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传记文学谈“人格”
2018-02-23
高中语文选修教材中有一本 《中外传记文学作品选读》,这本书选取了诸多中外名人的他传或自传。选修这一教材的目标之一便是学习传主的精神品格,笔者在向学生阐明这一教学目标时说到了“人格魅力”,课堂上就有学生问我:老师,什么叫“人格”?我这样回答了这个学生:我不能给“人格”下一个恰切的定义,但我可以通过一篇文章的学习让你体会领略“人格”。于是笔者顺势选取了教材中冯至的《万方多难中成就的诗圣——杜甫》契入教学。
在学生们着重阅读了“长安十年”章节后,我设计了这样几个问题:第一,杜甫来长安的主要目的是什么?学生很快便做出各种回答:“找个事做”,“谋个官职”等等。在肯定了他们的回答后,又提出第二个问题:他为此目的做了哪些努力?学生们的回答很踊跃,最后总结归纳为三点:1、积极参加考试;2、积极献赋;3、积极投诗求援引。这三个“积极”足以显示杜甫求职心之火热赤诚,可结果如何呢?第三问:他努力的结果如何?学生们逐一回答,考试的结果是“被欺骗”;献赋的结果是“先得赏识,后永无下文”;积极投诗求援引有那么一点点效果。总之,杜甫来长安求官之过程不但不顺利,还饱受打击。甚至连作者都说他在投诗求援引的过程中达到了 “不择手段”的地步,是这样的吗?此处该如何理解呢?第四问:你是如何理解文中作者所说杜甫“为了求得一个官职已经到了不择手段的地步”?这个问题属于开放式的,同学们可以各抒己见,只要言之成理即可。学生们持肯定否定的态度都有,我也阐发了我个人的看法。我是持否定态度的,我不认为杜甫是不择手段的。理由如下:不择手段是指丧失原则的险恶用心,鲜廉寡耻,其目的是最大限度地满足一己之私利。同学们想想,杜甫是这样的吗?杜甫在“朝扣富儿门,暮随肥马尘。残杯与冷炙,到处潜悲辛”的窘境中还毅然决然地拒绝过“县尉”一职,而选择了“参军”,为什么要拒绝呢?因为这县尉一职在当时是“拜迎官长心欲碎,鞭挞黎庶令人悲”(高适《封丘作》),杜甫不愿“拜迎官长”,更不愿“鞭挞黎庶”,他怎能不拒绝呢?由此可见,杜甫还是很有原则的,作为知识分子可贵的“良知”,他没丢,又怎能说他“不择手段”呢?他只是暂时放下了文人的清高,好为了实现心中爱国爱民的火热理想!诚如他自己在诗中所倾诉的“葵藿倾太阳,物性固莫夺”,“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
问题探讨到这里,学生的思维已很活跃,可以回到原点了。于是,有了第五问:从杜甫的这些行为中你看到了他的哪些品质?学生们的回答丰富多彩:“勤奋努力”“忠心耿耿”“充满理想”“爱国爱民”“热心肠”“有爱心”等等。我总结:不错,这些品质体现的就是杜甫的“人格”(板书)。为了加深学生对“人格”的理解,我又问了一个问题,第六问:文中除了杜甫外,作者还用了大量篇幅写了另外一个人,李林甫,同学们能谈谈这个人吗?气氛又活跃起来,大家都很有话说,最后一致认为“李林甫是个口蜜腹剑的阴险奸诈小人”。我笑说,这就是李林甫的“人格”。他的所作所为恰好与杜甫的所作所为形成鲜明对比:一个飞黄腾达有权有势,却翻云覆雨,利欲熏心,戕害黎民;一个即使面临生存困境,依然坚守原则,心系苍生。至此,同学们关于什么是人格已有了自己的答案。
教师总结:或许我们无法给“人格”下一个恰切的定义,但是通过这堂课,至少我们可以明白:人格是有“伟大”与“渺小”、“崇高”与“卑下”之分的。 从杜甫身上我们看到的是“伟大的人格”,而从李林甫身上我们看到的是“卑下的人格”。我们的人格是伟大还是渺小,是崇高还是卑下, 将会由我们的行为决定。愿同学们都能成为一个具有人格魅力的人!
最后请同学们想一想:你心目中有哪些具有伟大人格的人呢?(联系历史与现实,让学生有更具体的体会),诸如范仲淹、文天祥、林则徐、谭嗣同等等,课下补充越多越好。
一堂课就在思考与讨论中不知不觉过去了,我不知学生学完这一课后,心里会想些什么,是否会自觉地完善自我人格,但有一点我可以确定,他们一定耻于“人格卑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