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语文课堂教育机智的发挥
2018-02-23张婕
张婕
课堂教学是传授知识、培养能力、提高素质的主要方式,由于每一个学生的行为习惯不尽相同,在教学中的表现千差万别,即便教师课前精心设计,对教学的每一个步骤成竹在胸,也會有临场事件的发生。所谓教育机智,就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意外状况快速作出反应,采用合理恰当的措施解决问题的能力。教育机智是教师教学智慧和教学综合素养的集中体现。
笔者结合多年的教学经验,总结出发挥教育机智的几种技巧。
一、借题发挥,巧妙嫁接
课堂上出现与教学无关的尴尬之事,教师可以借题发挥,巧妙地把尴尬之事化解,回到教学的主线上来。
比如在学习毛泽东诗词《沁园春·长沙》时,教师领着学生通读几遍以后,邀请学生自愿地进行诗词朗诵。由于刚接触毛主席诗词,学生们都很紧张,没人愿意进行诗词朗诵,教师只好点名。被教师点名的学生犹豫了几秒钟,鼓起勇气站了起来,“呼!”他不小心把同桌的杯子碰到了地上。顿时,教室里鸦雀无声,他尴尬地待在原地。看到这样的情况,教师灵机一动:“同学,你是不鸣则已,一鸣惊人啊!让我们用掌声欢迎他上台朗诵。”气氛瞬间就被扭转,他在同学们的掌声和笑容中恢复了情绪,从容地走上了讲台。在上述突发事件中,教师用幽默的言语,让“碰掉杯子”的响声与“一鸣惊人”联系上,借题发挥,恰到好处地使尴尬的局面变得缓和起来,让—起突发事件在风趣幽默的言语中被化解。
二、以静制动。排除干扰
如何让学生散乱的注意力集中起来,不仅仅是强调课堂纪律,还应当运用教育机智,把学生的注意力全面吸引到课堂教学之中。
比如在讲授朱自清的《荷塘月色》时,教师精心准备了一段导入语,他自认为这个导人语肯定会吸引学生。上课的预备铃已经打响,由于上一节是体育课,所以教室里还是乱糟糟、闹哄哄的。一般的教师肯定是大声地批评学生,学生也能够立即安静下来,但是强迫的安静往往比闹哄哄更可怕,导入语就等于是白准备了,学生从内心里也会厌恶这一堂课。而这位教师什么也不说,把一幅表现清华大学荷塘月色的照片挂在黑板上。一分钟的时间,课堂气氛立刻变得安静下来,学生都被那幅画所吸引。就这样,这位教师以静制动,不仅排除了体育课对于语文课堂的影响,还成功地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课本上,也让教师的导入语发挥了应有的作用。
三、避实就虚。巧加点拨
在教学的过程中,学生可能会提出一些古怪的、与教学无关的问题。教师在遇到这些问题的时候,可能不知道如何解释,认真回答吧,解释不清楚;如果敷衍了事,又会打击学生的学习热情。在这种情况下,教师不必急于回答,可以把问题返还给学生,通过巧妙点拨,把这些问题引导到教学的主题上来。
比如在讲述《孔雀东南飞》一文时,学生突然提出一个与课文主旨毫无关系的问题,“左手持刀尺,右手执绫罗”,刘兰芝的动作和其他一般人不一样,她是不是也左撇子啊?当时我的第一印象是觉得无理取闹,但是转头一想,应当机智地解决这个问题。当时我的处理方式是顺着学生说,文章中为什么把她写成左撇子啊?只是作者的画蛇添足?肯定没有那么简单。我们应当从修辞手法的角度去考虑。这时候有学生大声喊出“互文”,然后我顺着学生的说,这句话通过互文的手法写刘兰芝为自己做嫁衣的场景,这是作者的点睛之笔,从而引出文章主旨:塑造了焦刘夫妇心心相印、坚贞不屈的形象,也把焦母的顽固和刘兄的蛮横刻画得入木三分。篇尾构思了刘兰芝和焦仲卿死后双双化为鸳鸯的神话,寄托了人民群众追求恋爱自由和幸福生活的强烈愿望。
当我们遇到突如其来的无关问题,不要惊慌失措,应该保持冷静的头脑,先认真地分析一下,顺着学生的思路去考虑,从而避实就虚,巧加点拨。
四、前后联系。借机解围
课堂提问是检验学生学习效果的有效方法,但是有的学生知识储备不足,心理素质略差,回答问题的时候支支吾吾,有时答非所问,甚至离奇古怪,乱说一通。这个状况下,应当顾及学生的自尊心,巧妙地引导学生前后联系,寻找出正确的答案,让学生回答得更加准确、从容。面对学生回答中的不足之处,教师不能一味地否定或者训斥,而应当及时地解围,保持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五、实事求是。以诚动人
有时候,教师在课堂中的穿着、表现“露丑”,成为学生谈论的“笑话”。有经验的教师往往会一笑而过,善于自嘲的教师更能让自己摆脱尴尬的局面,并收获学生的理解。一部分学生自己的知识面、视野宽广,有时候会提出一些教师不太懂的问题,有的教师会回避这个问题,或者不理会这个问题,这样往往会导致学生对于教师的质疑,从而让学生轻视这位教师。不妨以愉快的心态与学生进行交流,客观地告诉学生:“我不太了解这个问题,等查完资料后再回答你。”这既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的真诚,还能增进师生之间的关系,从而更高效地进行语文教学。
实事求是,以诚动人,即使教师遇到尴尬的事情,也会被学生们所理解。教育机智的本质就是以诚动人,真诚的人会带给学生不一样的感觉,让学生能够从内心中赞美这个教师,教育机智的内涵正在于此,真诚待人。
由于语文是育人育心的人文学科,在教学的过程中难免触动学生的心灵,激发学生的惊人之举、奇妙之言,所以具有不可控制性。因此,教师要学会随机应变,发挥教育机智,创造最佳的教学氛围。从某种程度上说,教育机智是检验一名教师是否成熟的标志,是实现语文高效教学的关键所在。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