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词性标注商榷

2018-02-23

新乡学院学报 2018年2期
关键词:现代汉语词典词类物化

苏 矗

(河南师范大学 文学院,河南 新乡 453007)

一、引言

词类问题一直是汉语语法上的一个老大难问题。1953年至1955年,语言学界展开了一次汉语词类问题大讨论,讨论中得出的值得肯定的、相对一致的结论是:有没有形态并不决定词类能不能划分,汉语词类也是客观存在的。但讨论中并没有解决好词类划分的根据问题,于是有了后来的黎锦熙体系、朱德熙体系、《暂拟汉语教学语法系统(简述)》、《中学教学语法系统提要(试用)》之间的明显区别。同样地,这些不同也给词典标注词性带来了极大的不便。《现代汉语词典》从第5版开始对其所收条目做了全面的词性标注,依据词的语法功能、兼顾词的语法意义,将词分为12大类[1],贯彻了1984年《中学教学语法系统提要(试用)》(以下简称《系统提要》)[2]中的词类系统。其后的第6版、第7版仍沿用了此体系。随着第6版、第7版的修订,《现代汉语词典》的词性标注已逐步趋于完善。但是,《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在词性标注方面仍存在一点可商榷之处,即在一些已标注动词、形容词的条目配例中,出现了“名物化”现象。所谓“名物化”现象,即指“动词、形容词失去了动词、形容词的特点(或一部分特点),取得了名词的一个特点”[3]。

笔者对《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中词的“名物化”现象展开讨论,以期为该词典的修订提供参考。

二、《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中词的“名物化”现象分析

笔者对《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中的词条进行了逐一分析统计,发现其例句中词的“名物化”现象有以下两种情况。

(一)动词或形容词作宾语而前边带定语

据统计,动词或形容词作宾语而前边带定语的情况共有75例。其中,动词分别是:哀悼、爱戴、爱抚、爱重、安置、报偿、比方、鞭挞、变动、表示、搏动、补充、阐述、颤动、沉思、称赞、憧憬 、捶打、答复(答覆)、单挑、动乱、更动、共鸣、鼓励、关切、关注、耗损、欢迎、回响、回应、羁勒、挤压、记述、解读、解释、界定、开场、怜悯、怜恤、冥想、狞笑、判罚、判决、期望、祈盼、起伏、切换、侵袭、认同、软着陆、骚动、讨伐、体检、突破、推许、拖带、问候、袭扰、休息、引诱、栽培、赞美、赞许、赞扬、责备、珍爱、祝福、祝贺、追捧,共69例;形容词分别是:哀怨、惆怅、欢喜、均衡、温暖、郁闷,共6例。

举例说明如下:

例1.哀悼:动词。悲痛地悼念(死者):表示沉痛的哀悼。

“哀悼”一词在《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中标注为“动词”,可是在其配例中,该词却出现在了宾语位置上,并且前边还带定语,“哀悼”已经转化为名词性,即已经“名物化”了。在词典中,“哀悼”既已标注为动词,就应选择充分体现其动词词性的句子配例。正确的配例应为:我们哀悼为国牺牲的英雄。

例2.哀怨:形容词。悲伤而含怨恨:倾诉内心的哀怨。

“哀怨”一词在《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中标注为“形容词”,可是在其例句中,该词却出现在了宾语位置上,并且前边还带定语,即已经“名物化”了。既已标注为形容词,就应选择充分体现其形容词词性的配例。正确配例应该为:她的脸上现出哀怨的神情。

例3.爱戴:动词。敬爱并且拥护:受到人民群众的爱戴。

“爱戴”一词在《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中标注为“动词”,可是在其例句中,该词却出现在了宾语位置上,并且前边还带定语,已经 “名物化”。既已标注为动词,就应选择充分体现其动词词性的配例。正确配例应该是:人民群众衷心爱戴自己的领袖。

(二)动词或形容词做主语并且前边带定语

据统计,此种情况共13例。其中,动词分别是:编排、表现、表演、沉淀、毒害、估价、记载、讲演、静止、盘整、生成、消长,共12例;形容词仅有一例:忧伤。

举例说明如下:

例1.编排:动词。按照一定的次序排列先后:课文的编排应由浅入深。

“编排”一词在《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中标注为“动词”,可是在其配例中,该词却出现在了主语位置上,并且前边还带定语,即所谓的“名物化”。此处既已标注为动词,就应选择充分体现其动词词性的配例。正确配例应该是:课文应按由浅入深的顺序编排。

例2.表现:动词。表示出来:他在工作中的表现很好。

“表现”一词在《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中标注为“动词”,可是在其配例中,该词却出现在了主语位置上,并且前边还带定语,即“名物化”了。此处既已标注为动词,就应选择充分体现其动词词性的配例。正确配例应为:在这次植树劳动中,同学们都表现得很积极。

例3.忧伤:形容词。忧愁悲伤:极度的忧伤摧残了他的健康。

“忧伤”一词在《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中标注为“形容词”,可是在其配例中,该词却出现在了主语位置上,并且前边还带定语,即已 “名物化”了。既已标注为形容词,就应选择充分体现其形容词词性的配例:她那忧伤的心终于得到了慰藉。

三、词的“名物化”与词典的规范性

(一)词性是词聚合关系的功能体现

组合关系和聚合关系是由索绪尔提出的一个重要语言学理论。组合关系又称“句段关系”,指“在话语中,各个词由于它们是连接在一起的,彼此结成了以语言的线条特性为基础的关系,排除了同时发出两个要素的可能性,这些要素一个挨着一个排列在言语的链条上面”[4]170,它们“是在现场的、以两个或几个在现实的系列中出现的要素为基础”[4]171。聚合关系又称“联想关系”,指在“话语之外,各个有某种共同点的词会在人们的记忆里联合起来,构成具有各种关系的集合”[4]171,它们不是基于现实的系列,而是蕴含于人们的大脑中,是“把不在现场的要素联合成潜在的记忆系列”[4]171。简而言之,聚合关系是不在现场的、在某一位置上可以互相替换且具有共同特征的要素之间的关系。

词类是句子中相对稳定的位置分布,词性是词的聚合关系的功能体现。词类是由句子中某一位置上能够相互替换、具有共同特征的词自然聚合而成的,这些词无论怎样改变,变的只是具体内容,其结构与功能不随其变化[5]。也正是因为不同类的词语入句以后有相对稳定的位置分布,因而显示出了语句组织是有序的规律组合,而不是无序的排列关系。

例如“导演”一词,《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将其标为动词和名词两种词性。之所以如此,就在于它具备这两种不同词类的主要语法特点,两种位置上出现的概率差不多,并且其作名词也可以指称。然而“哀悼”一词就不是这样的。北京大学现代汉语语料库中关于“哀悼”的例句有2689条,其中,“哀悼”一词失去了动词的特点(或一部分特点)的用法仅占29%,其在句子中作宾语、前边带定语主要出现在“表示深切的哀悼”和“表示沉痛的哀悼”这两种情况中,并且其也不能指称。我们可以看到,作为兼类词的“导演”表现出了动词词类和名词词类两种词类的根本属性,反映出语言实践中的普遍用法,而“哀悼”的“名物化”用法则不是大量存在的,不能与作为动词的“哀悼”平分秋色,“名物化”的用法并非常态。可见,“哀悼”的“名物化”不是一般现象,而是一种特殊用法。再者,《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中标有动词、形容词词性的条目共22543例,而其配例中出现“作宾语并且前边带定语”和“作主语并且前边带定语”的只有88例,即《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中 “名物化”配例仅占0.39%。该现象出现的频率极低,也再次说明了动词、形容词的“名物化”现象不是汉语中的普遍现象。

(二)词典的规范性

“名物化”这一概念最早见于1956年由张志公主持制订的《暂拟汉语教学语法系统(简述)》(以下简称《暂拟系统》)。但“名物化”一经提出,在学界便引起了巨大反响,学者对此各抒己见。其中,朱德熙、卢甲文、马真[6]发表的《关于动词形容词“名物化”的问题》一文对“名物化”这一现象提出了最为强烈的质疑。而1984年的《系统提要》则不再对此做出明确的定义和界说,不再对此类现象进行说明,回避了对这类现象的判定,现在编到中学语文教材里边的内容也非常简略。持“短语本位”观点的朱德熙先生[6]认为“名物化”理论是句子成分定类论的一个组成部分,句子成分定类论和汉语无词类论虽然表面上不一样,实际上是一回事。他否定“名物化”理论,坚信处于主宾位上的动词、形容词只是一种特殊情况,仍然是动词、形容词。可是到了20世纪80年代后,朱先生明确提出了“名动词”和“名形词”这两个概念[7]292。实质上,他的“名动词”和“名形词”已说明了其对句法成分定类论的肯定,从而证明了其对“名物化”现象的认可,可以说动词、形容词的“名物化”亦即“名动词”和“名形词”的统称。同时,朱先生在《语法答问》[7]293中也详细阐释了“名动词”和“名形词”与英语中的“动名词”是相类似的。显然,坚持这种情况里的词语仍为谓词的朱先生也承认了其相当于英语中的“动名词”。同时,李宇明先生[8]从“语法位”角度考察了“名物化”这一现象,认为谓词进入主、宾位后除了具有自身本来的性质A外,又带上了主、宾位类的语法性质B,即“指称”和“可与定语组合”,但其处于主、宾位时就具有语法性质B,其充当谓语(即处于述位)则不再具有此性质。胡裕树先生和范晓先生[9]对“名物化”和“名词化”作了较为详细的区分, 指出“‘名物化’是专指动词形容词的‘述谓’义在语义平面转化为‘名物’(或‘事物’)义,‘名词化’则是专指动词形容词在句法平面转化为名词的现象”。姚振武先生[10]认为汉语谓词性成分名词化的实质是陈述转化为指称。程工先生[11]探讨了动词、形容词能否直接担任主宾语的问题,同时又重新考察了布龙菲尔德的向心结构理论,并且从跨语言比较角度总结道:“任何一种语言中,只有[+N]性或[-V]性才能担任主语。”熊仲儒先生[12]则从零成分角度考察了此现象。然而,迄今为止,“名物化”这一现象尚未在学界形成共识,学者对此现象仍存在争议。

《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是汉语学习的典范和准则,其所收条目是一定时段内大众熟知的、专家和学者肯定的、符合语言发展规律的、具有稳固性的词语,凸显出规范性的力量,对广大民众的语言学习有一定的示范和指导作用。

词典对于时髦用词谨慎对待,通常不收录,这就是人们所说的词典具有一定的滞后性。对于有争议的问题,词典更不能作硬性判定,而应做到尽可能地规避,以免产生误导或倾向性,否则,会给广大群众的汉语学习提供不正确的引导,使人们对汉语的普遍规律无法准确把握,从而产生错误的认识,尤其是给中小学生的学习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既然沿用了1984年《系统提要》这一体系,就应遵循该语法系统的导向,紧依其理念和规则,将其宗旨和规律充分体现出来。至今,“名物化”这一问题在学术界仍无定论,专家对这一有争议的问题也并未给予重新审视。《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作为汉语学习的教科书式范本,对已经标注了动词或形容词的这类条目,要选择充分体现其词性的配例来进行说明;对于这一处于临界位置的特殊现象,应该有意识地回避,以免给人们带来误导。

“动名词”是英语中比较常见的现象,即朱德熙先生所提出的“名动词”用法,亦是汉语中所谓的“名物化”现象。《牛津中阶英汉双解词典》(第5版)、《牛津高阶英汉双解词典》(第8版)、《朗文当代高级词典》(第5版)等权威英汉词典,对于“动名词”这一现象均未作出标注和举例。例如,“mourn”在《牛津高阶英汉双解词典》(第8版)中的配例为:

例1.He was still mourning his bother’s death .他仍然在为哥哥的去世而悲伤。

例2.They mourn the passing①of a simpler way of life.他们对逝去的较为淳朴的生活感到惋惜。

例3.Today we mourn for all those who died in two world wars.今天,我们向所有在两次世界大战中死难的人表示哀悼。

例4.She mourned for her lost childhood.她为失去的童年而伤感。

第一个配例的“mourn”虽是V-ing形式,但不是动名词,而是现在分词,因为此句中的主语是“he”,即具体的人,“mourn”作表语补充说明主语“he”的情况和特点。实际上,统观《牛津高阶英汉双解词典》(第8版),其词目配例中的V-ing形式皆为现在分词或名词,而非动名词。

可见,英语词典对“动名词”并不作硬性判定,不在词典中凸显其用法。而汉语中的“名物化”现象虽不似英语中的“动名词”现象普遍存在,只是一种处于临界位置的特殊现象,但二者本质上是一样的。然而,《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作为一部汉语规范词典,却出现学术界未做明确判定的“名物化”用法,实属不妥。所以,借鉴英语词典的做法,《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也应对这一现象作出回避。

四、结语

词类的客观存在是词聚合关系的功能体现,“名物化”这一现象是汉语中处于临界位置的一种特殊情况,并非语言实践中的普遍现象。“名物化”这一用法自《暂拟系统》提出以来一直存在争议,1984年的《系统提要》甚至回避了对该问题的判定,编写到中学语文教材里的内容也十分简略。坚持这种情况里的词语仍为

谓词的朱德熙先生后来也承认了其就相当于英语中的动名词。但是,针对此问题至今依旧争论不断。

词典具有规范性的力量,总是将汉语中明确的规律体现出来,对于处于边界状态的现象应尽可能不作硬性判定,对于有争议的问题也应尽可能规避,以免产生误导或倾向性。《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作为汉语学习的典范,更应如此。我们应该借鉴英语权威词典的做法,不对有争议的问题进行标注和举例。因此,《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在配例的选择上要充分体现其所标词性,紧扣其所依据的词类系统原则和理念,将条目“名物化”配例删除,使其成为广大读者学习汉语的一本典范参考书。

注释:

①这里的passing为名词,《牛津高阶英汉双解词典》(第8版)第1498页有此词目。

[1]徐枢,谭景春.关于《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词类标注的说明[J].中国语文,2006(1):74-86.

[2]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学语文室.中学教学语法系统提要(试用)[J].语文教学通讯,1984(3):3-11.

[3]张志公.语法和语法教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56:18.

[4]费尔迪南·德·索绪尔.普通语言学教程[M].高名凯,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

[5]邱震强,岳利民,钟丽华,等.组合、聚合关系对语义的制约[J].广西社会科学,2006(9):149-152.

[6]朱德熙,卢甲文,马真.关于动词形容词“名物化”的问题[J].北京大学学报,1961(4):51-64.

[7]朱德熙.朱德熙文集:第1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

[8]李宇明.所谓的“名物化”现象新解[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6(3):117-120.

[9]胡裕树,范晓.动词形容词的“名物化”和“名词化”[J].中国语文,1994(2):81-85.

[10]姚振武.汉语谓词性成分名词化的原因及规律[J].中国语文,1996(1):31-39.

[11]程工.名物化与向心结构理论新探[J].现代外语,1999(2):128-144.

[12]熊仲儒.零成分与汉语“名物化”问题[J].现代外语,2001(3):228-236.

猜你喜欢

现代汉语词典词类物化
高炉混合喷吹煤粉的物化性能研究
综合物化探在招平断裂带中段金矿深部找矿的应用
物化-生化工艺处理页岩气采出水的工程实践
用词类活用法扩充词汇量
从成语中学习词类活用
在Oracle数据库中实现物化视图
现代汉语中艺术类行业语泛化现象研究
《现代汉语词典》字母词收录与修订情况分析
从唐诗的对偶看汉语的词类和语法
漫谈高考考点对词类及句子成分的隐性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