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小学语文写话教学的有效开展

2018-02-24浙江省浦江县前吴乡福和希望小学

学苑教育 2018年10期
关键词:理念目标检测

浙江省浦江县前吴乡福和希望小学 黄 河

生本教育是一种新颖的教学理念,以学生为教学的主体,充分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各方面能力的培养。生本理念其中包含的思想有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全面依靠学生、以人为本等,这种教学理念改善了传统教育的某些弊端,和谐了师生的关系,拉进了师生的距离,轻松化课堂的氛围,引导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课堂的活动。由于语文学科的特殊性,生本这种理念还有培养学生道德认知、审美价值等功能,下文笔者将针对“生本”理念来对小学语文课堂的构建进行一定的探讨。

一、设定目标,立足合作学习

在生本理念的课堂中,首先要明确课堂的目标——推动学生自学能力的提高。而如何通过语文课堂来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是小学语文教师所努力探索的方式。首先可以为教学内容设定一个目标,目标要包含整个教学的内容,清晰全面,同时,也要包括对学生学习能力方面的目标。俗话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所以教师在课堂中,不仅仅要让学生把握基础知识,还要引导学生学会自主学习。小学阶段,教师可以给学生制订的学习方法为目标积极动笔,做笔记。还可以将自己觉得充满美感的诗句标注出来。另外,合作学习是新课程标准背景下被重视的学习方式之一,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找到自己对于课文中的疑问进行小组讨论。在学生掌握到一定的学习方式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充分落实教学的目标。在学生进行自习的过程中一般都会遇到困难,教师可以分解这些困难,让学生通过完成一个个小问题,从而克服整个困难。

生本课堂是以生为本,所以在小学语文课堂中,教师还要将学生学习的权利充分交给学生,通过学生的积极参与和教师的引导,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逐渐掌握相应的学习方式,自主构建学习语文的作用,从整体上提高自身的语文素养。为了让学生的自学效果更加明显,学生之间可以组成学习小组,将自己遇到的问题和疑惑在小组内提出分享,实现学生和学生之间相互学习,巩固学习的效果。教师可以提前布置相关的任务,让小组成员进行预习,并且完成预留的问题,将不能完成的问题或者不能理解的知识通过小组讨论交流解决,充分促进学生的自主成长。

二、强化训练,学会分享表达

生本课堂还强调学以致用。所以教师设计教学内容和目标时,要考虑现实和学生的学习需要,从而有利于学生各方面能力的形成和发展,有利于学生学以致用。语文是一门语言类科目,学习的目的是为了方便平时的交流和中国文化的传承,所以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还要重视对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和语言运用能力的提高,从而大幅度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积极开展学生与文章对话交流的活动,促进学生积累相关的文章表达方式,学会仿写和续写,学会准备表达。教师要从多种多样的角度来对学生进行语言使用的训练,落实生本理念课堂的教学目标。

分享和表达是人类生活的常态,在小学语文的教学中,教师可以组织相关的分享交流活动来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具体就是学生将自己的观点和体会讲述给同学听,如果同学有着相同的态度,可以续加表示同意,如果持不同态度,可以进行反驳和辩证。在这个分享的过程中,教师可以作为一个旁观者对学生进行指导,及时纠正学生发生的问题,让分享的过程高效地持续下去。

三、巩固训练,落实当堂检测

小学语文的“生本”课堂关注学生学习的有效性和教学的效率。所以教师要及时采取手段来对学生学习的效果进行检测,从而加深教师对学生学习情况的了解,方便教师对课堂进行及时调整。

当堂检测是一种检测学生学习效果的方式,可以促进学生对学习目标的理解,还可以检测学生的学习效果。所以教师可以在教学的过程中选择合适的方式,留出足够的时间来对学生进行当堂检测。大量的研究表明,随堂检测可以让学生对本堂课的知识掌握更加牢固。同时,教师也要进行及时反馈,引导学生进行及时反思。比如在学生学习以后,教师可以让学生针对课文的核心句子进行仿写或者改写,通过这样的过程来对学生的合作学习和自主学习能力进行检测,充分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总的来说,“生本”理念的课堂强调以生为本的教学观念,这样的课堂是面对每一个学生的,不让每个学生的发展受到忽略,促进每个学生的个性发展。“生本”教学理念的课堂就像一颗生机勃勃的新牙,促进了小学语文教学的多样化,让小学语文课堂万象更新。小学语文教师更要通过引导学生学会自主学习,培养自学的意识,发展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同时,在语文这一个语言科目的教学中,教师还要注意要求学生进行文字训练,及时进行当堂测试,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从而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健全学生的人格。

猜你喜欢

理念目标检测
建筑设计应对低碳理念的相关思考
“不等式”检测题
“一元一次不等式”检测题
“一元一次不等式组”检测题
浅谈中西方健康及健康理念
小波变换在PCB缺陷检测中的应用
我们的目标
用公共治理的理念推进医改
中医理念的现代阐释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3练习(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