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影响视力障碍学生语文学习的因素
2018-02-23郭利娜
◆郭利娜
社会是由多种多样的人群组成的,而视力障碍儿童属于社会中的特殊群体。为生理有障碍的儿童专设的特殊教育,发展了残疾儿童生存生活的能力,满足了其文化精神等多方面的需求。然而,特殊教育视力障碍学生在知识学习中依然存在着许多问题,笔者围绕视力障碍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的突出问题进行了分析。
一、声调标注未普及
声调是小学生字词学习过程中的重要学习内容。存在视力障碍的小学生刚刚步入学习的正轨,结合其先天存在的视力缺陷,目前止声调是视力障碍学生在语文学习中使用最为广泛的认字方法,因此大多数存在视力障碍的小学生都是通过声调对语文字词进行学习与理解的。然而,在对视力障碍学生进行语文教学的过程中发现,随着年级的增加,一些盲文中的常用字不再标注声调,使学生对字词难以进行区分。例如,“啊”这个汉字,其在不同的句子、不同的语境当中升降调也不同,而存在视力障碍的学生只能通过触摸进而在脑海中形成对整个句子及语境的认知。如果语文课本上没有将这些盲文常用字的声调标注出来,就很容易造成学生对词语、句子甚至是课文的错误理解,对视力障碍学生的语文学习造成了极其不利的影响。
二、盲文书写待改进
盲文的书写标准是词与词之间空格,学生在感受句子时,只有将一些词连接起来才能组成句子。但是对于一些较长的句子,学生分析起来就会比较困难。学生不但需要将这一句子分成好几个独立的部分,而且词与词之间的空格又会使学生在默读时不得不形成停顿,从而导致学生不能很好地连词成句。因此,盲文书写的现状不容乐观,需要相关部门对此作出一定的改进,为视力障碍学生的语文学习以及生活等方面提供更多便利与关爱。
三、不良的读书习惯
在教学过程中不难发现,全盲生只能通过摸来读课文,而对于低视力儿童而言,摸读只是其读书无关紧要的方式,重点是仅存的0.2甚至更低的残余视力,在他们看来,摸读耗费的时间较长,而且容易摸错,看的正确率更高,久而久之就形成了看读盲文的不良习惯。
四、课文篇幅较长
对于视力障碍学生来说,如果语文课文的篇幅较长,就会大大增加其阅读课文的难度。例如,《黄继光》这篇课文的篇幅就比较长,课文当中的标点符号也比较多,学生学习过程中不仅需要通过人物的对话来理清人物之间的关系,还需要将各个段落进行关联、衔接,才能在整体上了解课文内容,整个语文学习过程十分辛苦。由此可见,如果课文内容的篇幅过长,极易导致视力障碍学生不能很好地将课文进行前后衔接,使其阅读起来难度加剧,不仅会对其语文学习造成一定程度的阻力,还很容易诱发视力障碍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的不良情绪,例如自卑、沮丧、厌学等等。因此,在针对视力障碍学生进行教材选取的时候,一定要注意教材内容的篇幅不宜过长,应根据学生的学习阶段适当地进行增减,帮助学生更加快乐、高效率地进行语文学习。
五、无法进行景色赏析
视力障碍学生存在的视力缺陷导致其无法对大型事物进行理解。例如,由于这些学生存在视力缺陷加上对大型事物无法进行全面的触摸,其往往无法对飞机、火箭、立交桥等大型事物进行想象与理解,从而造成其在大型事物认知方面的困难。再例如,在对《秦兵马俑》、《长城》、《颐和园》等课文进行学习的过程中,由于视力障碍学生没有看到过实物,因此对课文中的景物或事物描写无从想象,也无法进行对景色的赏析,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视力障碍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的困难与认知方面的缺失,同时也使这些学生丢失了许多语文学习中的乐趣。
六、同音字词不易区分
由于盲文全部是由点位组成,因此学生不能很好地区分同音字词和形近字。视力障碍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如果不注意同音字词、形近字的区别,往往很容易混淆,例如,对于“本意”和“本义”,“报复”和“抱负”等同音词语,学生仅能通过点位来进行解读,并不能真正地理解这类词汇的不同用法。教师在对视力障碍学生进行语文教学的时候,如果对同音字词、形近字不进行区分,很容易造成学生理解上的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