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语文写作教学探讨

2018-02-24赵经纬

新课程(下) 2018年8期
关键词:侧重于高中生高中语文

赵经纬

(河北省石家庄二中实验学校,河北 石家庄)

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写作是一个复杂的创造性的脑力劳动过程,是精神产品的独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社会在进步,社会的发展需要创新,而写作教学的创新有利于高中语文教学的成效。而且在高考语文试题中,写作是一个分值比较大的题目,可以说高考语文的成败,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作文成绩的高低,因而写作变成一件让很多考生都头疼的事情。作为一名高中语文教师,如何提升写作教学的有效性,并提升学生的写作水平,成为我们必须要解决的问题。

一、引导学生增加课外阅读,积累写作知识

阅读和写作密切相关,如果把语文科目比作一个人的话,那么阅读和写作就像这个人的左手和右手,看似相互独立,实则只有相互配合,才能奏出最和谐的乐章。阅读是写作的基础,是写作的动力和源泉。学生的遣词造句能力、谋篇布局能力、写作素材,都需要通过阅读来加以丰富和拓展。因此,高中语文教师要采取多种措施在课内外阅读中巧妙引导学生多积累,多学习,为写作提供素材和方法指导。

首先,引导学生通过阅读学习写作立意。学生阅读的文章多了,就会发现,一些文章中的主要内容也是我们生活中很平凡的小事,可是我们自己从来没有想过要把这些平凡的小事运用文字记录下来。而且即使学生想到要把一些平凡的小事记录下来,但是写作出来的文章却也总是平淡无奇。因此在引导高中生阅读时,教师要引导学生加强对文章内容的阅读理解,使学生从中吸取思想的精华,激发他们的写作欲望,学习课文的立意,并积累运用到自己的写作实践中。

其次,引导学生通过阅读积累语言知识。一篇好的文章,不仅构思新颖,还要语言优美流畅。也就是说,写作过程中,学生不仅要学习如何立意,更要学习如何遣词造句,而阅读就是最好的途径之一。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在课外阅读中不断地积累优美词句与篇章,并引导学生尝试着应用在自己的写作中,从而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

二、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建立多种作文评价标准

评判一篇作文的优劣,要以文章的题意、内容、结构、语言、文体为重点,全面衡量,综合考虑。如要求高中生写一篇“感恩父亲节”的文章,有的学生侧重于从父亲工作的艰辛,从父亲对家庭的贡献来展开写作;有的学生侧重于从父亲对自己的关爱来展开写作;有的学生侧重于描写父亲的语言,有的学生侧重于描写父亲的神态,有的学生侧重于描写父亲的动作,等等。学生写作出的文章肯定各具特色,教师要以发展的眼光对学生的文章进行评价,教师要建立多元化的评价标准,充分地肯定每一个学生的创作,并指导他们在原有基础上有所提升。如,当学生写作出的文章是以描写父亲工作的艰辛为主时,学生只要表达出了真情实感,详细地描写了父亲的工作是如何艰辛,自己从父亲努力工作的过程中汲取到了什么样的力量,在语言的运用上再贴切一些,那么这就是一篇很好的文章。当学生写好文章,在征得学生的同意之后,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课件将文章呈现在班级学生面前,引导班级学生进行集体评价。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将文章呈现给他们的父母,让学生的父母对文章做出评价。评价主体多元化了,评价内容多元化了,那么文章才能得到最客观的评价,学生也才能从根本上提升写作能力。

三、引导学生加强写作练习,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

高中生写作过程中,一定的练习是必不可少的,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多种方式来进行写作练习。

首先,结合教材内容,进行写作小练笔。例如教学《故都的秋》,这篇课文紧扣“清”“静”“悲凉”来描写故都的秋。当学生阅读完这篇略带忧郁色彩的散文之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描述一下他们眼中的秋天。虽然学生之前肯定也写过很多篇关于秋天的文章,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感悟能力肯定也是不一样的,他们笔下的秋肯定也会发生变化,因此学生要尝试着用全新的视角来展开对秋天的描写。

其次,教师可以引导高中生结合新闻时事来进行文章的创作。现代社会是信息社会,足不出户便知天下事已经不再是一个传说,每天都会有各种各样的信息呈现在我们面前,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结合新闻时事来进行文章的创作。如雷海为获得第三季诗词总冠军的新闻,学生有何感想,从中受到了怎样的启发,等等。

总而言之,高中语文作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提升学生运用语言文字表达自身情感、观点和看法的能力,要引导学生进行一定的写作积累,要引导学生加强写作练习,并运用多元化的评价标准,切实提升学生的写作水平。

猜你喜欢

侧重于高中生高中语文
《发明与创新》(高中生)征稿啦
谈高中语文如何在“新”中求效
谈高中语文阅读理解课程的建构
妈妈是一座山
文学的两股劲儿
高中生应如何适应高中数学的学习
高中生是否应该熬夜学习?
空巢青年
关于高中语文修辞教学的一些看法
如何在高中语文教学中进行德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