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化学课堂情境创设的四种方法

2018-02-23江苏省海门开发区中学朱慧

新教育 2018年17期
关键词:化学创设溶液

□江苏省海门开发区中学 朱慧

情境,即尽量提供真实或仿真度很高的情境,使人有身临其境之感,能够触动内心,引发联想与思考。在学科教学中实施情景教学可以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之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促进学生思维,加深对情景的理解,从而积极参与学习,提高学习效率。初中化学教学中进行情景创设教师应重点做好以下四个方面。

一、创设问题情境,设疑导学

爱因斯坦有一句名言: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把知识置于问题情境,能激发学生积极思考以解决问题,通过解决问题获得学习的成就感和提升学好化学的自信心。

例如(1)在学习“燃烧的条件”时,教师可以播放火灾的情境,然后设问:灭火有哪些方法?学生对于此情景并不陌生,于是纷纷说出了方法——用水冲、用灭火器,然后继续设问:油锅起火、森林着火、电器着火又应采取什么方法呢?利弊分别是什么?于是,通过与实际结合,解决了一个个问题,知识的掌握便水到渠成。

(2)在讲授“溶液性质”时教师可设疑的问题情境——生理盐水、油和水的混合物,泥沙和水的混合物是否均是透明的?各自放置一段时间后分别有什么变化?说明了溶液有什么特征?通过比较,学生说出了溶液的性质,即“均匀、稳定、透明”。

(3)在复习“酸、碱、盐”的性质时,教师可引入古诗《石灰吟》“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设问:说出诗中涉及的变化,写出反应方程式。给化学知识赋予了一定的情感,能吸引学生去思考并解决问题。

二、创设人文情境,引人入胜

《辞海》中对人文定义为“人类社会的各种文化现象”。化学教学中要借助先进的、优秀的现象,设置人文情境,激励学生关注社会和生活,感悟到化学的魅力从而热爱化学。

例如:(1)在“绪言”教学时,教师可介绍中国对化学发展做出的贡献,展示钻木取火、制陶、冶金、四大发明的图片,并联系近现代化学与衣食住行、物质文明的关系;播放绿色化学的研究成果,这些情景能让学生觉得化学是非常有用的,从而立志去学好化学。

(2)对“水的净化”的教学,教师可展示澳大利亚、德国、日本、美国、以色列等国家的节水方法;介绍我国节水方面的成就,旨在让学生明白水资源的珍贵和节水的意义,使学生带着责任感学习。

三、创设实验情境,目治手营

“一切比较真实的对于自然的解释,乃是由适当的例证和实验得到的。”化学教学中,实验能帮助学生理解知识,训练观察和动手能力。

1.在教学中开展学生实验。

例如,对“溶液”的教学,在自学溶液的概念之后,教师应要求学生进行分组实验“配置100g 10%的NaCl溶液”,经过亲自动手操作,对于溶液的概念、组成、性质及溶质的质量分数有了深刻的理解。

再如教学“化学肥料”,对于氮肥、磷肥、钾肥进行实验比较,分别从颜色、气味、溶解性的角度去观察和实验,对于氮肥和钾肥进一步用熟石灰与之反应鉴别,通过实验,学生对于化肥的区分、使用及保存有了更为深刻的理解。

2.在课堂上进行趣味实验演示。

例如“竹器刻字”,即用毛笔蘸取稀硫酸在竹片上书写,晾干,然后在酒精灯火焰上烘烤一下,清水洗净后,竹片上就呈现出黑色的字迹。以此实验作为学习硫酸的情境,学生会更容易认识浓硫酸的腐蚀性和脱水性。

再如学习“酸碱指示剂”时,教师可介绍用植物制作指示剂的方法,展示紫甘蓝的汁液,然后利用点滴板分别测定盐酸、NaOH溶液、小苏打溶液、食醋、雨水的酸碱性。这个实验是利用生活中的材料来阐述化学知识,增加了趣味性,而且能引导学生关注实际生活,启发他们多参与实践。

四、创设交流情境,合作互助

课堂交往分为师生交流、生生交流,适当交流可以为教学及时提供信息,巩固知识,提升能力。因此,要善于设计交流情境,为学生营造学习的时机。

1.合作交流,互助共赢。

例如,怎样用实验证明雪碧中含有二氧化碳?

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得出了以下的一些设计:

(1)将紫色石蕊试液直接滴入一瓶饮料中,观察饮料颜色是否变红,若变为红色,则含有二氧化碳。

(2)摇动雪碧瓶子,然后在瓶口放置带火星的木条,若木条熄灭,则含有二氧化碳。

(3)把雪碧倒入澄清石灰水,看是否有沉淀,若产生沉淀,则含有二氧化碳。

根据学生的设计,要求其说明原理,并且进行评价和改进,实践证明,学生之间通过合作交流、争辩,可以更好地完成学习任务。因为,合作可以促进学生之间思维的碰撞,取长补短,建立更为合理的知识框架,产生最为合适的理解问题的方法,并且提高自己的交往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学习积极性明显提升了。

2.师生互动,及时反馈。

通过提问、交谈来了解学生对于知识的掌握程度,学习中的困难和知识的漏洞,由此可以反思并调整自己的教学,以实现高效。

例如,在质量守恒定律的教学中,教师与学生交流,学生提问:有些物质加热后质量变重(如Fe与O2反应),有些物质反应后质量减轻(如Zn与盐酸反应),怎么会质量守恒呢?于是发现学生没有完全认同质量守恒的概念,为了帮助学生理解,对于有气体参与的反应,不能忽略其质量的称量,因此,补充实验:Zn粒与盐酸反应——先称量反应前锌粒与盐酸的质量,然后将锌粒置于气球内,将气球套在盛有盐酸的试管上,将此反应装置始终置于天平托盘上,让学生观察反应过程中天平指针是否变化?然后再与学生一起阅读此定律,体会到质量守恒是指“所有反应物、所有产物”的质量。

在学生实验过程中教师也可以适当参与,看看学生如何操作,例如“振荡试管”“滴加液体”“倾倒溶液”“试管加热”等,观察学生在实验中的行为,再去了解一下如此操作的理由,有利于强化正确的知识和方法,纠正错误。

实践证明,在化学教学中,教师应不急于把知识教给学生,设法给教学内容设置恰当的创设问题情境、人文情境、实验情境、交流情境,以达到设疑导学、引人入胜、目治手营、合作互助的目的,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想象力、思维力和学习热情,提高学习化学的效率与质量。

猜你喜欢

化学创设溶液
象外之象——牛健哲《溶液》短评
『溶液』知识全解读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创设情境 提高效率
解读“溶液”
“教、学、评”一体化视域下问题串创设的实践
奇妙的化学
奇妙的化学
奇妙的化学
奇妙的化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