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后真相时代媒介信任的重塑

2018-02-23董一鸣

新闻研究导刊 2018年3期
关键词:重塑信任媒介

董一鸣

(黑龙江大学 新闻传播学院,黑龙江 哈尔滨 150000)

伴随后真相时代的到来,以及新媒体技术的日新月异,每个人都可以借助新媒体发表自己的观点,拥有海量受众的媒体更是如此。但由于种种因素,新媒体传播很容易使信息失真或产生谬误。如果媒体的信任长期被侵蚀,就会累积风险,甚至会在某些因素的作用下从量变转化为质变,对新媒体的公信力产生负面作用,甚至会危及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一、新媒体的信任危机

后真相时代是诉诸情感与个人信仰比陈述客观事实更能影响民意的各种状况。其表现为:情感诉求大于事实,客观事实被人们漠视和遗弃,真相往往会被带有明显情绪色彩的言论掩盖;消解事实成为自媒体的常态,自媒体受众受到某种情绪的诱导,通常会对事实作出“逆政治正确”的解读。伴随后真相的来临,媒体的信任也受到了各种危机。

(一)虚假新闻泛滥于新媒体

假新闻是指假借新闻报道形式传播的错误虚假、耸人听闻的信息,具有严重的误导性和偏向性。它们充斥在各种传播媒介上,是导致各种媒介乱象产生的一个重要原因。后真相时代,部分媒体为了追求受众的关注,不惜采用蛊惑人心的标题和虚假的内容;在信息不透明的掩盖机制下,制造虚假性、偏向性和误导性的信息,时时刻刻影响着大众的认知、判断和行为。这些紊乱的现象,轻则受到舆论的抨击和用户的唾弃,重则受到处罚甚至是市场的驱逐。

(二)剧情反转变得习以为常

当媒体接到一个新的热点、爆点时,首先想到的是如何抢到独家报道,如何吸引眼球赚取轰动效应,而不是本着新闻的专业主义精神去核实与查证。在面对期待真相的大众时,部分媒体竟然在揣摩与臆想中“合理想象”,并借助新媒体的各种传播方式迅速扩散。后果往往是吸引到了受众和眼球,却产生虚假报道,导致新闻的不断反转,使得受众不胜其烦,也导致媒介环境的恶化,进而导致媒体的信任危机。

(三)监管惩处体系亟须完善

在互联互通的后真相时代,传统的信任模式逐渐消失,现代互动的信任模式正在萌生。在这种尚未成熟的情势下,受众早已不再是单向度的人,当受到媒体的“欺骗”时,就会果断地摒弃,从而导致媒体的公信力大打折扣,产生信任危机。

当前新闻失实以及反转新闻泛滥的现象之所以不断涌现,是因为缺乏有效的监管和惩处机制。这些误导受众的不良媒体受到的往往只是舆论的抨击、社会的谴责,缺乏有效而严厉的惩处,对“造假者”的市场剥离缺乏明确、有效的制度性规定。

二、媒体如何重塑信任

在后真相时代面临各种错综复杂的因素,媒体的社会公信力骤降,媒介生态紊乱,公众对媒体的信任也进一步降低。修复、重塑受众对媒介的信任任重而道远。而媒体作为党和政府以及人民的喉舌,必须承担起相应的责任——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客观地反映事实真相,忠实地反映社情民意,维护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用主流价值观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引导社会思潮和舆论走向。

媒体要成为社会理性沟通的桥梁,每一次的报道都勿忘应承担的责任,要让整个社会的信任复苏,首先就要让媒体的信任复苏。

(一)营造友善氛围,培育信任土壤

友善的氛围和信任的土壤是我们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必要条件,而媒体在营造友善氛围、培育信任土壤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赢得公众的信任是媒体的分内之责。媒体要始终坚持新闻的专业主义,挖掘新闻真相,为正义而发声,为人民而发声。

1.充分保障公众的知情权。媒体要营造开诚布公的友善气氛,搭建公正、公开、公平的交流平台,并积极与受众沟通,避免受众的猜测和恐慌,滋生不必要的矛盾。

2.扮演好把关人的角色。媒体要对良莠不齐的信息进行筛选和过滤,在媒介市场化泛滥的境遇下,使媒体真正成为公开透明的信息平台。

3.强化媒介的后台监管。媒体积极结合互联网技术和媒介大数据,设计内容和技术修复方案,积极主动辨识虚假新闻,将失实的信源列入不良名单。

(二)社会需要媒体,媒体需要社会

媒体需要端正视角,聚焦于社会的真实状况,不能仅针对事件中个体道德缺失的谴责与批判,更不能闭门造车式的“合理想象”,而是要追踪新闻背后的原委、挖掘真相、剖析事实、邀请专业人士解读。媒体要以桥梁化的角色和平衡性的报道为己任,避免对热点事件和纠纷进行过于负面解读和标签化报道,不加判断地对事件进行片面的情绪化解读。

要提升社会和媒体之间的信任度,首先媒体要在报道层面作出改变。

1.尽力还原事实真相,力争呈现事件全貌,避免预设立场。在事实模糊的情况下,不急于发表带有倾向性的言论;平等对待所有涉事方,为被质疑和批评的对象提供回应的渠道。

2.借助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对信息进行深入调研和筛选,做好后真相时代的把关人。与时俱进,培养媒体去伪存真的能力,在技术层面上对虚假新闻进一步选择与研判。

3.涉及专业知识应严谨,多引用权威和中立第三方的声音。事实证明,专家学者以及民间团体的声音在缓和社会矛盾中能够发挥重要积极的作用。

(三)发挥意见领袖的指引作用

从社会热点的典型事件来看,后真相时代在社会关系与和谐的修复过程中,由于公众缺乏专业知识,专家、网络大V等意见领袖往往能发挥舆论引导的重要作用,所以意见领袖的专业解读变得尤为关键。

鉴于此,一方面媒体可以借助意见领袖的专业知识,针对热点事件中的错误认知,解析关键细节,及时发出声音,引导舆论由二元对立向多元化的健康方向发展,促使公众深入思考,理性看待焦点事件。另一方面,发展和完善职业化团体、社会组织,培育新型意见领袖,从而引导受众消解负面的社会情绪,激发大众的普遍关注和热情参与。去身份化的平等交流和互动,更有助于促进社会相对共识的达成。

(四)完善监管体系,弥补市场缺陷

当下,法律已渗透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成为人们建立广泛社会关系和开展各种社会活动依赖的工具与制度保障。通过法律的强制力来重构媒介信任,用法律来有效地保障媒介的“信任化”运行,建立约束性的法规和惩处机制。法律的实施能有效地制约媒体的不良报道行为,以此来鼓励更真实的监督、批评、问责。

只有对媒体市场进行监管,清除不良媒体,鼓励有良知、传播正能量的媒体,才能在制度层面上使媒介环境更加公平、公正、公开。后真相时代唯有以坦诚、反思、透明、公开的措施来净化媒介环境,才能使媒体信任逐渐恢复和重塑。

三、结语

重塑媒介信任任重而道远。媒体通过自律提高自身媒介素养的同时,结合意见领袖的社会影响力,通过建立完善的法律法规来推进媒介生态的良性发展,以促进媒介环境的和谐,打造大众良性沟通的渠道,使媒体真正成为社会良性沟通的平台。只有这样,后真相时代的媒介环境才能真正净化,媒介信任才能真正被重塑,与此同时,也将对整个社会的和谐与稳定起到积极的引导作用。

[1]孙笑笑.从虚假新闻看媒介公信力的冲击与建构——以《新闻记者》评选的假新闻为例[J].今传媒,2014(03):44-46.

[2]施雯.后真相时代,新闻如何求真[J].竞争情报,2018(1):04-09.

[3]杨抒忆.新媒介生态下新闻舆论工作创新途径探究[J].声屏世界,2017(07):53-54.

[4]陈保强.浅谈新媒体时代的信任危机[J].艺术科技,2014(06):71.

[5]范小青.网络口碑与传播信任机制[J].出版发行研究,2010(04):28-29.

猜你喜欢

重塑信任媒介
重塑未来
媒介论争,孰是孰非
自动化正悄然无声地重塑服务业
书,最优雅的媒介
李沧:再造与重塑
欢迎订阅创新的媒介
嘤嘤嘤,人与人的信任在哪里……
重塑灵魂
反思媒介呈现中的弱势群体排斥现象
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