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西藏自治区高考物理学科评卷分析报告
2018-02-24任天毅高成允王书印
◆任天毅 高成允 王书印
一、学生答题的基本情况
(一)22和23这两道实验题,学生答题的情况很糟糕,其中22题是一道难度较低的题目,但是全区平均分只有0.63分;23题的连接电路很简单,但是这道题目的全区平均分也只有0.66分。改卷过程中看到有很多的0分卷及空白卷,判断出有很多的学生没有充分的时间来做物理主观题目。
(二)24和25两道必做的计算题的答题情况较两道实验题的情况要好一些。24题的平均分是1.66分,25题的平均分是2.03分。这两道必做题的0分卷相对于实验题少了很多,空白卷也较少。24题考察的是电磁学的知识,这道题目既考察了加速电场又考察了带点粒子在磁场中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知识。从考生的答题情况来看,有很多的考生不审题或审题不准。有学生用安培力、电磁感应、磁通量、欧姆定律等和这道题目完全不相关的公式来解这道题,完全走错了方向。25题考察的物理知识较广,包含圆周运动、力的合成与分解、勾股定理、斜抛运动、动量、动能定理、牛顿第二定律等知识点,其中斜抛运动超出了考试大纲的要求,对我们西藏的学生来说解题难度很大。这道题没有考查电磁学的知识,我们在改卷中发现有很多的学生写了电磁学的公式在解题,同时在改卷过程中发现学生解答这两道题时还存在一些共同的问题:1.有学生不看题目直接把高中物理的公式全部写到题目中;2.很多的学生书写很差,解题过程写的特别乱;3.学生计算能力太差,计算错误普遍存在。
(三)33和34选做题相对于前面的题目就要好很多了,33题的全区平均分是4.06分,34题的全区平均分是5.07分。选做题得分较高的主要原因是这次的选做题比较简单。满分的试卷也很多,这两道题的空白卷非常少,0分卷也特别少,学生作答的情况很好。由于34题更容易一些,所以得分更高一些。但是这个题目的试卷也存在过程不清楚的现象,罗列公式的现象仍然存在。
(四)就整个主观题来讲主要存在下面几个问题:1.只写结果,不写原始表达式;2.只罗列公式而不写小题号;3.书写字母不规范、不区分大小写、角标的描述不准确;4.字迹不清楚,乱涂乱画乱写等。
二、典型错误
(一)用笔不规范。高考答题只能用黑色签字笔和2B铅笔,不能用圆珠笔或其他笔来答题,有的学生不按要求用其他笔书写,导致答案扫描不清楚,影响了得分。
(二)有些学生改正答案时原来的答案擦不干净,特别是选择题,结果机器扫描时把两个答案都扫描进去,单选题的单选答案就变成了多选题答案导致失分。
(三)书写不规范,字太小,字体潦草,字写得歪歪扭扭。
(四)书写越位严重,答案超出答题范围机器扫描不进去,答到另一题的范围也不行。所以在答题前就估计好,字太小太大都不行,太小老师看不清,太大不够地方写。
(五)解题习惯不好,不按照要求来答题。
(六)运算过程不完整,缺少必要的步骤。
(七)审题不仔细,答非所问。
(八)答题缺乏科学语言。
(九)复查时没看清要求,把原来正确的答案改错。
(十)心理过分紧张,时间把握不准,或者有的考生先做生物和化学到后面没有时间做物理题目了,时间分配不合理。
三、对以后物理教学工作的启发
(一)更新观念,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懂得取舍,注意答题技巧的训练
许多高三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只重视题目的训练,在“模式”“题型”“专题”及“板块”上下功夫,在知识点的深度和宽度上要求太严,不注重学生基础的培养;不重视物理概念、物理规律的教学;不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学生对物理原理理解不够透彻,知识不能融会贯通,只会死搬硬套,不会灵活运用。遇到新颖、能力要求高的题目就束手无策。这样教出来的学生学习很死板,不会灵活变通。高考理综是三门课一起考,试题容量很大、内容很多。大部分学生答题时间很紧张。就要求我们的考生要能够合理利用好时间,尽可能多得分。高三老师在平时的考试和教学中要教学生在考试中如何做取舍,教学生什么样的题目先答,什么样的题目后答,在时间不够的情况下什么样的题目可以不答等等,要让学生在考试中充分利用好答题技巧。
(二)针对西藏学生基础薄弱的特点,高中物理老师应加强学生读题、审题能力的培养
从近几年西藏高考物理试题来看,试题加强了对学生分析思维能力,综合思维能力,发散思维能力和知识迁移能力的考查,有些题目经过分析,思维障碍一但突破,就容易求解,但是我们的学生基础太差,很多学生不读题也不审题,有些学生读题了,但是不会审题或审题不准。针对学生的这些问题,我们应该要在平时的教学中尤其是在高三备考中加强对学生读题审题能力的培养,要多训练他们读题审题的能力,对学生审题训练应加强。学生参加高考,可以说是成也审题,败也审题。审题思路对,解题思路对,不得分都难;审题错,思路不对,想得小分都难。教师讲解物理习题时,要有充分的物理情景和物理过程分析,使学生养成重视审题,重视物理过程的习惯。慢审快解,舍得在审题上花时间,是学生必须养成的好习题。以24题为例,24题不少同学只注意到考察磁场而没有区分考的是带电粒子在磁场的受力还是通电导线在磁场的受力,结果可能就会全军覆没。从此次阅卷得分情况可以看出认真审题远比马上计算重要。
(三)规范练习,培养良好的答题习惯
我们在改卷过程中发现学生没有良好的答题习惯,很多学生字迹潦草,书写不规范,改卷老师很难看清楚学生的答题过程。
高考主观题对思维的科学性、解题的规范化都有很高的要求。其目的在于考查学生的思维过程,考查学生科学地说理和准确地进行文字表达的能力,使学生养成良好的答题习惯和一丝不苟的科学态度,这其实也是学生应有的基本素质。
规范化包括:规范审题、规范书写和作图、规范应用物理规律、规范列式、规范表达等。因此高三习题训练,一定要强调解题规范性,使学生平时养成规范的解题习惯,懂得哪些式子是重要的不能不写,而哪些式子是不重要的可以省略,做题时节奏清晰,详略得当,具体地可强调以下四个解题过程:
1.设题(最好有示意图,能够以图代审,以图代设);
2.引入原始公式;
3.对原始公式具体应用过程(此为解题重点);
4.结论的检查与说明;
对解题的规范化提出明确而具体的要求,并要求学生在作业、考试中严格执行。考试阅卷时,对解题的规范化要分配较大的分值,对学生形成一种导向。对数值计算,明确要求不准用计算器,且必须运算到相应的位数。为此高三习题教学中教师应注意展示教学过程,俗话说: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尽量多展示规范的、标准的解题格式。强调解题思路,强调准确应用公式,持之以恒、潜移默化,使我们的学生在规范性方面要有明显的提高。总之平时教学应使学生养成解答有序的习惯,在准确、熟练、规范上下功夫,从而提高学生的素质,培养良好的习惯。从这次阅卷得分情况看,高考规范解题训练远比题海战术更有效,更重要。
(四)平时阅卷一定要“心狠手辣”
老师们平时阅卷时,总是依照评分标准能得分的尽量给分,甚至在一团乱麻的解答式中找出一些得分点。对似是而非,可给可不给的一般都给分,以示鼓励。这些看似关爱他们,实际上是害了他们。高考阅卷工作量大,如果评分细则过细、过松,批阅起来非常麻烦,影响进度。通常阅卷老师阅卷时总是先看结果,后扫过程。做题不规范、不严谨、不工整、书写潦草的考生却因此吃了大亏;结果不正确,若中间过程又不清晰,一道十几分的试题能得上多少分就很难说了。结果算错的考生估分时只扣除了结果分,而实际扣除的分数远不止那么多。所以老师们平常阅卷,千万不要有太多同情心,要狠下杀手,要学生时时记住痛。这样他们才能吸取教训。只有在平时阅卷中“心狠手辣”,我们才能更有效的改变学生的不良答题习惯,让学生在高考中稳操胜券。
(五)应试训练
通过一系列训练让学生总结和探索适合自己考试的方式、方法。有意识地培养自己的考试心理素质,发展自己的应试能力,特别是得分意识的培养和面对困难不怕不乱、坚持到底的意志的培养及答题技巧的培训。强烈的得分意识往往带来意想不到的效果,高考考题难免碰上一些不会解的题,但不会解不等于不能得分。例如遇到难题,这时学生考场心理的调整、得分意识的高低、答卷的技巧,对成绩高低影响很大。平时教学应强调练习与考试的差别,练习时不会做的习题,不懂的问题要想方设法做对、弄懂,而考试时,则是另一回事,不会做的题目要千方百计地揣摩试题的意图,列出可能的式子,先不必考虑计算问题。难题处理得当,往往能得到意想不到的效果,难题往往是遍地“黄金”的题。要看你如何掘“金”,在审题时,要舍得花时间,写式子尽量想象可能用到的式子。以短式为主,尽量不列长式。可先列主式、再列分式。可以揣摩试题的意图,很容易想象到应该用的关系式,就可大胆写上,可我们在评卷时看到的是大量的空白卷,可惜啊!总之应试训练应把自己所学的知识尽可能地转化为卷面上的分数。同时应注意答题顺序,先做简单的题目再做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