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物理学史融入高中物理课堂教学的实践

2018-02-24李小雯

新课程(下) 2018年8期
关键词:物理学定律高中物理

李小雯

(福建省南安第一中学,福建 南安)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现代教育不仅要传授给学生基础知识和简单技能,更多的关注点在于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让其成为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型人才。作为以学术研究为基础的高中物理,将物理学史与物理课堂相融合,使其成为一体化教学手段,能够让学生在学习物理知识时清楚地认识到物理与社会发展的关系,培养学生良好的学科技术与素养,提高物理教学质量。

一、物理学史融入物理课堂的必要性

物理学在人类的发展史上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它不断地引领人们深入大自然,为人类探索宇宙的奥秘指引了方向。随着物理学的不断发展,在物理学家及研究者孜孜不倦的探究拓展下,物理学逐渐形成了一定的结构,并不断进步、完善。物理学史也就是前辈在原有的物理知识中,在持续不断的探究中,及时补充人类对于物理的认知。传统的物理课堂多是教师照本宣科,学生对复杂的物理不感兴趣,被动地接受物理知识,无法满足心理需求,教学效果不明显。因此,了解物理学史,将物理学史有效融入物理课堂教学中,这是时代的进步和发展的需求,也是现代化教育的综合体现形式。

二、将物理学史融入高中物理课堂的有效方法

1.提高教师专业知识水平,认识物理学史的重要性

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大多数学校依然以考试成绩作为最终教学目标,过度关注成绩,这也造成了教师不断地研究考试要考的知识内容,教学内容也以考试为依据,物理教师无法认识到物理学史的重要性,不会去学习研究物理学史,更遑论将物理学史融入课堂教学当中了。物理学史是物理知识形成与发展的重要历史,它包含了现有物理知识的形成与发展,详细介绍了物理学知识的探究过程,这对帮助学生理解物理知识结构,形成物理学体系有重要的作用。因此,物理教师要多学习物理学史,将物理学史融入相关知识的讲解中,借助丰富有趣、充满探究性的物理学历史故事,提高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降低物理学习难度。

例如,在教学人教版高中一年级物理“自由落体运动”时,如果教师对物理学史较为精通,那么就可以在教学中穿插物理学史的内容:亚里士多德是古希腊人,古代先哲,是一位百科全书式的科学家,它提出“物体下落速度和重量成正比”的学说,这一观点曾经统治了西方学术界近2000年;后来伽利略在比萨斜塔上的“两个铁球同时落地”的实验推翻了亚里士多德的学说,关于物理落体运动有了更加科学的说法———自由落体定律随之产生;这一定律似乎不太准确,不同重量的物体只有在真空条件下才可能同时落地,后来美国宇航员大卫·斯科特登月后,尝试将羽毛和铁榔头同时扔下,它们同时落地,这也证明了自由落体定律的准确性。如果教师在课堂上将自由落体定律的形成探究史融入物理课堂教学中,那么,学生的理解会更加深刻,对历史的了解也会更多。

2.借助现代教学辅助工具,拓展物理学史的影响

当前,借助现代教学辅助工具来进行教学非常普遍,教师可以借助多种多样的场景,借助现代科技化教学工具提高学生的自身素质,也可以利用视频、图片等帮助学生发散思维,让学生在学习物理知识的同时,接触更宽广的物理学知识的发展历程,进而做出自己的思考与探究。例如,在教学“万有引力定律”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为学生播放这一定律的形成过程,让学生兴致勃勃地学习物理,同时,还可以为学生播放风云二号卫星升空的影视片段,提升物理课程趣味性的同时,还能够引导学生多方位思考,帮助学生形成物理学历史观,让其进行全面思考:万有引力定律与卫星发射有什么关系?万有引力定律与什么因素有关?利用万有引力定律可以解决现实生活中的哪些问题?增强学生学习知识、探究知识、利用知识的能力。

借助现代教学辅助工具在物理课堂教学中融入物理学史,其主要目的是让学生充分认识到物理学的发展过程,让学生对所学的物理知识有更加深刻的了解,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并且,通过多媒体让乏味、生涩的物理知识更加形象、系统,提升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认识程度,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主动学习,还能够提升学生的自主探究意识,帮助学生发散思维。

将物理学史有效融入高中物理课堂教学中,可以帮助学生清晰地认识物理学理论的发展,明白科学理论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随着时代的更新,人类的认知层面会逐渐加深、逐渐完善、更加科学,这对学生形成“事物是发展的”观点具有重要作用,也有利于学生形成发展观。总之,物理学史融入物理课堂教学后所产生的价值是无法估计的,尤其是对现在的新课改教育来讲,此举非常重要。

猜你喜欢

物理学定律高中物理
点击物理学中的质量
学好高中物理必须做好的四件事
美食物理学
多一盎司定律和多一圈定律
倒霉定律
物理学中的“瞬时美”
物理学中的“瞬时美”
定积分在几何、物理学中的简单应用
高中物理传送带模型简析
高中物理实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