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转课堂在高中通用技术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2018-02-23山东省寿光市第二中学田晓明程翠英
山东省寿光市第二中学 田晓明 程翠英
翻转课堂是现代信息技术应用于课堂教学的具体体现。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利用信息化教学资源,重新调整课堂内外的时间,将学习的决定权从教师转移给学生,这不仅提高了课堂时间的利用效率,更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在高中阶段,通用技术是提高学生技术素养的主要学科,但是一直以来,低效的课堂教学使得学生技术素养的提升受到制约,针对此,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教师应该充分利用现代技术,推动传统课堂的翻转,并制定相应的教学应用策略。
一、构建翻转课堂,创新课堂教学模式
翻转课堂作为一种新型的课堂构建方式,其实施途径与传统课堂存在着巨大的差异。因此,在课堂构建中,教师应该结合翻转课堂的特点,对通用技术课堂的教学实践进行调整与创新,以形成新的教学发展模式。在实践中,翻转课堂的构建一方面要体现课下自主学习的特点,例如在“稳固结构的探析”的教学设计中,教师一方面结合教材内容,将结构稳定性的概念,以及影响稳定性的因素等内容制成短小精悍的视频,让学生在课下预习环节自主学习,完成难点突破;另一方面体现课上消化的特点,根据学生预习中遇到的问题进行集中分析与讨论,从而完成知识的内化过程。
二、构建翻转课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一直是教学研究的重点课题。在高中通用技术教学中,教师可以结合翻转课堂的生动性和趣味性,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兴趣。例如在“人机关系”的教学设计中,教师可以在教学视频中插入多样化资源,如安全帽、安全带、课桌角、高跟鞋等的设计案例,引导学生从生活经验出发,对人机关系进行讨论。此外,在翻转课堂上,教师还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综合调动学生的多重感官,让学生突破传统课堂中灌输讲解的单一性,从更多角度实现对知识的理解,产生进一步学习技术、探索技术的兴趣。
三、构建翻转课堂,培养学生的实践精神
实践操作是新课程改革背景下,高中生综合能力培养的重要内容。在高考的压力下,教师、学生专注于文化课学习,主要采用笔试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检验。而在通用技术教学中,由于技术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特点,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充分的自主实践机会,而这时翻转课堂就为教学设计带来了巨大的便利。如教师在安排课后实践作业时,为保证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指导,可以在教学视频中插入实验步骤等内容,并在难点处做出点拨,让学生能够在指导中发挥主观能动性,提高自主操作能力,实现对通用技术知识的消化与吸收。
四、构建翻转课堂,培养学生的自主能力
自主学习能力是高中阶段学生培养的重点内容。进入到高中阶段,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自主能力,但是由于应试教育的长期影响,许多高中生在学习中缺乏对自我价值的正确认识,依然希望能够在教师面面俱到的指导下学习,这种过度依赖的学习态度严重影响了高中生的独立发展。而翻转课堂理念则针对这一教学弊端提出了具体的解决方案。在实践中,教师可以利用信息化的课程资源,打破时间与空间的限制,为学生提供方向性指导,让学生根据自身学习需要制定学习方案细节,进而在实践中主动发现学习中的问题,并提高自我改进、自我提升的主动性。
五、构建翻转课堂,构建新型师生关系
师生关系是课堂构建的主要组成部分。在传统课堂教学模式中,师生之间是自上而下的从属关系,教师根据教学目标和自身经验为学生设计教学内容,而学生则被动接受教学指导,这种缺乏互动的教学方式严重影响了学习效果;而在翻转课堂中,师生关系得到了全面的转变,学生成了学习的主体,教师则成为教学的指导者和服务者。在通用技术教学中,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的条件以及对课堂知识的吸收程度,调整学习进度,并通过与教师的在线沟通实现答疑解难,进而提高学习的实际效果。中通用课程教学实践中,教师应该紧紧抓住信息技术优势,为高中生提供充分的自主学习机会,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当然,翻转课堂作为一种教学理念,其在实践中要想获得预期效果,还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制约,目前许多高中教师对于翻转课堂的应用依旧停留在形式化的层面,缺少具体可行的教学评价机制,使得翻转课堂的教学效果得不到量化;此外,技术应用上的缺陷也影响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发挥。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在高中通用技术课堂上,应该做好总结与反思,根据现实条件,制定并优化翻转课堂的构建策略。
参考文献
[1]李婉嘉,徐晶,李爽.基于“翻转课堂”理念的通用技术教学模式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5(50).
[2]王中发.“翻转课堂”在高中通用技术教学中的应用[J].新课程(下),201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