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颠覆阅读教学策略研究
2018-02-23章甫友
章甫友
2017年高考已落下帷幕,但舆论中的高考话题并未退热。日前,浙江高考语文题中,—篇现代文阅读持续引发网友热议,该文作者一句“标准答案没出来,我怎么知道我想表达什么”,更被媒体称为“高考阅读打败原作者”。
作品的最高解释权归谁?
“作家固然‘生产了作品,但当作品成文后,字里行间呈现了作者的潜意识,作者本人未必了解;也有的文本,呈现的内容和作家想表达的并不完全一致。”上海师范大学中文系詹丹教授作这样的解释,还反诘了一句,如果只有文章作者才有对作品的最高解释权,那么文艺评论还能干什么?
颠覆阅读就是根据不同的阅读文本,采用不同阅读方法的科学阅读。
颠覆阅读的颠覆之一,是将作品的最终解释权归还给作品本身,从而建立起“中学生与读物、与作者、与社会、与老师、与自我”的思维空间。
一部成功的作品特别是文学经典,是多方面因素的结晶,是一种“集体”成果。回到文本中心,但中心并非一切,中心更非排他,所有其他因素,作家、读者、背景都是解读文本不可或缺的,但作品是中心。陈思和说过一个很好的比喻。他说,作品就像夜空中一颗颗璀璨的星星,文学史就像那神秘的太空;我们研究文学史,就好比遨游在太空中,呼吸那神秘的气息;然而没有了那些璀璨的星星,这夜空将会是什么样?我们不能不把主要的注意力投向那一颗颗美丽的明星上。这就是作品中心说。没有了作品,文学的世界就不复存在,作家的地位就无从谈起,读者的接受也无从产生。
颠覆阅读的颠覆之二,就是尊重学生的年龄及与文化层次的差异,有层次有发展地解读文本。
比方《西游记》、冰心、巴金的作品更适合低年级学生阅读,《三国演义》、司马迁、鲁迅的作品更适合高年级学生阅读;记叙文有简单与复杂之分,议论文有言之成理与透辟深刻、立论与驳论之别,教学就应当体现这样的能力差异;文言文按内容选编比按时代选编可能更符合阅读由浅入深的认知规律;诗歌鉴赏先借助选择题对作者、背景及主要内容作搭桥式提示,再让学生对意象、意境、情感和表现手法进行赏析,似乎更容易学习。
颠覆阅读的颠覆之三,就是充分尊重文本、讲究合理的阅读方法和路径。
阅读在很大程度上,就是根据一定的指令性语言即阅读与解答的依据,把文本语言即我们应该准确理解和深入体悟的欣赏目标转换为答题语言,所转换成的语言有时候是直接取自阅读文本,有时是应试者根据命题者的指令,感知文本语言所表达的信息,然后或对语言进行加工重组,或用我们自己的语言准确表达。
根据阅读的不同要求和难度,我们可以归纳出以下转换技巧:
转换技巧之一:锁定目标筛选。
有的题干明确告诉了我们应根据某段或者是某句话去答题,解题时就该围绕那个“中心点”。锁定目标段和目标句之后,“筛选信息”。
转换技巧之二:抽象与具体转换。
试题题干的“问”和需要我们作出的“答”之间是一种抽象与具体的转换关系。或是题干具体、答案要求抽象概括,或是题干抽象概括、答案要求具体明确。
转换技巧之三:含蓄变直白。
从美学的角度讲,“直”了无趣,“露”了无味,“透”了无美。古人云“言之无文,行而不远”。因此作者必然要从审美角度构思和写作,避免枯燥干巴,使文章具有文采,避免所谓“直露透”,这样就必须运用具体的语言、抽象的语言和含蓄的语言。具体的语言一般是叙述性语言、描写性语言和说明性语言,以达到说情表意的目的;抽象的语言大多数是概括性的语言,包括一些抽象的词语;含蓄的语言多是运用比喻、双关、讳饰、象征等多种修辞方法的语言。一般说来,含蓄的语言往往言在此而意在彼,话外有话,言外有意……正因为语言的多样性,文章也就绚烂多姿。
转换技巧之四:原因与结果转换。
现代文阅读在试题题干设置上的一条规律就是:题干给出的是事情的结果,而要求我们回答的是导致这一結果的原因;或是题干给出的是具体原因,而要求我们根据文章内容推导出事情的必然结果。那么,这类试题的“问”与“答”之间其实就是“因”与“果”之间的相互转换。我们看到这类试题时,一定要认真揣摩题干的内容,明确题干的“问”与我们所需的“答”之间所存在的内在关系,以确定我们解答的方向和具体内容。
转换技巧之五:总说与分说的转换。
现代文阅读在试题题干设置上的第三条规律,是题干和解答之间存在着一种总说与分说的关系,有可能题于是总说,解答时需要我们分举;也有可能题干是具体的,而要我们加以概括说明。因此,在解题时同样要认真揣摩题干的内容,明确题干的“问”与我们所需的“答”之间所存在的内在转换关系。
颠覆阅读颠覆之四,鼓励切合时代而又尊重文本的合理且不乏创造、有个性的解读。
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有一联“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作者用“千帆”和“万木”比喻在他贬谪之后那些仕途得意的新贵们,语含感叹身世的愤激之意。
可连他自己都没想到这两句借用自然景物变化的诗句却蕴含着深刻的哲理:旧事物必将消逝,新事物必将发展起来,社会在前进,前景无限美好。这是错出来的美丽,或者说是我们尊重文本所做的创造性的解读。
紧扣材料的深入发掘,严肃思考,可能使我们能探寻到许多有价值的发现。
个性化解读应把体现时代性、社会性、生活性、人文性和哲理性作为终极目标予以高度重视。要倡导学生用心观察,把握时代的脉搏,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侧面去解读,读出新颖别致,品出时代芳香。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