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遵循认知规律,提升核心素养

2018-02-23辛丽娟

启迪与智慧·教育版 2018年11期
关键词:初中语文核心素养策略

辛丽娟

【摘   要】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关注学生终身发展,培养学生的合作、创新的能力,提升学生的个人修养,让他们学会关爱他人,关爱社会。本文主要分析了核心素养下语文教学存在的问题,以及基于核心素养的语文教学策略。

【关键词】  初中语文;核心素养;策略

核心素养是学生应具备适应社会发展和终身发展所必需的能力与品格,既有个人的自主发展、合作交流、创新实践,也包括个人修养、社会关爱、家国情怀等内容。语文核心素养具有基础性,语言是思维的外壳,也是我们的思维方式,语文学科也是其他学科的基础;语 文学科具有动态性,它是在日常生活、学习、实践中慢慢培养起来的,是学生丰富知识、提升能力的过程,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是一个循序渐进、不断深化的过程;语 文学科具有终身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形成语言知识、鉴赏能力,对未来生活产生持续的影响。

一、核心素养下语文教学存在的问题

1.囿于文本教学。教师局限于文本教学,将学习内容“肢解”成细碎、零散的内容,忽视了学生的整体感悟,忽视了知识宽度拓展,忽视了价值观的指引。无论是思维的延展、精神的熏陶、审美的品位都是核心素养的重要体现,但如果将语文教学限定于文本,只为迎合考试,功利化的心态不利于学生良好阅读习惯的养成。

2.教学目标泛化。教学目标过于宽泛而缺失深度,往往令学生无所适从。目标设计过多,设计分散,最终每个目标达成的只是皮毛。教师如果忽视了文本解读的深度,将时间花在文本之外的解读上,忽视了文本的习得,导致阅读教学的低效。

3.忽视能力培养。教师没有给学生留有思考与想象的空间,忽视了学生自主学习习惯的培养,重言说轻倾听,重做题轻阅读,重写作轻修改,过多的注重过程的“迅速”,而忽视了学习的内容。

4.缺乏有效迁移。学习迁移是获取知识后对新知的构建,学生只有形成迁移能力后,才能从作品中迁移写作手法,形成自己的独特情感体验。部分教师提供举一反三,试图以一种知识的习得迁移到多种知识之中。

二、基于核心素养的语文教学策略

1.整合教学内容。语文教师在课改实践中,普遍存在着困惑,他们虽然认识到培育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性,为学生的社会生活做良好的铺垫,但仍会不自觉地“教”课文,将文本内容变得零散,不利于学生对文本的感悟。教师要树立开放的教学理念,打破固定的单元区间,对主题、文体进行组合,可以将不同单元的选文进行整合、对比阅读。教师还可以将语文学科与历史、政治等学科结合起来,拓展学生的视野,提升学生的思维水平。

教师要将当代文化融入到语文教学之中,让学生认识各种文化现象,能掌握参与当代文化的方法,能自觉抵制落后、庸俗的文化,树立文化自信。学生根据兴趣爱好组建学习共同体,通过调查、走访、阅读当代文化,促进对当代文化现象的理解。学生瞄准文化热点,能准确把握当前文化生活的热点,让学生分析辨别;要善于从网络资源、图书馆中收集、整理资料,能去粗取精,辩证地吸收。

2.运用教学策略。一是开放性。教师要打破教材、课堂的限制,构建开放的教学环境,释放学生的学习潜能,培养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教师要加强知识的迁移运用,为学生营造真实的情境,模拟生活中的各种问题,引领学生运用语文知识解决现实中的问题。教师要借助于“互联网+”语文对课堂进行整合,丰富教学手段,打造智慧课堂,提升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品质。教师要灵活运用讨论、合作、调查、实验等学习方法,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如在《皇帝的新装》一课教学中,教者让学生扮演皇帝、大臣、群众、小孩,体会他们的内心、行为,揣摩人物的心理活动;让学生组织讨论,文中谁是骗人者?谁是受骗者?为什么受骗;进行情境教学法,让学生进行创造性想象,编写剧本,并让学生进行编排、表演,让学生结合主题、人物进行点评。二是个性化。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兴趣、动机、需求,因生施教,因势利导,将学生带入作家的情感世界,体会文本的父子情、母子情、主仆情,学生获得精神的感悟。对同一篇选文学生的回答往往是不同的,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化结论,并用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格观对他们加以引导,培养学生良好的品质素养。三是生成性。教师要强调师生的互动生成,让学生在自主构建中生成新的问题、新的内容、新的方法。教师不拘泥于既有的预设,而应根据学生的需要,灵活调整教学内容,让教学资源得到转化、知识意义得到建构。教学过程具有多变性,教师要灵活调整,因材施教,鼓励学生进行创造性思维,让学生、资源在教学中不断碰撞。

3.开展教学评价。受应试指挥棒的影响,初中语文教学重点强调知识点的构建、习题的训练,以考试的方式对学生进行评价。教学评价应给予学生充分的鼓励,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引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提高他们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教师要通过非正式评价,捕捉学生的反应,发现学生的独特情感,对他们的情绪予以回应,引导他们进行分析、反思,培养他们分析、鉴赏的能力。如在《藤野先生》一课教学中,教者让学生讨论主题思想,学生分别从藤野先生的优秀品质、鲁迅先生的爱国情怀、师生的情谊等不同角度进行讨论。教者从不同角度评价如下:抓住藤野先生的认真严谨,对异国学生的关心爱护,体现了学高师正的高贵品质;鲁迅先生从自身的思想进行剖析,想以医救国,所以艰苦学医;教师的渊博学识与学生的艰苦求索,跨越民族偏见而传播知识火种,师生的情谊永远不能忘却。教师的评价促进了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发展,培养了学生创新思维的习惯。教师通过表现性评价了解学生的思维、情感、价值观,并进行准确的判断,学生也可以调节自己的行为,实现知识的建构,促进自身素养的提升。

总之,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要立足生本,关注学情,遵循认知规律,整合教学内容,拓展知识视野,培植文化自信;教师要运用教学原则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培养学生在复杂情境下的语言实践能力;教师要运用教学评价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培育学生的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许红琴.聚集·延展·转变——例谈提升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策略[J].中小学教师培训,2016.

[2]李藝,钟柏昌.谈“核心素养”[J].教育研究,2015.

[3]李莉.初中语文教学如何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J].新校园,2017.

猜你喜欢

初中语文核心素养策略
基于“教、学、评”一致的初中语文作业一体化实践模式
初中语文片段写作的实践路径
群文阅读与单元教学比较谈——以部编本初中语文教材为例
浅谈初中语文作文教学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
向着“人”的方向迈进
核心素养:语文深度课改的靶向
Passage Fou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