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有效追问,构建高效数学课堂

2018-02-23施沈红

启迪与智慧·教育版 2018年11期
关键词:价值小学问题

施沈红

【摘   要】  问题是课堂语言的生命线,在小学数学课堂的教学过程中,教师的问题可以让学生兴趣倍增,还可以让学生深入其中,教师利用循循善诱的问题让学生步步深入、循序渐进,最终达成问题的解决、知识的建构、能力的提升。因此,教师在教学备课中,必须高度重视问题的有效性、价值性、针对性。最终促使问题的解决。

【关键词】  有效;问题;价值;小学

追问是一种提问技巧,是教师根据学生首次回答后,进行的“二度提问”,旨在促进学生思考,走入深度学习的境界,可以说这是一门精湛的教学艺术。教师要根据课堂的生成,不断调整教学设计,紧扣交流的关键点,注重延伸和拓展,将学生的思维引向深远,掌握知识的本质,形成良好的认识结构。在以往的课堂教学中,教师的提问过于形式化、简单化,漠视学生回答的具体内容,提问成了走过场,时间久了,必将阻碍学生的进步和发展。因此,教师应注意扭转这一局面,在课堂中耐心倾听学生的发言,灵活地进行追问,引发数学思考,荡涤学生的思维,让学生的学习更有深度、广度和厚度,实现可持续发展。

一、在困惑处追问,掌握本质

学生由于生活经验和认知能力的局限,经常会被知识的表面现象所迷惑,不能透彻地理解和掌握所学知识,形成思维上的困惑。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关注学生的认知起点,从学生的困惑点出发,进行有效追问,启迪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展开深入思考,追根溯源,掌握知识的实质,提升学生的数学综合能力,提升课堂教学效果。

在教学圆锥的体积计算公式时,为了深化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教师为学生准备了很多圆柱体和圆锥体容器,将学生们带出教室,走向学校的沙坑。然后借助手中的容器,探索圆柱体和圆锥体体积之间的关系。学生们热情高涨,有的学生将圆柱体里面裝满沙子,然后往圆锥体容器里面倒,看可以倒几次,那么圆柱体的体积就是圆锥体积的几倍。也有学生将圆锥体里面装满沙子,向圆柱体容器里面倒,看需要几次倒满,说明圆锥体体积就是圆柱体体积的几分之一。很快学生们便有了结果:

生1:圆锥体的体积是圆柱体积的。

生2:圆柱的体积是圆锥体积的两倍多一些。

生3:圆柱的体积是圆锥体积的3倍。

其他同学也开始附和道:“对,圆柱的体积是圆锥体积的3倍。”学生们开始争议起来,陷入了困惑中。教师没有一语道破,而是追问说:“你们用的容器一样吗?”学生们说不一样,教师继续追问:“能为我们展示一下所用的容器吗?”经过展示,学生们发现,只有在等底等高的前提下,圆柱的体积才是圆锥体积的3倍,触及了知识的本质。

二、在错误处追问,辨伪存真

学习是学生主动建构的行为,而错误是学习的必然产物。学生的年龄小,抽象思维能力还难以适应学习发展的需求,在课堂有限的时间内,难以深入地理解和掌握所学知识。在解题的过程中,难免会出现这样或者那样的错误,出现错误并不可怕,关键是面对错误的态度,教师不能不闻不问,而是应该巧妙追问,让学生主动找错、析错、改错,达到辨伪存真、深刻掌握知识的目的。

在教学圆的周长时,教师出示了这样的一道题目:一个半圆的直径是10厘米,它的周长是多少厘米?学生们已经学会了圆的周长计算公式,C=πd或者C=2πr,认为这个题目非常的简单,于是很快有学生举手说:“ 应该用3.14×10÷2=15.7(厘米)。”他的思路很明确,先求出整个圆的周长,然后求出它的一半。显然,学生由于思维定势的影响,形成了错误。教师追问说:“还记得什么叫做周长吗?”学生们说围成平面图形的一周长度之和。教师继续追问:“半圆的周长有哪些部分组成?”在教师的层层追问下,学生们发现还要加上一条直径的长度,得出了正确的结论。

上述案例,在学生出现错误时,教师没有回避,也没有直接指出,而是步步紧逼,进行追问,学生在教师的追问中发现了错误的根源,掌握了知识的本质。

三、在意外处追问,灵动思维

课堂是动态的,也是不断生成的。无论课前,教师进行了多么充分的预设,都无法预估到所有的生成。因为学生是有独立个性的人,他们有自己的思想和思维方式,加之后天生活经验的差异,他们在面对同样的问题,往往会有不同的看法。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不能抱着所谓的标准答案不放,应该从学生的视觉出发,在意外处进行追问,给学生广阔的思维空间,提升他们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在教学圆柱的体积计算公式时,在学生们将圆柱转化成长方体后,教师设置了以下问题:①所拼长方体的体积和原先圆柱的体积怎样?②所拼长方体的底面积和圆柱的底面积有着怎样的关系?它们的高呢?③圆柱的体积计算公式是什么?在问题的引领下,学生们认为圆柱体的体积=底面积×高。正当教师进行归纳、总结时,突然有学生举手说:“老师,我觉得圆柱的体积还有其他的计算方法。”老师和其他学生们都感到非常的意外,但没有置之不理,教师追问说:“什么方法呢?能否和我们分享一下?”那个学生说:“得出底面积×高的结论,是将所拼长方体竖着放的,如果平着放,就应该用圆柱侧面积的一半乘半径。”那个学生边说边比划,其他学生也恍然大悟,向那个学生投去了赞许的目光。

上述案例,教师没有抱着教材不放,当课堂中出现意外生成时,教师没有冷处理,而是睿智追问,让学生大胆表述自己的想法,发散了班级学生的思维,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追问是促进学生深入对话的桥梁,也是促进思考、实现高效学习的有效途径。因此,我们广大的小学数学教师,应做有心人,注重学生的反馈,睿智追问,启发学生深入探究,掌握知识的本质,提升数学能力,最大化课堂教学效益。

猜你喜欢

价值小学问题
一粒米的价值
“给”的价值
体育教学中准备活动的作用与类型研究
生本教育理念下的美术教学研究
注重简约化给数学课堂减负的探讨
基于新课标的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
演员出“问题”,电影怎么办(聊天室)
韩媒称中俄冷对朝鲜“问题”货船
“问题”干部“回炉”再造
小黑羊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