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本效益分析法在公立医院经济管理中的运用探讨
2018-02-23尚芝荣
尚芝荣
(宁国市中医院 安徽 宁国)
一、成本效益分析法概述
公立医院作为国家医疗服务体系的主体,需要肩负起深化医改的责任,由传统发展模式转变为提高发展效益和质量的模式,完成现代化公立医院的转型,从而为百姓健康提供全方位保障。因此在公立医院经济管理方面,还要注重成本效益分析。
作为经济管理的重要决策方式之一,成本效益分析法能够通过整体效益与项目投入成本进行科学比较,完成项目实现价值有效评估。采用成本效益分析法开展经济管理工作,可以对项目综合效益和成本进行准确的量化分析,因此能够以最少投入获取最大的收益。针对公立医院,还要结合医院开展项目实现对成本投入和效益回收的合理比较,尤其需要注重社会效益的评估分析。采用成本效益分析法,需要明确项目成本,然后对项目能够获得的额外收益进行分析,并对项目实施过程中可节约的成本费用进行确定。在此基础上,完成预期成本投入和收入效益对比表格的绘制,然后对项目成本与效益进行量化评估。
二、成本效益分析法的积极作用
1.加强医院成本控制
在过去较长的时间里,公立医院受财政投入不足、医院内部分配不合理等因素的影响,面临着较大的成本压力,以至于盲目追求经济收入,形成了对资源和患者的双重虹吸作用,最终导致医疗费用不断提升。自新一轮医改实施以来,医院补偿机制、药品采购供应制度、医保付费方式等都得到了改革,促使公立医院收入结构得到了持续优化,次均费用也在不断下降,以遏制医疗费用不断增长的趋势。对于公立医院来讲,想要更好地适应改革,还要加强医疗成本的控制,采用成本效益分析方法,可以使医院经济管理部门加强成本核算与控制。
现阶段,按照医院财务制度,医院成本核算需要完成对药品销售、制剂生产、医疗服务等各项开支费用的核算管理,确保医院医疗活动经营成果得到真实反映。采用成本效益分析法,可以实现对各项业务的财务分析和经济活动评价,因此能够使医院经济活动成本得到有效控制。
2.充分利用医疗资源
在医疗资源分配方面,存在不均衡的情况。伴随着医改工作的深入开展,医疗资源需要得到优化配置,从而解决医疗资源利用率低下的问题。而公立医院在供给侧改革过程中,需要认识到医疗卫生资源不足、优质资源短缺且分布不均等问题,通过科学化管理实现医疗供给与效应的最大化,从而使医疗服务体系运行活力得到激发。采用成本效益分析法,可以对医院人员经费、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卫生材料费用、药品费等各种资源费用的分类、归集、分配等情况进行分析,确保医院各种资源能够得到合理运用,所以能够使医院资源利用率得到提高。采取该种措施能使公立医院有限的医疗资源得到最大化利用,因此能够推动医院供给侧改革。
3.保证医院公益性质
2017年以来,公立医院改革主旋律为“抓落实”,在告别多年以药补医局面的同时,开始着重维护公立医院的公益性。而在医院经济管理方面,一味注重经营性资产管理将导致医院公益性无法得到重视。采用成本效益分析法,则能从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两方面对医院经济活动展开分析,促使医院各科室以病人为中心进行财务指标的设置,结合患者满意度、医护人员工作效率等因素完成经济活动社会效益的客观评估。通过对医院综合效益进行核算统计,公立医院则能对经济运行指标和社会效益情况等进行全面把握,实现对医院成本管理工作的优化和完善,继而使医院的公益性质得到保证。
三、成本效益分析法在公立医院经济管理中的运用方法
1.在医院管理制度完善上的运用
伴随着医疗改革的不断推进,公立医院在经济管理方面还应对现行制度进行不断完善,才能推动现代化医疗制度体系的建设与发展。针对医院成本审核制度,采用成本效益分析法可以实现对各科室和项目运行成本的合理规划,避免重复计算和不必要的投入,因此有助于成本审核工作的开展。
从经济管理部门的成本核算内容上来看,需要将医院科室划分为临床服务、医疗辅助、医疗技术和行政后勤四种,要求各科室遵循成本效益关系、相关性等原则分项逐级进行成本分布结转,促使成本最终得以转移至临床服务类科室中。针对医疗服务项目,需要以各科室开展的项目为对象,完成各项支出的归集和分配,对项目单位成本过程进行计算,从而通过项目成本核算对各项医疗服务实际消耗进行准确计算,完成收费价格的合理制定。
采用成本效益分析法,可以在各科室和医疗服务项目成本分摊的过程中,采用多元化成本节省方式,促使各科室加强日常开销管理,达到改进成本审核制度的目的。为督促各科室人员落实工作,还可以将成本责任划分为投资、成本和效益三个中心进行分别管理,通过事先对比、记录和统计采取有针对性的奖惩措施,确保各科室通过总结成本管理中的问题实现管理制度的完善。
2.在经济管理效率提高上的运用
公立医院在经济管理方面,每月都要进行各项支出和收入的对比。而医院医疗服务复杂,为非标准化产品,成本对象拥有多种层次,动因复杂,在数据收集和计算方面的工作量较大,容易影响管理效率。采用成本效益分析法,还要建立医院信息系统,为方法运用提供现代化工具和必要的技术支撑。借助计算机技术手段,则能对医院各项资源进行信息化管理,完成医院基础数据的自动分类、获取和归集,实现对成本数据的处理、分析和报告。通过采取全方位的系统管理方式,则能实现对医院成本效益的准确化、全面化分析。
在此基础上,医院则能加强对运营状态信息的把握,并结合分析反馈结果采取有效的约束、控制措施,保证医院各项支出能够得到合理补偿。具体来讲,就是要结合各科室情况对人员进行绩效考核,通过适当奖惩对员工工作效率进行激发。凭借管理系统,可以利用不同指标完成全体员工绩效考核,因此有助于医院经济管理效率的提升。
3.在医院医疗设备管理上的运用
公立医院投入机制还不完善,在医疗设备采购方面的补贴、优惠政策未能得到及时落实,因此在公立医院的各项支出中,大型医疗设备花费仍为其重要的组成部分,给医院运营带来了较大负担。所以,还应加强对这些设备的精细化管理,通过成本效益分析确保设备资源得到充分利用。伴随着医疗改革的推进,公立医院医疗设备已经由科室直接管理转变为职能科室和使用科室同时协助管控的模式。从医院角度来讲,还要完成设备综合性绩效评价,明确设备综合成本效益。具体来讲,就是要从完好率、回收率、维修率、投资收益、维修费增长率等方面对设备成本效益展开分析,确保各科室对设备的运用合理。
从科室管理角度来讲,还要从设备回报率、运行成本等角度进行分析,完成相应指标数值的设定。而在设备成本效益比超出该数值时,可确定设备拥有较高的使用效率。针对单台设备,则要从服务量、投资回收期、投资效益等角度展开分析。通过完成设备成本效益分析综合体系的建立,则能实现设备利用情况的科学评价,为医院制定各种经济管理决策提供有力的数据支撑。
4.在医院综合效益优化上的运用
采用成本效益分析法,公立医院还要以优化综合效益为最终目标。在经济管理中,存在一些隐性效益,还要通过科学分析进行间接体现,确保医院综合效益能够得到优化。采用成本效益分析法对医院经济效益进行分析,不仅是对经济投入和产出进行简单比较,还要从服务质量、成本耗费、资源使用等方面进行分析和评估,确保医院医疗成本能够得到降低,同时对各项服务价格进行规范,促使医院补偿体制得到完善,继而有效推动医院的健康发展。
除此之外,则要通过成本效益分析确定医院能否为群众提供安全、价廉、有效、方便的医疗卫生服务,确保群众就医需求得到最大限度的满足,从而保证医院社会效益能够实现。为此,还要结合成本核算数据对医疗技术服务价格进行合理制定,对医用设备检查治疗价格和药品价格进行适当降低,实现对医用耗材费用的严格管理。以此为基础,则能根据成本效益分析结果实现财政合理补偿,为医院服务收费提供充分数据依据。结合医院综合效益分析结果,国家相关部门也能从医保、医疗服务价格制定等方面得到精确医疗保障支付额度和实现医疗费用的有效控制,最终实现医院综合效益的优化,缓解群众“看病贵”等难题。
四、结语
在公立医院经济管理方面,采用成本效益分析法可以加强医院成本控制和实现医疗资源充分利用,同时能够为公立医院保持公益性提供保障。在实际运用时,还要将该方法运用在公立医院管理制度完善、经济管理效率提升、医疗设备管理和综合效益优化等多个方面,以便全面推动医院改革工作的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