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教学的智与慧
2018-02-23湖南省长沙市怡雅中学陈赛强
湖南省长沙市怡雅中学 陈赛强
智,法用也;慧,明道也。智,每日求知为智;慧,心灵丰满为慧。智是分辨万物、寻因求理的洞察能力,而慧则是体认万物同根、万物归根的洞察能力。初中物理是研究物质运动一般规律和物质基本结构,探索自然规律的最基础学科,其研究过程蕴含丰富的哲学思想和规律。而智与慧是洞悉自然,运用哲学规律打开神奇自然规律的不二法门。
做好一名物理老师,要不断激发孩子探索自然的想象力,开启他们探究自然科学的智慧之门,成为孩子认知自然和自我的引路人。
一、注重教学中哲学辩证智慧,培养物理思维能力
初学学生,尤其是不少女同学感叹物理难学,难在抽象如电学之电荷运动动态无形,难在理解如光学之透镜,难在运用如动态回声之计算,感觉烦琐、深邃以至高不可及。
教师在教学中要渗透物理之美,物理学是至美的。德国物理学家海森伯说过:美是真理的光辉。物理学因真而美、因善而美就是十分自然的了。物理的美属于科学美,主要体现于简单、对称和统一;对称则统一,统一则简单,它们构成了物理学的基本美学准则。翻开物理学的篇章,可以发现到处都跳动着美的音符。仅以对称性为例,人教版八年级物理第二章“光现象”中光的反射定律中,在反射现象中,法线即为对称轴,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对称居于法线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完美对称,简单和谐,如此完美的统一,充分展示了物理世界的美,一种动人心弦的美。正是这许多美不胜收的事例,激发起人们对大自然由衷的赞叹与敬畏,难怪爱因斯坦会说:“宇宙间最不可理解的,就是宇宙是可以理解的。”在人教版八年级物理第五章“电流和电路”中的串并联电流规律中,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就是一种整体和局部的哲学思想的体现。
二、遵循自然规律,培养良好的物理习惯
唯物主义哲学所阐述的规律的一般原理,可以使我们更加清晰地认识教育规律。在教学实践中,要经常鼓励孩子:任何问题一定有最简单的解决办法予以应对。物理解题中,正确解法一定是:简单、简洁。步骤简单明了,得到的数据简洁整齐。初中物理是所有学科中最具有科学性的学科,每一个概念和规律、公式,都是通过物理实验得出的。物理概念和规律是在大量的观察、实验的基础上,运用逻辑思维的方法,把一些事物本质的共同特征集中起来加以概括而形成的。
物理学科,理论性、系统性都很强,教师要把握课堂的40分钟,让学生“堂堂清、日日清”,使其真正学懂物理。同时教师还要要求学生做好课堂笔记,这对课后的消化理解非常有效。另外还要要求学生养成良好的解题习惯,如对于光学、电学作图问题,要做到规范美观,对于物理计算题的解答过程要清晰严谨。
另外在解答物理计算题的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几点。
首先,解题过程要规范。在解答计算题过程中,最关键的是必须有头有尾,具体来说就是在做题过程中,先写“解”,然后进行解题,在答案写完之后,不要忘记写“答”,这是极为关键的内容。
其次,文字说明要精准。只有文字说明准确,才能更完整地表达解题思路。在解题过程中,通常会出现阶段性的结论,学生需要不断挖掘题中隐含的内容,才能得出结论,对解题理由的陈述,从某种层面来说属于文字说明。值得注意的是,文字说明不宜过长,最好是内容精简,表达准确,节约答题时间。
再次,公式运用要恰当。公式运用属于解题不可缺少的部分,是学生对所学知识应用的最好的体现,所以熟练掌握物理公式对于解决物理计算题至关重要。
最后,单位表达要准确。计算题中要求求出物理量具体数值的要有单位,并且要做到规范统一。意实验教学的开展,使学生通过实验感受物理世界的无穷魅力。
总之,初中物理教师在物理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发挥自己的教学智慧,积极开展富有层次性的教学活动,努力提升学生的物理学科素养,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为他们以后的学习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陈汝冰.物理教学中渗透哲学思想的思考[J].物理通报,2013(3).
[2]丁云.浅论物理教学中哲学思想渗透[J].中学物理:高中版,2013(8).
[3]罗学明.用情感催开物理教学智慧之葩[J].试题与研究:新课程论坛,20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