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语文教学中师生互动策略研究

2018-02-23

新课程研究 2018年21期
关键词:师生教学方式语文

小学是重要的学习阶段,因此,在小学教学中,教师必须要根据学生的心理特征和具体情况,对教学方式进行改进,并分清教学的主次矛盾。师生互动这种教学方式的明显优势在于可以促使学生在活动中学习知识,调动学习积极性,从而提升学习成绩。

一、小学语文教学中师生互动的重要性

1.符合新课改的必然发展趋势。近年来,随着时代的发展,新课标中明确提出需要丰富课程内容,优化课程结构,发挥课程评价对促进课程发展的重要作用。笔者认为,教师在教学中应该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确保学生的主体地位得以落实,以利于学生在学习中从被动变为主动。因此,要求小学语文教师必须要合理利用师生互动,以加深师生之间的情感。

2.满足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小学语文课标提出,务必要突出表现人文性的基本特征,[1]其最终教学目的在于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必须要高度重视学生在人文方面的教育,在课堂上融入以人为本的教育。

3.为发展合作学习奠定基础。由于小学生的心智尚不成熟,其在学习中受到传统教学方式的影响,容易出现厌倦的情况。[2]对此,教师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实现教学方式多样化,主要包括:多媒体教学法、情境教学法以及合作学习教学法,等等。其中,合作学习教学法在语文教学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通常,如果教师想在语文教学中实现师生之间的良好互动,就必须要开展合作活动。在合作学习中,师和生之间、生和生之间进行交流,在某种意义上,可以促进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

二、小学语文教学中师生互动的有效方法

1.转换教师角色。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是课堂的主体,师生处于不平等地位。在这种教学模式下,显然不利于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对于每个学生都应该一视同仁,只有加强教师和学生之间的活动,才可以为学生和教师的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

2.利用信息技术创建教学情境。当前,信息技术在教学活动中得以普及,利用网络技术可以促使学生在教学中产生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收到较为理想的课堂教学效果。因为语文作品本身具有特殊性,所以如果利用信息技术,让学生感受文章的背景,就有助于学生加深对文章的理解,掌握当地的风俗民情,更加容易引导学生了解课文的特点,以及在文章中蕴含的感情。作为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应利用这种信息技术,创建一些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帮助学生掌握教学内容。同时,教学情境中需要强调合作学习,这样不仅可以增强师生之间的互动,而且还可以促进学生和学生之间的互动。[3]比如,学习作品《走,我们去植树》时,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通过多媒体手段,向学生播放一些关于植树的视频。比如,在3月12日植树节这天,学生在公园或者森林自己植树,等等。教师也可以积极鼓励学生主动发言,向同学介绍自己在植树的时候遇到过哪些有趣的事情,并在课堂活动结束前,由教师进行总结。在这种情况下,可以促进学生和教师之间的互动交流,拉近师生之间的关系。

3.通过分层教学实现全面互动。由于每个学生的学习方式、学习环境不同,因此,教学方式也应有所差异。作为小学语文教师,必须同时兼顾不同学习层次的学生,不断优化教学目标,促进语文教学活动的正常开展。首先,教师需要建立科学合理的考核机制,对每个学生的学习成绩和学习基础进行评价。不仅要仔细分析学生在近阶段的学习状况,而且还要结合学生整个学期的学习状况进行分析,兼顾各方面的状况,如学习基础、学习方法以及学习状态,等等,从而对学生进行分层教育。[4]比如,学习作品《三顾茅庐》时,教师就可以设置一些不同难度的活动,安排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对于理解能力和分析能力较强的学生,可以提出这样的问题: “作者在什么背景下写出这篇文章?”“这篇文章作者想要表达什么样的感情?”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这些问题进行思考和探索。但是对于理解能力和分析能力较弱的学生,教师应该适当降低问题的难度,提出这样的问题: “文章中主人公的性格特点是什么?”待讨论结束后,由小组成员派代表发表自己的观点,再由教师进行点评。这种类型的教学活动,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确保教学质量。

4.实际体验教学。对于小学生而言,想要丰富自身的知识,实际体验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方式。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进行实际体验教学时,切忌脱离教学内容,小学生只有在实际体验中,才可以接触到不同的事物,学习更多知识,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教师在积极开展教学活动时,可以渗透教学内容。[5]比如,学习古诗词《江南春》时,恰逢春天,教师可以组织学生举办一次郊游活动,让学生在户外可以真正感受到春天的美丽景色,并按照课文内容提一些问题,促进师生之间的互动交流。教师可以这样问:“同学们,看到这么美丽的景色,你们有什么想说的吗?”学生会表达自己的观点。随后,教师可以问“春天的美体现在哪些方面?”这时,学生结合课本上的内容,举手回答问题。通过这种课堂提问的方式,可以有效加强学生和教师之间的沟通交流,也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从而确保学生的学习效率和教师的教学质量得到提升。

5.扮演课文中的角色。对于教材中有故事情节的文章,教师可以组织学生以扮演角色的方式进行师生之间的互动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运用扮演角色的方式,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自我表现能力,增强自信心。[6]教师可积极鼓励学生主动上台进行表演,坐在台下的学生可以轻声评价,“哪个学生表现得最好,为什么好”,表演过程中,教师对于学生的表演行为有不正确的地方,可以及时将其指出来,并且进行改正。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扮演文章中的角色,有助于学生真正体会到文章中人物的性格特征。

总而言之,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师生互动是必不可少的教学方式,符合我国新课改的实际要求。同时,教师还需要明确认识到师生互动对教学的重要性,不只是可以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增进他们的情感,更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营造轻松、和谐的教学氛围,使教学质量得到保障。

猜你喜欢

师生教学方式语文
《快乐语文》2022年全新改版!
初中历史教学中师生的有效互动
优化教学方式 提升初中语文教学质量
高校钢琴教学方式拓展的思考与实践
灵活采用教学方式 提升语文教学效率
小学音乐欣赏教学原则及教学方式探索
麻辣师生
重视“五老”作用 关爱青年师生
成功的师生沟通须做到“三要”
语文知识连连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