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三地理复习中教学内容的整合策略研究

2018-10-29蔡海英

新课程(下) 2018年8期
关键词:答题高三知识点

蔡海英

(建阳麻沙中学,福建 南平)

地理是一门逻辑性与系统性极强的学科,同时也是一门应用广泛、内容丰富的专业,高三是高中物理教学的复习阶段,通过复习,可以检查学生在过往学习过程中存在的不足之处,了解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情况和掌握情况,通过对知识点的梳理来达到“温故而知新”的目的,最终让学生更好地掌握高中地理课程,牢记地理知识点,为高考起到帮助作用。高中地理的内容丰富,通过教学过程中有效整合能够让丰富的内容更加的简洁,方便学生掌握,通过这种优化和整合不仅可以大大提升高三地理复习教学工作的效率,更能够让学生在思维中形成一种科学的知识结构,最终起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因此,笔者将在本文中思考高三地理复习中教学内容的整合策略。

一、内容整合

高中地理中包含了多种地理知识,当前的教材将高中的地理知识进行了排序,结合了学生的学习进度和对知识的掌握情况让学生分层次掌握地理知识,这种排序方法对学生新知识的学习有着积极的意义,但是从实际上看,结合复习的角度,教材中对知识点的排序方法却并不适用于地理复习,因此,在复习的过程中,我们可以按照逻辑关系来对教材的内容进行整合,将分散的知识点变得系统化,这样不仅节省教学时间还完善了学生的知识结构,提高了复习的效率。具体可以通过两种方法来进行:

第一,按照专题整合。例如工业生产专业,在高中地理教材中,关于工业生产的知识点较多,主要分布于高中地理教材《必修2》的第四章和《必修3》的第四章和第五章中,如果按照教材步骤复习则显得不够系统,所以可以按照这种专题的形式来对内容进行组合,将《工业地域形成及发展》《产业转移》《区域工业化和城市化》等课程进行重组,更加方便学生的掌握。

第二,按照知识点整合。如“河流”知识点是高考的频考点,其中水文特征和水系特征两点最为关键,所以可以将这些内容归纳为一个知识点进行复习,例如在同一复习课上共同总结河流的水文特征和水系特征知识点,更加方便学生的记忆。

二、要点概括

地理的很多知识点都较为抽象,难以让学生更好地了解,尤其是在复习的过程中,各类知识点和内容聚集在一起,学生更难形成系统的地理知识结构,所以,可以通过要点概括的形式来记忆,通过要点概括,可以将抽象的知识进行梳理,让复杂的内容简单化,从而提升学生的复习效率。

第一,图像概括。图像概括可以让抽象的知识更加形象,进而降低学生的了解难度和记忆难度,例如昼夜长短的季节变化规律就是一项较为抽象的知识点,单凭文字很难记忆,所以可以采用图像的形式进行概括,如图:

图:北半球白昼长短季节变化

通过这种图像的形式能够让抽象的知识变得形象,加深学生的记忆。

第二,文字概括。很多的知识点较为复杂,但是可以利用概括的方法来总结出知识点的核心,例如“高高低低”,就是等温线的凸出方向与气温高低的关系,“堵”和“疏”可以概括洪涝灾害的防治对策等。

三、答题规律

高三地理复习是要为高考做准备,因此,高三地理复习的最终效果是要体现在答题上的,不同的知识点有着不同的答题技巧,因此,也可以对这些答题技巧进行归纳,从而整合答题规律,起到更好的复习效果。在高考中,物理问题主要分为两种:行动问题和特征问题。

首先是行动问题。行动问题是要检查学生对地理知识的理解情况和运用情况,例如某年高考地理试卷中“说明早年卤虫产业规模小的原因”,这种行动问题的答题要求主要是要“有理有据”,通过地理知识来分析并说明问题的原因,对问题答案进行解释和阐述。

其次是特征问题。特征问题是要检查学生对地理知识的掌握情况,如“某地区地理位置特征”,这种问题需要运用到多个物理知识点,如地理的区域位置,海陆位置、维度位置,甚至还包含了气候、水汽、环境等。再例如“某居民点的空间分布特征”,就需要从空间位置、人口数量、人口密度等角度来共同分析。

通过这些对答题规律的整合,可以让学生在实际高考的过程中快速明确答题思路,掌握答题方法,理解问题的主旨,从而取得更好的成绩。

总而言之,高三地理复习是高中地理教学成果的一次回顾,是对学生高中地理学习的一次深化,因此,要善于发现方法,结合地理教学的实际内容,对内容进行整合,让复习中的地理知识更加系统和简洁,从而起到更好的复习效果。

猜你喜欢

答题高三知识点
邀你来答题
邀你来答题
邀你来答题
一张图知识点
一张图知识点
第四页 知识点 歼轰-7A
邀你来答题
高三·共鸣篇
高三后期如何做到有效复习
关于G20 的知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