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第一章 对世界日记书的研究

2018-02-23

新作文·小学作文创新教学 2017年7期
关键词:日记小说

一、最早日记简述

(一)中国的日记和日记体小说

专家认为,殷墟出土的甲骨卜辞是我国最原始的日记。西汉“日记牍”为考古发现中最早的日记,而东汉《封禅仪记》开启写日记之风。唐代最被称道的是宪宗时李翱的《来南录》,其日记特征更加清楚。当然,古人日记的内容在不同朝代也会有不同的风格。如北宋人喜欢写“官场日记”,在司马光、王安石的日记中都留下了翔实的政治资料;到了南宋,“旅游日记”“出使日记”更为流行,如陆游写的《入蜀记》、范成大写的《吴船录》,都是中国古代旅游日记中的代表作。

而直接刺激中国日记体小说诞生的,是西方小说的译介。1899年林纾翻译《巴黎茶花女遗事》,让中国作家第—次意识到小说中穿插日记的魅力。1914年,“东方仲马”徐枕亚将《玉梨魂》改为日记体,取名《雪鸿泪史》,成为我国文学史第一部用日记体写作的长篇小说。“五四”时期,《狂人日记》为中国现代白话日记体小说的开山之作,具有典型的“主观抒情”。20世纪30年代以后,此类小说更强调对广阔生活的发掘。

(二)西方日记及日记体小说

欧洲日记写作最早产生于13~14世纪的意大利,威廉-马修在《英语日记编年及作者传略》中,把英语日记的渊源追溯到1442年的第一篇日記。内容多是商人和手工业者的家庭记事。

16世纪,日记写作在全欧洲流行,其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为13-16世纪,主要形式是家庭记事、航海日志以及与地理环境有关的旅行日记。

第二阶段为17-18世纪,旅行日记、航海冒险日记仍是主要形式,在继承早期日记的基础上,对日记者的思想感情和对事物的评价表现出鲜明的“内省”式。到了18世纪,清教徒日记兴盛。18世纪后半叶,出现完全以日记形式所写的小说,如英国小说家塞缪尔·理查逊的《帕米拉》。

第三阶段为18世纪末19世纪初,世俗的私人日记得到长足的发展,日记变成了最便利、最安全的自我表达工具。19世纪末20世纪初,私人日记大量出版,日记小说也出现了第二个高潮。

二、日记与日记书的类型、特点与功能

(一)什么是日记?什么是日记书?

《现代汉语词典》中“日记”解释为:每天所遇到的和所做的事情的记录,有的兼记对这些事情的感受。

大部分英语词典中,日记被界定为:日记者每日对个人生活、观察到的事情及日常事件的记录。特莱沃·费尔德指出:“今天,日记被看作是一种定期写作的、私密的,至少是私人的笔记。……日记使我们看到某种自我发现和自我探索的特征。…一概括地讲,日记是阶段性的、自传的、坦白的,采用第—人称叙述,没有虚构的读者,作者、读者、叙述者和被叙述者相统一。”

日记写多了就成了日记书。有些作家为了使自己的作品获得真实感而运用日记、书信来创作日记体小说。

(二)日记与日记书的类型

1.日记的类型

日记的类型众多,笔者尝试做如下区分。

(1)以作者分:有名人日记、普通人日记;成人日记、学生日记:女生日记、男生日记等。

(2)以内容来分:

①生活日记,包括学校生活、家庭生活、社会生活和个人生活。如《马燕日记》《安妮日记》《清华园日记》《曾国藩日记》。

②工作(或学习)日记,如沈炳恒的《星轺日记》,邵友濂的《邵友濂日记》,美国凯南的《凯南日记》,《数学日记》《学琴日记》。

③战争日记,如《长征日记》《蒋介石日记密档》《史迪威日记》。

(3)以专题分:

①航海日记、旅行日记。如郑观应的《长江日记》,余纯顺的《余纯顺日记》,哥伦布的《航海日记》,郑振铎的《欧行日记》。

②观察日记,包括对人物、景物、器物、动物、植物等的观察,分为写人、记事、状物、描景:可以是片段的观察,也可以是连续的观察。如《养蚕日记》。

③读书日记,如查慎行的《南斋日记》,葛兆光的《且借纸遁》,也包括儿童的阅读摘抄、读后感等。

(4)以功能来分:

记事备忘日记,如郭畀的《郭髯手写日记》;反思日记,是儿童对成长的思考,可以是对某一现象的看法,做错事之后的反省,也包括心情日记、发泄日记等。

(5)以真实度分:

写实日记与想象日记。

2.日记书的类型

日记书有两类:一类是日记集,是真实的日记;另一类是日记体小说,又被称为虚构日记。

(1)日记集

日记书就是日记集,是日记简单的叠加。这类日记是一种自我交流的形式,当初是写作者为了记录自己的日常生活或所思所感,写作者往往面对的只是自己的内心世界。如《马燕日记》《哥伦布航海日记》《清华园日记》《拉贝日记》,所以它给人以真实感和亲切感。

(2)日记体小说

日记体小说是以日记形式作为基本结构的小说类型,在叙述方式上多采用第—人称,以日记主人公所见、所闻、所感的方式叙述事件、展开情节、刻画人物。它完全以日记者本人为中心,以现实生活中的日记为范本。如《爱的教育》《捣蛋鬼日记》《小屁孩日记》等。

(三)日记的特点

1.日记最明显的标志是有明确的日期。

2.日记最大的特点是真情实感。

季羡林在《日记贵在无雕饰》—文中认为:“我写日记,有感即发,文不加点,速度极快,从文字上来看,有时难免有披头散发之感,却有一种真情流贯其中……我爱上了这些粗糙但却自然无雕饰的东西。”《马燕日记》的成功是因为“外国人是出于好心、善心,看到了孩子的一颗真诚的心、一颗纯真的心、一颗求知的心”。

3.日记带有作者的主观色彩。

日记的记录是以自我为中心,所以带有自我的主观色彩。其客观性要审慎考量,真实感、亲切感与真实性之间的关系要认真对待。endprint

(四)日记的功能

1.为研究提供真实的史料。如《长征日记》,萧锋将军“征战笔耕六十载,风范长存感后人”,他在“长征”途中每一次战斗的“日记”,成了红军战斗前线最真实、最具有军事价值的第一手史料,为红军历史、为中国革命史的撰写,填补了空白。

2.助人实现自己的梦想。如《马燕日记》,真实记录了马燕在贫穷生活中不舍求学、读书的梦想。日记出版后,由彼埃尔·阿斯基成立的“阿斯基一马燕基金会”,不仅帮助马燕回到学校,而且还帮助了更多失学的宁夏孩子。

3.让后人知道前辈的行走方式。如《曾国藩日記》。曾国藩天资并不聪慧,却成为“内圣外王”式的人物,方法就是写日记,内容多是生活的白描,然后回忆自己一天的言行,做深刻自省。曾国藩的日记、家书让他的后人知道前辈的行走方式,激励着曾氏家族才人辈出,也让世人从中汲取成长的营养。

4.让叙述者“再活一次”,展示写作功能。如《安妮日记》,“我希望我死后,仍能继续活着。”安妮终能得偿所愿,每个人都能从她的日记中收获自己的人生感想。正如美国作家纳塔莉·戈德堡所著的《再活—次——用写作来调心》中所说:“作家有两条命,作家借着写作再活一次!”虽然安妮在法西斯的集中营悄然死去,但通过日记,安妮永远活在读者的心中。

5.引导完善自己的人格。如青木新门在整理《纳棺夫日记》时,发现“当我回头读这些日记时,才深切地感到,自己是多么认真地活过来的。”日记成为奥斯卡获奖电影《入殓师》的原著,引领更多的人思考“死亡”这一主题。心理学家发现日记蕴含着“自我治疗”的意义。教育工作者认为日记具有教育功能。

6.对儿童写作具引领价值。

(1)降低写作的恐惧感。曾有个笑话:写文章比女人生孩子还要难。虽然是个笑话,但“文章难写”却像一道魔咒。郁达夫说:“日记文学是文学里的一个核心,是正统文学以外的一个宝藏……”“小说家在初期习作的时候,用日记体裁来写的时候,其成功的可能性,比用旁的体裁来写更多一点。”日记,为什么能降低写作恐惧感?因为每个人每天都做很多事,都有可写的东西。

(2)远离假大空。当下,假大空的文字太多了,而长期书写假大空,也让儿童从此讨厌写作。而日记,无论什么话,什么幻想,什么好事、坏事、错事、傻事等全可以自由自在地记叙下来。它能剖析一个人真正的性格,及对事物的认识,真实、真切地让人感觉一个人整体行走的历程,更能对人有一个整体的全面的认识。

(3)为儿童提供写作范例。如《亲爱的汉修先生》由美国作家贝芙莉-克莱瑞著,曾获纽伯瑞儿童文学金奖。这是一本书信日记体小说,是由若干封真诚的信、日记组成的经典童书。在书中,鲍雷伊向作家汉修先生询问一些写作的方法,他开始只是想敷衍完成老师布置的要和作家通信的任务,后来却喜欢上了这种方式,开始向作家倾吐学校的烦恼,倾吐父母离异后的悲伤。而正是在这倾吐中,鲍雷伊完善了自我,也练就了一番好文笔。endprint

猜你喜欢

日记小说
How to read a novel 如何阅读小说
报刊小说选目
倾斜(小说)
学写假期日记
成长日记
里约日记
成长日记
文学小说
成长日记
成长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