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实现学前儿童教育的科学化发展
2018-02-23四川省南充市西华师范大学学前与初等教育学院
四川省南充市西华师范大学学前与初等教育学院 彭 曦
实现学前儿童教育的科学化发展是当今社会国家尤为重视的一项基本教育工作,正确的学前教育对幼儿智力的开发以及其未来的学习生活都有着很大的积极影响。因此,加强学前儿童教学发展的科学化是一项不容小觑的工作。对于学前儿童来说,在成长的启蒙阶段就接受创造力方面的培训和练习,有助于逐渐培养属于自己的学习能力;在教育中将科学教育课程与儿童自身学习情况相结合还可以为他们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更有利于他们未来的发展。
一、学前儿童科学教育存在问题分析
(一)学前儿童科学教育训练方式
儿童时期是训练孩子发散性思维能力最好的学习阶段,意识到了这个问题,目前开始开设科学教育学科的幼儿园数目逐渐增多,希望以此来培养学生们的创造能力。通过调查发现大部分幼儿园均倾向于开展以科学为主题的开放性室外活动,在开阔的场地中锻炼学生们的相关能力。首先要承认其出发点是很好的,但其中也存在着诸多问题。例如一些教师在组织活动时为了尽量增强科学的教育性,会设置一些难度系数过高的问题,使一些还处于幼儿阶段的学前儿童无法较好地完成回答;再者为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有些活动会过于侧重趣味性,这样会造成教师的辅助成分较高,使孩子们无法充分发挥自身的思考能力,思维受到了一定的限制,没有达到相应的训练效果。
(二)学前教育人员总体科学素质低下
在科学技术高度发展的时代大背景下,尽管各个学校都在积极使用现代化设备充实学前儿童的教育,但在技术的具体操作过程中还是出现了各种各样的问题。现阶段部分教师没有经过系统的培训,再加上每天繁重的工作,也没有太多的学习时间,所以导致对于信息科技的实际操作能力较弱。
二、促进学前儿童科学教育发展的途径
(一)挖掘并培养孩子兴趣
孩子很容易会对生活中的某些问题感兴趣,但是帮助孩子保持兴趣与长期发展却不容易。首先我们需要对课程进行选择,这就要求老师对教学内容进行一定的设计,也需要教师充分考虑孩子对生活所产生的兴趣。也就是说,促进学前儿童的科学化发展,既要通过课程,也要通过生活——所谓生活就是指儿童的经验、儿童的兴趣。作为老师,我们要做的就是努力地把它们结合起来。
(二)丰富多彩的活动教育法
在学前儿童的教育工作中最为重要的是对其发散性思维的培养,借助实物的教学可以让他们直观地感受到事物,从而开阔自己的眼界,通过对不同事物的观察与感受来进行创新和探索。教师还可以寻找一些适合学生们的教学材料,营造出利于探索科学技术的学习氛围,让学生们在良好的环境中调动潜在的思维创造力,开动脑筋更好地进行创新。例如,教师们可以收集一些不用的教材用具,让孩子们选择自己喜欢的用具,通过自行地合理利用来做出不同类型的玩具。通过自主动手能力来提高学生们的创造能力,让他们在思考的过程中树立正确的科学技术观念,从而完善对自身的认识,树立未来对于科技的自信心和创造力。
(三)结合艺术丰富科学教育
科学和技术不分家,同样科学和艺术也不分家,将艺术和科技完美结合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保证学前教育的有效性,使在学习阶段的孩子们尽可能全面地理解所学习到的知识。在教师的教学活动中可以多加入一些富于艺术形式的科学活动,让学生们在进行科学创造的同时培养艺术鉴赏的相关能力,以高质量的思维创作来提高学生对科学的学习能力。例如,在绘画的活动中,可以用随意涂画点、线、面的方式来打开儿童们的思维,让他们在思考之后来创作具有自身风格的作品,通过对艺术的思考来培养他们对美的理解。
三、结语
学前儿童的科学教育是指学前儿童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对周围事物的观察和认识,来丰富自己眼界的过程,从而在面对大千世界时能够具备自己独立的思考和相应的操作能力。儿童是祖国的未来,是国家发展的后备力量,所以作为幼师和学校都应该正确树立自身目标,明确教学态度,秉承着积极培育学生的科学文化素养的思想,不断探索科学教育在日常生活中的重大意义,从而更好地让科学教育来培养儿童的好奇心和探索能力。总的来说,在儿童阶段利用科学教育的方式十分有利于学前儿童教育的发展,对他们的未来有着重大意义。
参考文献
[1]刘健智.科学素养: 学前科学教育的课程目标[J].学前教育研究,2006(9).
[2]傅晨.多元文化传播视野下的幼儿科学教育研究——评《幼儿科学教育》[J].新闻爱好者,2016(9).
[3]高宏钰.高校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尝试开展幼儿园科学教育活动时出现的问题及对策[J].幼儿教育·教育科学,2017(10).
[4]贾英杰, 程莉莉.浅谈幼儿的科学教育[C].2010科普理论国际论坛暨第十七届全国科普理论研讨会,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