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巧用自我思维写新文

2018-02-23张红宇

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 2017年11期
关键词:表演艺术家改动权威

张红宇

“自我思维”是以“我”为中心,一切都等同于有生命的“我”,把整个世界都作为有生命的和有情感的对象来加以对待的思维方式。运用自我思维作文,就是以第一人称“我”为文章的视角来看世界、说感受,从而带领读者进入新天地,获得新发现,得到新体验。笔者梳理了如下几种行之有效的技巧:

一、以“物”为“我”

即文章中的“我”是动物、植物或物品,以“物”的视角来描写人物、叙述事件、评判事件行为。

“我”是文章的主人公。如2013年辽宁卷高考满分作文《我是一粒沙》,作者站在沙子的立场来思考人生,从而发现了平凡人生的美妙。开始“我”认为自己投胎为一粒沙是命不好,只想生命轮回时做一粒珍珠;后来“我”与其他沙子一起被铺成了一条宽广的水泥路,受到老人的夸赞,“我心里比吃了蜜还甜,我甚至能感受到在我身上一蹦一跳的孩子的欢乐”。文章通过沙子的视角观察周围的人和事,在故事里寄托了自己对材料的理解:沙子也能得到承认和尊重,做珍珠倒有被埋没的可能。沙子讲述自己的传奇故事,既给读者带来新鲜感,又给人以哲理的启迪。

“我”是故事的见证者。2008年江苏高考满分作文《好奇心》中的“我”是当年武则天立下的那块无字碑,文章以“我”的视角对武则天溺女、弑子、摄夫、宠张、垂帘、称帝、改元等一生的大事件作透视,好奇“为什么你的背后,有这么多不为人知的无奈、痛楚、辛酸……”并且以历史的大视野,将目光投向时光的坐标:“主人立下我,是怕承受更多人的唾骂,所以给自己留下一个书写罪状的平台,还是你觉得中华上下几千年的历史都承载不了你的辉煌?”“为什么我的主人只有万世的骂名?”文章以“我”(无字碑)的视角来探索武则天,所以能深入幽微,叩人心弦,捕捉到历史的心跳。

这种写法的要领是:物要兼具人性与物性。所谓“物性”,就是物要保持其原有的形貌和习性,如鸢飞鱼跃、鹰击长空、虎啸山林。所谓“人性”,就是该物具有人的七情六欲,有人的动作、情态与心理。物性与人性要融为一体。

二、以“他人”为“我”

即把古今中外的名人化为“我”,让这些名人用“我”的口吻讲述自己的故事,诠释主题。

如2002年江苏高考作文有一篇佳作《(小重山)后的选择》,文章以岳飞的第一人称视角展开描述:

营外的梆子敲了三下:三更天。我却丝毫没有睡意。面前的几案上,一端放着直捣黄龙的作战地图,一端却是传令退兵的十二道金牌。火盆里的炭火只剩下零星几点,一阵风裹着雪花冲进营帐来,火熄了,夜更冷。砚中的墨冻了磨,磨了又冻。我该如何选择?

“我该如何选择”紧扣命题材料“心灵的选择”,开篇切题。接着,作者描写了雪花飘飞的自然环境,渲染了战前激越悲凉的气氛,把岳飞还原到特定的历史情境之中。

这种写法的要领是:

(1)横断切入:只截取人物的一个面来写、事件的某一小段来写。通过小切口事件去表现主题,但求重点突破,不求面面俱到。如一篇佳作《挑战》,截取2012年伦敦奥运会110米栏决赛前的刘翔的心理活动来写,以横断面的形式展开,在短短的十几秒的准备时间内,细腻地把握住了主人公的心理,非常好地诠释了“挑战”这一主题:风向,罗伯斯,奥利弗,伤退梦魇,这些都既是“我”的对手,又不是“我”最大的对手,“我”要挑战他(它)们,更要挑战自己。

(2)品评人物:作者必须对所要撰写的事物、人物烂熟于心。在人类文明史上,许多做出杰出贡献的人,他们的一言一行,往往于平常中见出超常的气质,令人仰慕不已。同学们可以精选一两个人物,读他们的传记,进行思辨式阅读。阅读他们的人生历程,不仅要对其生平、思想、成就了如指掌,还要体味他们经历的困顿与忧患,品评他们的精神。

三、以“概念”为“我”

2014年安徽高考作文题目是:“一位表演艺术家和一位剧作家就演员改动剧本台词一事,发表了不同的意见。表演艺术家说:演员是在演戏,不是念剧本,可以根据表演的需要改动台词。剧作家说:剧本是一剧之本,体现了作者的艺术追求;如果演员随意改动台词,就可能违背创作的原意。”这个材料显然比較适合写议论文,因为材料中的表演艺术家和剧作家就演员改动剧本台词一事,已经发表了不同意见,命题者的意图就是让考生发表一下自己的看法和意见。一篇难能可贵的考场佳作《权威和平民的对话》另辟蹊径,用拟人化的手法,塑造了“权威”和“平民”的形象,巧妙地对应了作文材料中的“编剧”和“表演艺术家”两个角色。

在文中,“权威”也有错误的情况,“要尊重事实”,这样的中心论点满眼皆是。这篇文章中“权威”化身为“我”,文章通过“权威”和“平民”的对话,道出了“权威”也有错误的情况,借以表现“错的就得改”的主题,形象生动,深入浅出。

这种写法的要领是:要点出概念或所讲的道理,不能让所讲的道理淹没在形象的叙述之中。如文章开篇就说:“我叫权威,是一位不苟言笑的长者”,“我”画青竹图但画中败竹多了,不符合现实,恰恰证明了“权威也有错误”的观点。只要明确自己想表达的主题思想,其他的问题都会水到渠成。

以“我”为视角,不仅使文章真实质朴、亲切自然、富有感染力,很容易拉近作者和阅卷老师的距离,更为重要的是,以“我”为视角,可使文章独具特色。“我”的人生经历有别于常人,“我”的生活状态有别于别人,“我”的感受自然也迥异于一般人。即便是每天“三点一线”的生活,也会因“我”的体验与感悟而显示独特性,“我”的视角,带来文章思想内容的独特性,也更容易带来深刻性。endprint

猜你喜欢

表演艺术家改动权威
忆花鼓戏表演艺术家何冬保先生
鸵鸟
咪咪(节选)
从表演艺术家牛桂英看晋剧
化妆品市场信息权威发布
化妆品市场信息权威发布
名人读《意林》
再说谦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