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通达模式下西藏民族地区初中学生英语阅读能力和水平提升策略探析
——以西藏日喀则市亚东县中学为例
2018-02-23曹骁勇
◆曹骁勇
在西藏民族地区,藏语、汉语是学习和生活中的基础语言,英语学科纳入教学课程中,学生的语言系统应然形成三个语言系统,即藏语、汉语、英语。
三种语言的融合,在学生的语言体系中,定会有中枢语言作为信息的接受和反馈输出中介。在实际教育教学中,藏族教师在英语学科教学活动中,对于时态、难以理解的知识点、课堂命令或操练语言等进行藏语和英语语言对照翻译比率较重,学生易于理解,活动开展有效。而对于汉族教师,则只能用汉语进行语言的转换或问题的置换,在重难点的解析中,学生必须适从教师语言的统一性,在教学和置换语言系中,语言的有效切换并完全的输出,显得并非得心应手。本文主要从学生英语学科学习现状着手,通过课堂教学效果判定,探究英语学科在民族地区教育教学实际操作经验上的策略。
一、英语阅读能力现状
从现有学生的考试成绩(2017年英语学科期末考试)和2018年学业水平考试一模和二模(日喀则市教育局推出的考试办法)上看,60%的学生英语成绩大多分布在25分到50分区间,其中阅读理解部分总分约为10分至20分,但该总分得分数90%在个位数内。若加上完形填空题,最高可达到30分。由此看出,学生阅读能力处于相当低的水平。
学生阅读能力得分情况:从2017年期中考试题看,一年级总分10分,平均分在6分左右;二年级20分,平均分约在8分左右;三年级期中考试成绩20分,平均分在8分左右。从上述分析上看,大多数学生的阅读能力不足,有些甚至成绩为1-2分,也有0分的现象。
二、主要原因分析
1.学生单词量匮乏。大多数因为单词认识上的问题,对于一个题目的基本要求,无法理解,甚至在做题中成为“猜题”。其主要原因是:学生平常对于单词记忆力的问题。大多数反映,平常记过的单词,考试时怎么也想不起来,成了临时的“腾空”现象。30%的同学是因为平常根本不记忆单词,存在着随性学习。更多的是“习得性无助”的学生,对于英语学习根本无法达到要求,最后只好放弃。
2.短语无法识别。对于习语、固定搭配等,无法掌握其根本的意义,在阅读中多半时间浪费在猜词意和中心意义上,多半是因为学生平常积累不够,记忆混淆等造成的无法理解。
3.教法指导欠缺。在亚东县中学“三法”(教法、学法、考法)实践中,学生渴求教师有效的教法,达到对学生不足知识面的补充。但从学生的作业与课堂反馈加以观察和审视,部分教师没有为学生提供良好的阅读能力和习惯等方法上的教育,学生只是自己探索办法,因而找不到改善自身不足的有效方法,从而导致学生对教师教法的不认同,思想上有部分抵触情绪。
4.阅读材料单一。大多数学生学习英语,或阅读相关课文,只是在课堂上,对于英语学习的课外性知识或简易读物,无法获取,也当然不会去专门阅读。学生课外知识获取量少,专门培训阅读能力的可能性几乎为零。学校现有期刊或辅导的资料中,没有英语资料。
5.语言通达效能弱化。在阅读中,学生往往会根据藏语文的习惯而非汉语的习惯进行语言的翻译,大多数译文难以理解。如:Do you have any red T-shirts?学生译为:你有任何红色的T恤衫吗?又如:Do you have anything for breakfast?学生译为:你有一些东西为早餐吗?还如:It is good enough for him to do this thing.译为:它很好对于他做这个事情。学生不知道语言的顺序应符合汉语文的习惯,也就是语言在藏语、汉语和英语翻译的过程中,出现了词序和句型的难以理解,阅读困难。
三、提升的主要途径
1.加强“三语”通达教学。合理利用藏语动词位移、汉语语言顺序和意群、英语译文三结合教学工作。在自治区5个100%精神指导下,双语课堂中的汉语教学应占有一定比率。听课中的事实证明:多数藏族教师,利用藏语文讲语法、讲重点和难点、发出课堂教学命令等现象较为普遍,汉语文相对弱化,三语通达无所适从。加强三语教学,应从学生的汉语与藏语的交换入手,英语课堂教学便会顺理成章。如:I like winter.I can go skating with my friends.(译文:我喜欢冬天,因为我可以和我的朋友一起去滑冰)。“因为”的加入,承上启下,顺应汉语文的习惯。
2.内化“三法”(学法、教法、考法)指导。“三法”指导,是日喀则市加大薄弱学科攻坚工作中推行的有效做法。即:学生学习必须依照学科的认知,达到学习有具体办法,而非以自我中心的盲目推崇。教师教书要有教法,学校要从备课、上课、批改作业、试卷分析、周月练习等常规入手,形成“集体备课”和典型优质课的推选,并逐年形成优质课资源的年级充实和学科完善,为教师贮存好有效的备课标准范本和学科题库。遵行中考培养考法,中考是指挥中心,学科教学的风向标定然要朝向指挥中心,培养学生对知识记忆效率和重点知识打点记分的办法,从而浓缩好学生学习、教师课堂教学、常规教学管理、课堂实效评价等,形成有效且长效的动力机制,达到学有法而无定法,以生为本。教有法,必符校本。考有法,应循中考。将三者有效的结合,就是学校教育发展的有效推手。
3.强化学生单词长时记忆能力培养。一是要教学生音标。音标是单词读准、记牢、辨音的重要凭借,常常被教师们提及,但经常被忽视。主要是教师音标教学难,费时不讨好。也有教师自身读音问题,有自己就不会,牵头学生必然会路走得难、可能还会走偏。自从2017年日喀则市将写作纳入中考,单词的记忆和书写能力被提上了议事日程,改变了过去只要认识就行的做法。
要培养学生长时记忆:应从初中一年级起,系统性教习英语音标,让学生知晓辅音、元音、26个字母的读音,认识全部的组合发音和音节、重音等,从而加强学生自学音标的能力,辅助学生解决单词记忆中的困难,2018年初一年级学生记忆的实验证明,此件事是事半日功倍,不仅解决了学生不愿自学单词、记忆短语等难题;二是高频化学生的听写。要形成每课单词每课清,单元单词单元清的目标,保证单词记忆的准确性和书写的正确性,尤其是要注意字母,如a的书写或打印体。三是以作文为载体。要经常让学生形成单元作文练习。给学生拟定题目,如冀教版教材上册第五单元Family and home,布置作文题目《my family》,让学生学会简单的生活情景,而该作文就是2017年中考试卷中的题目。经常性运用好单词,更好地掌握语法,做到多写、多练。四是熟读课文。要以课文为背景,让学生熟悉课文中的内容,经常进行读书,并分角色在班内比赛阅读,从而加强学生对课文单词的熟记、熟读和熟背等的落实。如I love green grass and rainy days,让学生感受语言中的优美,也可以做翻译(译成:我喜欢青青的早,也喜欢下雨天),不断培养学生的语言感受和理解句子的有效能力。
4.把握课前5分钟。要充分抓住学校上课前5分钟时间,给学生读和写的机会,做好前面单词的读写和后面单词的预习。具体做法:让科代表学生领头,组织学生在课前读单词、读短语、读课文,教师进入教室前也要让学生全部完成方可。实践证明:该方法很好地将学生的新知识和旧知识衔接起来,形成学生阅读能力的有意识培训或培养。
5.利用范文示例。年级部和班级教师要相互协调,形成资料有效共享。要将课外阅读资料,分年级、分层次地为学生展现,给学生更多的阅读机会,抓好学生阅读习惯的养成,同时也可为学生提供课外写作的有效教材。
6.加强方法指导。教师一定要加强学生的学习和阅读方法的指导和实践。一是要加强课堂教学指导,要从课堂教学中,为学生提供阅读的机会,给学生“角色锻炼”或“语音语调练习”等,做足学生在课堂中充分自我阅读能力的完成。具体办法:教师先教读两遍,学生分组练习一遍,教师指出其中问题,再分组,时间允许可以让个别学生再读、再辨别,如Danny,Jenny,Li Ming,可不断加以交换;二是要加强学生阅读方法的指导。阅读要形成通篇先读,或带着问题读。从现有中考问题来看,多数学生根本无法完成的原因,除了单词,另外最重要的就是方法有问题,根本不知道该如何下手,有的10多分钟才读完一篇,不仅浪费时间,还给学生头给整“懵”了,得不偿失。所以,加强学生的学法指导是课堂教学的重心,要把课堂教学中阅读的主要任务进行有效分解,指向教师的备课和备学生等任务当中来,将学生“本位”完全展示出其功能,如抓住前后的时间,first、second、first of all等。也可抓短语,如come from,how long/how much/how many等的搭配。三是对于学生阅读进行分层。如对于快速阅读、精读等,要进行分解层次,不能一来就是全篇地读,既费时也费力,达不到初始设计的效果。如在初一年级(冀教版)第7、8单元,就可以将其设计为“Weather and days”,“Months and seasons”,列举出问题:what day is it today?How’s the weather today?将部分天气的单词rainy/foggy/windy/cloudy/sunny等纳入到课文中,让学生写出简短的句子,如“今天是星期天,阳光明媚,我们一家在外面玩。”(It’s Sunday today,it’s sunny and fine,our families are having fun outside.)
7.完成一、二次备课。对于学生的需求,一定要备好学生,做好课前工作。备课中,要强调课文的重点、难点、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要素,做好板书设计。若可能,借助好PPT(幻灯片)技术加以辅助和完善。强化备课,形成初次备课知识点的整理。而后通过教研活动,进行二次备课,发现课堂教学中的不足和有效的经验,借鉴其它教师有效经验和做法,做好经验的总结和课堂有效性的判断,为学生个体能力发展提供支撑柱。加强备课,就是提升教师业务能力,要在学生心理、学生学习态度、课堂反思等上加大功夫,给自身加压,为班情、学情、考情等提供有效的备课和备学生等方面的服务。
8.形成课后反思。一个教师踏实地上一年的课,不一定是好教师。但一个教师,若写一年的课后教育教学反思,他一定会在教学中长进不小,说不定会成名教师。不难看出,写好课堂反思,是指导教师再教授此课和分解课文,做好课堂教学的有效办法。课后反思应从学生的学习效果、教学过程中的不足、教学方法是否适用、教学过程学生的接受难易度、课堂学生协作能力等上提出修改和再改的反思办法,而不是仅指上课效果不好,需要改正,而是要真正从各环节加以概括,并整理出不再出现类似问题的具体操作办法。
9.紧扣考点分析。要以中考为纲,至少选择近3-5年的中考试题,形成考点的详解、知识的分解,熟悉考试的基本考法和学生掌握的基本做法,有力地促进学生对于中考题型的有效把握,做到分析得力,考试有法,学习有助的良好发展局面。
初中英语阅读能力提升有多种办法。上述是基于本人对学校英语学习校本化教学实际,学生体现出来的阅读问题的个人见解,其校本化趋势未必符合相关规律。如学校的三语教学、双语普及等影响因素的分析
如何提高我区中学英语教学质量值得我们在课堂教学中不断进行探索和发现,以便更好地教好书、育好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