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初中科学课堂中实施开放式教学探究

2018-02-23

新课程研究 2018年21期
关键词:开放式教学资源科学

随着时代的发展,科技越来越成为衡量一个国家实力的重要标准,而在初中设立科学课程不仅能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还能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传统教学方式的弊端越来越明显,不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不利于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不利于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初中科学是一门与各学科领域知识互相渗透的综合性学科,开展科学教学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揭示科学的本质,因而初中科学教学不能继续沿用传统的教学方式,必须采用相对开放的方式,才能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在初中科学课堂上采用开放式教学,包括制定开放式的教学目标,运用开放式的教学资源、开放式的时间和空间,布置开放式的作业,进行开放式的评论等。值得注意的是,开放并不等同于放任,虽然开放式教学强调自由活动、自由思考、自由探索,但也有限制的范围,并非无止境地放任,只有这样才能达到科学教育的目的。

一、制定开放的科学教学目标

初中生处于青春期,对身边的事物比较敏感,也是形成个性的时期。他们的学习能力、成长背景、性格特点、接受事物的能力都不一样,存在较大的个体差异。因此,教师在制定科学课程的教学目标时应充分考虑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从而制定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的教学目标,不能一味地为了加快教学进度而忽视教学质量。例如,教学“浙教版”八年级下册“植物与土壤”一课时,由于每个学生对“植物的根与物质吸收”这个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不同,如有的学生不知道如何判断根的哪些部分可以吸收物质,是某些部分能吸收水和无机盐等物质还是每个部分都能吸收呢?他们对此并不太了解。笔者讲解后,有的学生立即掌握了这些知识,有的学生仍然不太了解,这就体现出学生之间的差异性。因此,教师要根据不同学生的学习情况制订不同的教学计划,特别是对相关知识点掌握不牢的学生,除了讲解新知识之外,还要帮助他们重新回顾前面的知识,解决各个疑难点,才能更好地学习后面的知识。

二、运用开放式的科学教学资源

教材知识只是科学海洋中的沧海一粟,还需要充分利用课本以外的教学资源。实验室是进行初中科学教学的重要资源,教师可以让学生掌握课本内容后,再一起走进实验室,利用各种丰富的实验器材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动手操作能力。除了实验室之外,生活也是进行科学教学的丰富资源,教师应不断鼓励学生多观察生活,充分开发和利用生活用品制作成实验器材,这样不但可以增加教学资源,还能够让学生体会到科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除了学生熟悉的校园生活之外,丰富的校外生活资源也应成为初中科学的教学资源。因此,教师应多挖掘校外资源,如农业基地、田野、博物馆、动物园等,这些资源都可以很好地增加初中科学教学的丰富性,对教学内容和效果都起着重要的作用。例如,教学“空气与生命”“植物与土壤”一课时,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到学校周边进行观察体验,如此的开放式教学不但能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本知识,还能让学生在实际的体验过程中感受科学的奥秘,撒下科学的种子。

三、开放科学教学的时间和空间

学生在校的学习时间有限,教师要提前布置好任务,让学生在课前能利用自己的时间预习,课堂上认真听讲和学习,课后及时复习和巩固。这样一来,教学时间就能从课前延伸到课后,实现科学教学时间的开放。除了开放课前和课后的教学时间,教师还可以从课堂内部着手,开放学生的学习方式,即让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进行学习,这样能更好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教师也能省下部分精力用于制订后续知识的教学计划。要在课堂上更好地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学生需要在课前和课后做好充分准备,完成资料收集、实验准备、调查研究等任务,只有这样,才能在课堂内部开放的时间学习到更多知识。

空间的开放则是指教师不应将教学场地限制在小小的讲台,应为学生多创造到教室以外学习的机会。例如,教学“水和水的溶液”中“水资源的利用、开发和保护”一课时,可以带学生去水厂参观,了解干净的自来水是如何得到的。对科学学习空间进行开放,可以让学生更轻松、愉悦地研究和探索更多科学知识,增强教学效果。

四、布置开放的科学课后作业

初中生的学习压力虽然比不上高中生,但作业量却并不少。初中科学作业不应只是为了完成教学任务而布置,更应该注重作业的形式和内容,让学生在完成作业的同时也能学到更多科学知识。因此,初中科学的课后作业不应局限于书面形式,而应为学生布置开放式的作业。初中科学涉及的知识领域广泛,科学作业形式可以多种多样,如给学生布置几个简单的实验,或者让学生制作一个小发明,或者通过独立观察一个小事物写一篇心得等,尽量多布置一些需要动手操作的科学作业。例如,教学“天气与气候”一课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对最近一周或一个月的天气预报的数据进行整理,然后模仿天气预报员的语言录制一个小视频,当一回天气预报员,体会天气预报员的工作;也可以让学生收集我国不同的气候特征及一些气象灾害新闻等与气候相关的资料。

科学是一门实验性很强的学科,教师不应以书面形式的作业为主,而应从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动手能力、观察能力、创造能力等方面进行设计,多给学生布置多样化、开放性的科学作业。如此一来,才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真正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五、采用开放的科学评价方式

在初中科学教学中,除了要向学生传授科学知识、优化教学方法之外,评价方式对学生的学习也有着重要的影响。如果教师不能对学生进行科学的评价,则容易打击学生的学习信心,甚至影响其他学科的学习。因此,在初中科学教学中,应采用开放式的科学评价方式,不能依靠成绩来评价一个学生的综合能力,成绩好的学生不代表他们的综合能力一定强。只有科学、合理、规范和公平的评价方式,才能准确地评价学生各方面的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主动性。

教师可以邀请家长积极参与评价过程,提供宝贵的参考意见。除此之外,也可以让学生之间相互评价,多听取他人的建议,正视自己的不足,这对学生的发展更有益。科学教学的评价可以分为考试成绩和动手能力两部分,有的学生擅长考试,有的学生擅长动手,不能根据单方面的表现对学生进行片面的评价。尤其是教师的评价对学生的影响很大,教师应慎重对待学生的评价,要做到科学、合理,引导学生往积极的方向迈进。

初中科学开放式教学是教育改革的产物,也是时代的需要。在这个信息和科技快速发展的社会中,只有不断完善教育体系和设施,采用开放式的教学方式,才能充分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能力,促使学生更积极、主动地学习科学,在课堂上发挥自己的特长,感受科学的魅力,才能为国家培养更多的科研人才。

猜你喜欢

开放式教学资源科学
开放式数字座舱软件平台IndiGO
丰富历史教学资源 提升课堂教学质量
小学作文开放式教学的思考
点击科学
科学大爆炸
开放式计算机实验教学自主学习平台
高校冰上教学资源社会开放的意义及管理模式
开放式弹簧机数控系统开发
初中语文数字化教学资源应用探索
科学拔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