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班级科任老师间实行“例会制”的作用

2018-02-24朱延鹏甘肃嘉峪关市酒钢三中甘肃嘉峪关

新课程(下) 2018年8期
关键词:科任班级班主任

朱延鹏(甘肃嘉峪关市酒钢三中,甘肃 嘉峪关)

2014年秋季全国从沪浙开始陆续推进新高考改革,高中“走班制教学”成为新高考改革下的教学常态。高中“走班制教学”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符合“因材施教”的理念。但是,在新高考下实行的走班制教学,使得班主任及班级教学团队对班级的教育教学管理存在诸多问题与不便。

在教育、教学管理工作中,针对这种现象,学校根据工作实际情况和学期的不同阶段呈现的特点,在学期工作计划中,学校统筹安排由班主任老师负责,班级科任老师定期参加的班级教学团队工作会议,并把它作为学校常规管理工作中的一项制度,即“例会制”。它是解决走班制教学背景下班主任及班级教学团队对班级管理问题的有效途径。

具体做法:为了保证会议的质量,每次会议可分两个内容:一是包括班主任老师在内的科任老师,互相通报近期班级中的情况,特别是班级中存在的问题;二是根据班级教育、教学的实际情况,确定相应主题进行科任老师间的主题研讨会。为了不给科任老师增加新的工作负担,可以每三个星期安排一次会议,每次会议时间定为三十分钟比较适宜。

下面就“走班制”背景下班级科任老师间实行“例会制”的作用,谈谈自己的粗浅看法。

首先,通过班级科任老师之间的例会,可使科任老师对班级中学生个体的行为习惯、学习态度、思维能力、学科成绩、思想品德等有一个全面、正确的客观评价。素质教育的主要目标之一就是要让学生的潜能得到全面的提高和发展。每个科任老师只有深人全面地了解了每个学生和整个班级的情况,才能在教学、教育工作中做到有的放矢。比如现在学生中存在的学习动力不足现象,通过“如何提高班级中学生学习主动性问题”的讨论会,班主任老师可协助相关科目老师找准症结,由科任老师在教学中采用课前多提问,课中多注意,课后多辅导,试卷、作业多批改等一系列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学科学习兴趣,争取在尽可能短的时间里摸索出该科目的有效学习方法。再比如:由于个体认知水平,学习的毅力、兴趣、意志等非智力因素和学习方法诸方面存在着一定差异,经过一定阶段的学习,班级中学生个体成绩就会分化,被外国学者们喻为“灰色”的中间层,因为成绩中等,品行较好,在老师们“抓两头,促中间”的习惯做法中,常是被遗忘的层落,他们在心理上容易产生自卑、失落情绪。通过“抓好咱们班的中间层”的讨论会,可由各科目的老师共同讨论确定班级的中间层名单,由各科目老师齐抓共管,在教学中寄予他们更高的期望。罗森塔尔的“期待效应”实验表明,若老师用一颗关爱之心,对学生有良好的期待,那么被期待的学生就会产生积极乐观、奋发向上的情绪。若各科老师共同关注这个层面的学生,就会有利于他们在学习中产生愉悦之情,使他们的潜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从而实现转优的目标。

其次,通过班级科任老师之间的例会,科任老师之间可以互相交流教育、教学观点。事实上教师作为个体在教学水平、教育思想、教学方法上也有一定的差异。通过研讨、辩论可以丰富每个教师的教育教学思想,统一老师对班级的教学要求,共同制定班级的目标。一方面,改变了那种封闭模式下,一个科任老师对学生一种要求,不同的老师在学科教学中要求甚至相矛盾,使班级学生无所适从的局面;另一方面,如果班级科任老师统一思想、统一认识,在班级的教育、教学工作中,对学生始终如一地贯彻渗透统一的教育主导思想,统一的教育理念,把教育的一致性原则,由不同的老师,借助于不同的学科,统一地运用在一个班级中,就可以充分发挥系统的整体优势。班级科任老师间的这种整合力有利于整个班级形成优良的学风、班风。由不同的学科老师共同强化,更易培养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形成学生个体良好的行为习惯。同时,班级科任老师应顺应时代的发展和需要,共同转变教育观念,以教学课堂为主阵地,变“应试教育”为“素质教育”,在提高学生学习成绩的同时,发展学生核心素养。注重学生人格的发展,创新精神、品德及价值观的培养,使全体学生得到全面发展的目标落到实处。

此外,通过班级科任老师之间的例会,可以充分调动科任老师积极参与所授课班的班级管理。平时,我们总能听到一些科任老师埋怨某班班风班纪较差,认为是班主任疏于管理,而班主任却觉得班上各方面都不错啊!对科任老师的反映半信半疑。事实上,有时一个班里发生了违纪事件,班主任不一定知情,关键的一点是老师们都忙于教学,缺乏对班级情况进行互相交流和沟通,而班主任从学生和班干部处得到的信息又不是很准确,进而影响和制约着班级的常规管理。例会制的实行,为班主任老师与其他科任老师之间密切联系提供了顺畅的通道,它不仅防止了上面所述情形的发生,更使班主任在较短的周期内,能够通过科任老师的反映,准确全面地掌握班级动态,十分有利于班主任老师及时地解决班级中存在的问题。由于借助于例会的形式,加强了班级科任老师之间的交流和沟通,其他老师还可以为班主任当好班级管理的参谋,甚至直接参与管理,这样使每一位科任老师都体现出自己作为一个教育者的主人翁地位,避免了教育管理中那种只有班主任老师对班级实施管理,而其他科任老师只注重教学不注重育人的消极被动局面。

总之,在互联网、信息技术等科技迅猛发展的新时代,手机、网络、游戏机等电子产品严重影响着学生的健康成长。在学生管理难度增加的新高考改革背景下,班级科任老师间实行“例会制”,可以充分发挥班级科任老师的团队作用,对加强学生管理,做好班级的教育教学工作,提高学校教育教学管理水平,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猜你喜欢

科任班级班主任
如何做好一个班主任
班级“四小怪”
班级英雄
如何构建和谐班级
夸夸我的班主任
秉持五个“一” 形成教育合力
班主任
科任教师要参与中学班级管理
五年制高职校班主任与科任教师合作育人的现状调查与分析
高中班主任的自我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