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AEM补片法联合瘘管结扎术治疗肛瘘的临床疗效研究

2018-02-23陈细静

结直肠肛门外科 2018年5期
关键词:内口肛瘘瘘管

霍 超 彭 文 陈细静

(1广东医科大学附属深圳南山区人民医院肛肠外科 广东深圳 518000;2深圳蛇口人民医院手术室 广东深圳 518000)

肛瘘指肛管直肠和会阴皮肤间的病理性管道,多因直肠肛管感染等诱发[1]。切开挂线术是常用术式,其通过切开管道并清除瘘管基底肉芽组织,再利用挂线引起的组织炎性反应和纤维化,起到引流效果,最终达到治愈肛瘘目的。目前,切开挂线术治疗肛瘘的疗效肯定[2-3],但肛门功能的良好保留和较高的治愈率难以两全[4]。经括约肌间瘘管结扎术(ligation of intersphincteric fistula tract,LIFT)具有操作简便特点,有报道显示LIFT较单纯切开挂线术有助于保护肛门功能及缩短术后康复进程[5]。脱细胞异体真皮基质(acellularextracellular matrix,AEM)是具有诱导组织生成和细胞支架作用的填塞材料,具有良好的组织相容性,修复皮肤黏膜缺损,有助于创面愈合[6]。目前有关LIFT联合A EM的研究报道较少,本研究旨在探讨AEM联合LIFT治疗肛瘘对肛门功能和康复效果的影响,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纳入2017年2月至2017年12月广东医科大学附属深圳南山区人民医院240例肛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此次研究经本院伦理委员会批准。随机抽签分为两组,每组各120例。观察组行AEM补片法联合瘘管结扎术,对照组行常规瘘管切开挂线术。纳入标准:(1)均符合美国结直肠医师协会修订的有关肛瘘诊断标准[7];(2)病历资料完整。排除标准:(1)合并有恶性肿瘤、溃疡性结肠炎及直肠息肉者;(2)肝肾功能严重不全或有造血系统原发性疾病者。观察组中男性68例,女性52例;年龄(54.47±13.36)岁;复杂性肛瘘67例,单纯性肛瘘53例;瘘管个数(1.58±0.71)个;术前Wexner评分(2.48±0.95)分;病程(3.27±1.85)年。对照组中男性64例,女性56例;年龄(52.92±14.48)岁;复杂性肛瘘71例,单纯性肛瘘49例;瘘管个数(1.62±0.68)个;术前Wexner评分(2.37±1.04)分;病程(3.31±1.79)年。两组患者性别、年龄、肛瘘分类、瘘管个数、术前Wexner评分及病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 0.05)。

1.2 手术方法

1.2.1 观察组 术前1 d备皮,手术当天清洁灌肠。行蛛网膜下腔麻醉,患者取折刀位,经外口注入双氧水,明确内口位置,在探针引导下,手辅助触摸确定内外括约肌间沟位置。沿肛缘括约肌间沟,在瘘管上做弧形切口,切口长1.5~2.0 cm,再沿括约肌间平面继续分离至内口侧瘘管距内口0.5 cm处,暴露瘘管。用可吸收线结扎内口侧瘘管,经外口注入双氧水,当内口无气泡溢出时说明结扎成功。再继续向外括约肌侧分离瘘管1~2 cm,结扎瘘管,重复双氧水试验确定结扎成功。在两根可吸收线间横断瘘管后,继续缝扎邻近内口侧瘘管和外括约肌侧瘘管。根据瘘管形态大小修剪AME补片,备用。在刮除瘘管壁肉芽组织,将冲洗括约肌间切口后,再将事先备好的AME补片填塞在括约肌间沟瘘管横断面,缝合弧形切口,外口开放引流。

1.2.2 对照组 术前准备和麻醉同观察组,患者取折刀位,经外口注入双氧水显露确定内口。在探针尾端缚一橡皮筋,将探针自外口经瘘管通入内口,并自内口引出,折弯后拉出肛门。沿探针切开内外口皮肤,刮除瘘管壁炎性组织,拉紧橡皮筋,若术后10 d橡皮筋仍未自行脱落,再次紧线。

1.3 观察指标 (1)记录两组患者手术相关情况,包括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创面愈合时间及术后疼痛情况。住院期间告知患者判断上皮化方法,院外由患者自评,以创面完全上皮化(即肉眼可见创面出现瘢痕组织)为创面愈合标准,每天电话联系1次,记录创面愈合情况。疼痛程度根据McGill口述分级评分法[8],在术后第3 d进行评定。 0级为无疼痛,1级为有痛感、不影响正常生活睡眠,2级为有痛感、需用止痛药物,3级为有痛感、需麻醉止痛。(2)术后随访半年,每2 w电话联系1次,询问患者一般状况,对于有疑似复发的患者嘱患者入院复诊,行MRI检查进一步进行明确,记录复发情况。在术后半年时评定疗效,治愈指创面愈合、症状体征消失,显效指创面愈合、症状体征改善。(3)分别在术前1 d和出院时采用Wexner评分法记录肛门功能,得分越高,肛门功能越差。(4)记录住院期间并发症发生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9.0软件包处理数据。计数资料以[n(%)]表示,组间两两比较行χ2或连续性校正χ2检验,组间等级资料比较采用秩和检验;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表示,组间比较行t检验,符合偏态分布计量资料采用中位数(M)表示,组间比较采用非参数秩和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手术相关情况比较 术后第3 d,观察组疼痛程度较对照组轻(P<0.05);观察组住院时间、创面愈合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手术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手术相关情况比较

2.2 两组疗效和复发率比较 两组治愈率和显效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2.3 两组肛门功能和并发症比较 观察组术后Wexner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共12例患者发生并发症,发生率为10%,其中9例术后创面渗血(其中2例合并尿潴留),另3例为切口感染。对照组共24例患者发生并发症,发生率为20%,17例术后出血(其中5例合并尿潴留),另7例为切口感染。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706,P=0.030)。见表3。

3 讨 论

肛瘘是肛肠科常见疾病,瘘管切开挂线术利用弹性材料的缓慢切割作用,避免括约肌断端回缩以达到治疗目的,长期以来一直是肛瘘的主要术式。但其术后高复发率和肛门功能恢复效果日益引起临床重视[9]。 内口处理是肛瘘术成功的关键[10],保护肛门功能是目前肛瘘手术治疗的关注点[11]。LIFT通过双氧水试验辅助探针寻找内口,将括约肌间沟作为LIFT的手术入路,在清除肛瘘内口处感染隐窝和肛门腺后,结扎靠近内口侧的瘘管,间接封闭内口,阻断肠道菌群进入瘘管,同时避免了对括约肌的损伤。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第3 d疼痛程度优于对照组,术后Wexner肛门功能评分低于对照组,提示LIFT对减轻术后疼痛及保护肛门功能方面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AEM具有良好的组织相容性和局部抗感染效果,既往多被用于烧伤整形和头颈外科[12-13],其临床效果得到认可,其保留了基底膜复合物,在植入缺损区域时具有真皮模板作用,能促进成纤维细胞生长,防止创伤组织粘连和病理性增生[14],从而抑制疤痕组织的形成,重建正常解剖关系。AEM保留原有组织的立体纤维支架结构,置入体内后被正常组织降解吸收,达到再生性修复作用[15],从而促进组织创伤修复,缩短术后恢复进程。动物实验结果也表明AEM参与肛瘘愈合的血管化和再塑形过程[16]。本研究观察组应用LIFT联合AEM补片术,结果也显示观察组术后创面愈合时间和住院时间较对照组缩短,提示LIFT联合AEM补片术有助于促进术后早期康复,与既往报道一致[17]。

此外,肛瘘术后并发症与患者生活质量密切相关[18],AEM置入后起到物理屏障作用,发挥组织屏障效应,从而可降低术后局部感染概率。本研究中切口感染及创面渗血各发生率在组间未见差异,但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较对照组低,体现了LIFT联合AEM在减少术后并发症方面有一定的优势。术后复发率也是评估患者预后的重要指标,本研究显示观察组术后半年内复发率低于对照组,这可能与LIFT可更为准确处理内口有关,但陈豪等[19]对67例肛瘘患者行LIFT术,术后1年复发率可达13.43%,这可能是因手术创面位于肛管高压带,术后切口被肠腔中肠液、粪便反复污染,造成引流不畅和切口裂开,最终导致复发,因而LIFT术中应合理处理内口,弧形切口尽量避开肛管高压带。

表2 两组疗效和复发率比较[n(%)]

表3 两组肛门功能和并发症比较

综上所述,LIFT联合AEM用于治疗肛瘘疗效肯定,相比于瘘管切开挂线术的术后疼痛感相对较轻,有助于保护肛门功能及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患者早期恢复及降低术后复发率。

猜你喜欢

内口肛瘘瘘管
尿道内口漏斗各参数诊断女性压力性尿失禁
当心特殊肠癌的“幕后黑手”——肛瘘
磁共振成像不同扫描序列诊断肛瘘诊断价值
猪回肠食糜的取样方法
并行导丝法在更换肾造瘘管中的应用:附33例次报道
腔内悬吊联合置管引流治疗瘘管性脓肿
外口切开盲端旷置内口结扎术治疗老年复杂性肛瘘的临床观察
两种不同处理方式对大鼠肛瘘术后内口不愈组织修复影响的研究
直肠腔内超声和MRI在复杂性肛瘘诊断中的对比分析
改良扩大根治术治疗合并感染的先天性耳瘘管48例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