中,根据学情的需要,不断地创设物理情境,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能使学生的兴趣由弱到强的发展,贯穿于教学的始终,学生有了兴趣就有了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这个环节上,合理运用多媒体可收到显著效果。
掌握学生追源求根的心理,适时用课件呈现相关的知识,并思考其内在的必然联系,当学生感到困惑时,放一段实验录像,引导学生观察探索并揭开谜底。学生兴趣浓厚,学习气氛活跃,形成学习高潮,促进学生在学习探究中完成由“猜想—观察—思考—探究—获得结论”的认知思维过程,学生为自己的探究结果能被教师和同学认可而倍感兴奋和自豪。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兴趣,又学习了知识,还让学生获得了成功的愉悦,从而大大地提高了学习效率。
3.拓宽知识面,提高教学艺术水平,通过教师教学语言的感染力来激发学生的兴趣。
教师的知识面越宽,驾驭教材教法的能力就越强。苏霍姆林斯基曾讲过一个发人深省的故事:一位历史教师上了一堂极为成功的公开课,他的每一句话都有着极大的感染力。当听课的邻校教师问他备这节课花了多长时间时,他答复说:“这节课我备了一辈子。而且总的来说,对每节课,我都是用终生的时间来备的。不过,对这个课题的直接准备,或者说现场准备,只用了大约15分钟。”这个故事说明了只有厚积才能薄发的道理。教师只有努力拓宽知识面,认真琢磨教学艺术,才能引导学生经常保持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教人未见其趣,必不乐学。现代教师讲课时如果能让自己的教学语言既显得诙谐、风趣,又不乏逻辑性和科学性,使学生愿意听并引起高度注意,能够让他们在较为轻松的环境中接受知识、增长技能,那么,对天真活泼、好奇敏感的初中学生而言,学习兴趣是很容易被激发出来的。如我经常引入一些成语典故来吸引学生,讲平面镜这一节我先引导学生回忆儿时学习过的“猴子捞月亮”、成语“杯弓蛇影”等。学光的直线传播时讲“凿壁偷光”的故事。还有在举例的时候,经常举一些他们日常中经常碰到而又容易理解错的现象,并把这些例子形象化使他们听起来觉得浅显易懂,又感兴趣。例如在热现象学习中,学生经常将温度升高或降低说成增大或减小,将吸热或放热说成加热或减热,虽然意思差不多,但同样不符合物理含义。
二、通过培养学生的物理阅读习惯来提高课堂效率
素质教育的一个核心是使学生从被动地接受知识向主动汲取知识和运用知识转化,进而建立自己的知识结构。这就需要学生有较高的自学能力。阅读能力的培养是提高学生自学能力的前提;归纳总结能力的培养,是阅读理解能力的升华,它直接刺激了自学能力的提高,并提高了学习效率。
1.物理课本是学生最基本的阅读素材。
物理课本是学生学习物理课的重要依据,是培养学生树立科学精神的重要材料,因此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应从强化阅读教科书入手,使他们学会抓住课文中心,能提出并设法解决问题。在物理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就必须从指导学生阅读课本做起,“从来人们都是谈学生到学校读书,而从没有人谈学生到学校‘听书’,而教师在学校则是‘教书’,而不是‘讲书’”。教就是引导学生怎样读书,怎样思考分析问题。
2.要强化学生的阅读还必须让学生根据课本的特点进行阅读。
素质教育的一个核心是使学生从被动地接受知识向主动汲取知识和运用知识转化,进而建立自己的知识结构。不同课本有不同的内容特点,这就需要学生有较高的自学能力。阅读能力的培养是提高学生自学能力的前提;归纳总结能力的培养,是阅读理解能力的升华,它直接刺激了自学能力的提高,并提高了学习效率。
三、通过培养学生能力、积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来提高课堂效率
虽然大家早已理解到素质教育、可持续发展教育、学生的主体作用等新教育思想的重要性,但传统的教育、教学和考试选拔体制决定了人们必须让所有学生在相同的时间内完成相同的学习内容。确切地说,应试教育仍是当前教育的主流。我们所能做的是如何在应试教育的前提下,尽量地实施素质教育,进行可持续发展教育,尽可能地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减少应试教育的负效应。
为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我在教学中不断引导学生对所要研究的物理自然现象进行多方位观察,提出问题,鼓励学生自主探究,学会在实践中学、在合作中学,通过“讨论探究”进行分析、推理等一系列动手动脑的实践、思维活动过程,达到解决问题、学好物理知识的目的。例如:学习连通器原理时,要求学生先观察并思考茶壶的茶嘴为何总与壶盖保持一样高,确定了思考目标,带着问题让学生观察实物,明白茶壶是由壶身和嘴两个器皿构成,教师出示壶嘴去掉一节的茶壶,让学生先猜测,后装水试验,再让学生在嘴上套接课前已准备好的纸折空心圆柱套管,做改变嘴的长短装水的试验,使学生观察到壶身矮了,将不易随心所欲地倒出水,身高了,水未装满就会从壶嘴流出的现象,以此启迪学生,最终把两容器对底面的压强相等的定量平衡知识引入作出解释,其道理自然就清楚了。在这种观察和实验的“讨论探究”“诱发思维”的长期教学活动中,不仅使学生体会到了物理的知识性、趣味性和实用性,而且提高了教学效率。
努力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使我们的教育满足每个学生终身发展的需要,是每一位教育者不懈的追求目标。教学有法,教无定法。我坚信只要我们能够以严谨的态度,执着的精神,顽强的毅力,锐意改革,勇于创新,就一定能实现这一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