谍战电视剧红色文化网络传播效果研究
——以《和平饭店》为例
2018-02-23张奕民
张奕民
(上海交通大学 媒体与传播学院,上海 200240)
一、引言
红色谍战电视剧的制作和播出是牢记历史使命、加强文化建设的重要一环。近年来,不断有相关题材电视剧登上荧幕。《和平饭店》是一部于2018年开播的红色谍战电视剧,不仅有烧脑情节,也传递了信仰价值,具有幽默的叙事表达、高远的立意格局和接地气的爱国主题。
红色谍战电视剧的意义在于充分挖掘优秀文化资源,彰显爱国和热血的价值理念,拉进英雄和普通人之间的距离,传播红色革命文化。当具有“神剧”性质的谍战剧饱受网络吐槽时,一些情节跌宕、广受好评的红色谍战电视剧,是否能在传播中有效地起到对红色文化的宣传作用?是否有利于构建红色文化认同?
二、研究设计
舆论一般有潜舆论、显舆论、行为舆论三种存在形态。网络环境下舆论存在形态发生了变化,比如潜舆论显性化、显舆论复杂化、行为舆论虚拟化等特点,因此相关研究更应注重情绪分析的视角引入。[1]
结合理论与实践,《和平饭店》网络舆论抓取主要选择了两类平台:具有互动性和评论性的社交媒体——新浪微博,以及拥有电视剧网络播放权的视频网站——爱奇艺、腾讯、优酷。由于四类平台行为舆论指标值各不相同,出于选取准则的一致性,本研究统一从网友评论中选取了“点赞量”指标展开分析。时间设置为2018年1月25日至2018年2月19日,即《和平饭店》从浙江卫视首播日到大结局后的5天内,保证网络舆论持续发酵并在播出时间范围内评论。观察发现,点赞量的高低具有一定的分布区间,即点赞量高的评论内容往往会登上热评榜,又具有蝴蝶效应,进一步推动高点赞量评论的持续传播。结合各平台评论内容的点赞量高低差异和样本量,研究设计从以上四类平台各抓取20条点赞量最高的热门评论进行编码分析,去除官方发布和明星发布的高点赞量评论影响。
指标构建以微博和视频网站为监测范围,以搜索量和点赞量为行为舆论指标,以评论热词分布和平台传播分布为显舆论指标,以情感分析为潜舆论指标形成舆情数据挖掘体系。在电视剧红色文化传播效果指标方面,分为评论情感维度(五级量表)、评论内容维度(演员、剧情、制作技术)、评论和红色文化关联维度(观看后是否赞扬红色文化/表达红色文化实践决心)。评论的文本分析和编码采用了定性和定量的内容分析相结合的方式,既依据问题有目的地选取研究样本,建立类目、编码回归文本,又进行了量化的研究分析。
三、研究发现
(一)搜索指数总体情况
以“和平饭店”为关键词的百度搜索指数显示,《和平饭店》搜索量从1月24日开始呈现上升趋势,在1月28日、2月4日、2月10日、2月14日、2月16日有峰值出现,之后热度逐渐回落。
从四个平台抓取的样本来看,热门评论的发布时间集中在2月15日到2月16日,占比为48.7%,这和2月14日电视台大结局后2月15日网络观看呈现井喷趋势有关。此外,网络搜索热度峰值和评论的热度不完全成正比,在2月15日到2月16日搜索指数下降时,热门评论呈现高峰。
(二)评论与传播平台关系
分析发现,四个平台中,点赞数最高的前10评论中,6条评论来自新浪微博(点赞量1446、1187、690、300、263、261),3条来自腾讯(点赞量331、248、222),1条来自优酷(点赞量381),爱奇艺排名稍靠后;综合点赞量最低的10条评论来自优酷。
(三)评论与红色文化传播关系
第一,评论情感与红色文化传播。情感方面,对《和平饭店》情感基调持非常正面的比例为67.5%,比较正面为12.5%,说明观众整体评价非常好。但是,观看电视剧后赞扬红色文化的占比为35%,表达对红色文化实践决心占比仅为2.5%,比例很低,说明虽然《和平饭店》的观众情感基本为正面,但是对红色文化的传播力有待提升。
第二,评论内容与红色文化传播。在评论内容中心方面,以评价演员、剧情、制作技术为中心的占比分别为40%、83.8%和5%,剧情成为网络舆论关注的焦点。
通过不同平台媒介和传播指标的交叉可得,不同平台和演员评价具有显著性。通过新浪微博评论演员的比例明显高于视频网站,达到43.8%;不同平台和剧情评价具有显著性,通过新浪微博评论剧情的比例低于视频网站,为18%;而不同平台和制作技术评价不具有显著性。
对于观看电视剧后赞扬红色文化的评论者而言,评论中心为演员和制作技术均不具有显著性。但是,赞扬红色文化和剧情评论有显著关联。剧情评论成为红色文化通过评论传播的主要类别。
四、红色谍战剧对红色文化的传播建议
(一)舆论洞察:完善对电视剧红色文化内涵的挖掘
经过分析,网评者对电视剧的高评价并不能通过赞扬红色文化显示出来,而是通过以剧情为中心的评论予以反映。同时,观众表达的对红色文化的进一步学习和探索实践性不足,进一步彰显出电视剧还需增强红色文化的渗透度。
根据“和平饭店”词云舆情分析,“文化”一词热度不高,而“红色文化”并未成为热门关键词,但是相关关键词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反映出红色文化的影响,比如“青春”“生命”“经典”等。《和平饭店》将世界各国的风云诡谲融入饭店的狭小空间中,有很多体现红色文化精神的台词,如“利众生者无敌”等,这些台词能给评论很多发挥的空间。如果针对经典台词进行总结并联系实际,对于完善电视剧红色文化内涵挖掘、促进舆论关注,让红色谍战剧更具红色文化宣传教育意义大有裨益。同时,如何让剧中人物的情境联系到现实,是促进评论对红色文化实践决心的关键。
(二)平台效应:微博发力,明星演员带动,视频网站发挥剧评优势
数据显示,通过新浪微博评论演员的比例明显高于视频网站,但评论剧情的比例低于视频网站。鉴于微博热门点赞数在传播平台中居于榜首,而红色文化和剧情内容的相关度比演员更高,合理地运用微博宣传红色文化、借助演员明星效应加大对红色文化的宣传力度,同时让视频网站持续发挥剧评的吸纳优势,是非常重要的。
《和平饭店》拥有优秀的“戏骨”演员,在微博上号召力极强,点赞数极高,除了讨论演技、转型,演员自身也有很多关于红色文化剧的拍摄心得可供分享,但是在《和平饭店》中并未体现。为了增强红色文化的传播力,发挥微博明星效应、善用演员的榜样力量值得关注。此外,作为明星效应稍弱的视频网站,则可通过完善优秀长短评+图片的组合方式,借助网络视频直播的优势第一时间触达网络观众,使观众加深对红色文化的认知。
(三)引导时机:在剧情播出前中期注入红色文化评论引导
百度指数和各平台热门评论发布采集时间的对照显示,电视剧播出末期是热门评论出现的高潮,但是搜索已呈下降趋势;电视剧播出前中期,搜索量高而评论数相对较少。因此,在剧情播出前中期注入红色文化评论引导,有助于推动舆论对电视剧红色文化内涵的挖掘和自主传播。
《和平饭店》前期预热后,热门评论量随搜索量的下降而上升,前期代表性评论如“欣赏雷佳音在剧中的痞气幽默”;后期代表性评论如“无论剧情最后怎么反转,但结束语真的很感动,如今我们看到的这样精彩剧情的电视,正因为在那个热血的年代有了这么一群人的牺牲换来的”。电视剧与电影不同,红色文化需要随每集剧情的深入予以传递。在剧情播出前中期注入红色文化评论引导时,要及时关注评论走向,合理运用借势、留悬念等方式引发追剧者的深入思考和潜在受众的关注,助力对红色文化的有效传播,体现出更高的教化价值。
[1]陈力丹,林羽丰.再论舆论的三种存在形态[J].社会科学战线,2015(11):174-179.
[2]喻国明.中国大众媒介的传播效果与公信力研究基础理论、评测方法与实证分析[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9:94-120.
[3]陈力丹.舆论学——舆论导向研究[M].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2:45-95.
[4]王建林,谯伟,代艳英.试论红色谍战电视剧对当代大学生的教育价值[J].徐州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2,3(01):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