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教融合视域下高职学生工匠精神培育路径的研究
2018-02-22陈纪伟
摘 要:当前,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大力培育工匠精神,已经成为高职院校内涵发展的主流。高职院校只有认真贯彻落实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找准目前影响工匠精神培育的关键问题,准确把握工匠精神的内涵与本质,在转变观念、加强人才培养方案设计、课程建设、师资队伍建设、校园文化建设等方面,统筹着力,全员、全部门、全过程融入工匠精神的教育,才能切实肩负起新时代赋予的光荣使命。
关键词:产教融合;工匠精神;培育路径
作者简介:陈纪伟(1968-),男,山东沂源人,青岛港湾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高职教育、思想政治教育。
基金项目:山东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重点资助课题“产教融合视域下高职学生工匠精神培育路径研究”(编号:ZZ2017020),主持人:陈纪伟。
中图分类号:G718.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7518(2018)11-0128-05
習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建设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大军,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营造劳动光荣的社会风尚和精益求精的敬业风气。”奏响了新时代高职院校培育工匠精神的最强音。高职院校只有真正学懂、弄通、落实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找准目前影响工匠精神培育的症结所在,准确把握工匠精神的内涵与本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在不断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过程中,系统设计人才培养方案,全员、全部门、全过程融入工匠精神的教育,才能切实肩负起新时代赋予的光荣使命。青岛港湾职业技术学院发挥企业办学“校港一体、产教融合”的体制机制优势,抓住培育工匠精神这个高职教育的灵魂,直面问题,改革创新,走出了一条校企协同育人,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和学院办学实力的新路子。
一、影响高职学生工匠精神培育的现实问题分析
目前,高职院校在学生工匠精神培育方面,已经做出了积极的努力,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是也存在以下明显的不足。
(一)对工匠精神在高职教育中的核心地位认识不足
经过20年的快速发展,中国高职教育已经成为中国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取得了辉煌的成绩,由一开始的“本科压缩饼干”式的模仿本科院校办学思路,逐步摸索出了一条独具中国特色的职业教育发展道路。但是,由于对职业教育的本质属性没有形成广泛共识,加上对工匠精神的内涵认识模糊,导致部分高职院校在办学理念和办学定位上偏离,一味强调办学规模扩大化、看重证书和技能考核、片面追求就业率等,漠视职业教育发展客观规律,弱化“工匠精神”对人才培养的作用,其结果造成办学质量不高,学生职业能力水平低下。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在当前中国经济由高速增长阶段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的转型期面临巨大挑战。
(二)传统观念的束缚和社会浮躁心态的影响
从历史上看,我国2000多年的封建社会“士农工商”“学而优则仕”“奇技淫巧,君子不为”“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等传统观念根深蒂固,至今仍然影响着人们的职业取向;从现实来看,职业教育的供给侧已经迎来了95后、甚至00后的生源,目前在校学生大多是生活在各方面条件改善的独生子女一代,再加上我国目前的高考录取制度导致高职生大多存在高考失败的落差,把升高职院校学习作为无奈之举,升学就业大多不把大国工匠作为职业理想;近来媒体报道的“实体企业卖掉工厂炒房地产”的急功近利、心浮气躁的社会现象、走捷径成才的观念也影响着学生安心学习,学生缺乏成为工匠的主观意识;教师面对生源质量的下滑和社会浮躁心态的影响,“重教书、轻育人”师德师风建设永远在路上。
(三)课程开发较为落后
目前,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实践中,行业、企业和学校三者之间缺乏有效沟通,校企合作存在“学校热、企业冷“的不和谐现状,再加上人才培养方案的顶层设计先天不足,导致专业建设、课程建设落后于企业、行业的发展现实。主要表现在工匠精神培育与公共通识教育耦合不够紧密,依托现代学徒制、实习实训和定岗实习等有效载体融入专业教育不够。教师不能及时掌握行业企业前沿技术技能,高职教育课程开发落后,课程内容不能适应企业需求,学生工匠精神的培育与企业实践存在距离。
(四)教师队伍结构和素质不适应
目前高职院校大多由中专学校升格而来,相应的教师队伍结构一部分是原来升格而来的中专教师,一部分是高校毕业新进的教师,真正从企业引进的具备企业经历又能够胜任高校教师的“双师型”教师比例较小。为此,虽然各高职院校最近几年都在下气力解决高职院校教师加强企业实习、增强实践教学能力问题,但是由于“双师型”教师目前还缺乏统一的定性定量的评价标准,教师课业负担重,组织管理不到位等原因导致教师下企业实习实践走形式的居多,再加上产教融合不够,校企人才流动机制不健全,部分教师自身就缺乏工匠精神,导致目前高职院校教师队伍结构和素质不能适应对培养工匠型人才的需求。
(五)缺少养成教育和校园文化的工匠精神育人环境
目前高职院校在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过程中,普遍加强了与企业文化和职业标准的对接,但是对于规范学生日常言行和习惯养成的一日生活制度和校园文化缺乏工匠精神的氛围,不论是课堂教室,还是实习实训车间,还是学生的第二课堂,工匠精神目前在高职院校还是阳春白雪。
二、工匠精神的本质内涵
要解决以上困扰高职院校工匠精神培育的现实问题,首先必须要厘清“工匠”“工匠精神”几个核心概念的内涵,在培育工匠精神的实践中才能不会偏离方向、才能抓住矛盾的主要方面,取得事半功倍之效。
(一)工匠
“概念是思维的重要工具”,正视“工匠精神”概念问题成为了激浊扬清的第一要义。据东汉许慎在《说文解字》中记载:“匠,木工也;工,巧饰也”。《韩非子·定法》说:“夫匠者,手巧也”,这就是说“匠”始于木工,后泛化为手巧之人。清代思想家魏源也曾说过:“技进乎艺,艺进乎道”。意思是个人技艺达到一定境界,变成了具有审美价值的艺术。艺再继续熟稔精进,就进入到“道”的境界[1]。工匠,是长期受到工业文明熏陶,训练、培育出来的,在整个专门、专业活动中掌握技能、技艺、技术的专门人才,要达到这个高度,他才能称之为工匠。
(二)工匠精神
关于工匠精神,各国的称谓不尽相同,如日本的“匠人”精神、德国的“劳动精神”和美国的“职业精神”等。梳理工匠精神的内涵的相关论述,我们认为:工匠精神属于职业精神的范畴,是从业人员的一种职业价值取向和行为表现,与其人生观和价值观紧密相连,是从业过程中对职业的态度和精神理念。具体而言,它是从业人员,尤其是工匠们,对产品精雕细琢、精益求精的理念,是不断地雕琢产品、改善工艺、享受产品升华的过程。工匠精神的核心是对品质的追求。工匠精神的目标是打造本行业的精品。
工匠精神是建立在对专业技术的本质认识及时代特征把握的基础之上的,能够正确指明专业技术的前进方向的,其核心是技术和人文精神,其灵魂是对专业技术理想的追求——追求技术的极至和造福人类。从哲学上说,他是对人类社会的终极关怀和追求人类幸福的价值所在。只有这样去理解工匠精神,才能够为职业教育树立一个志存高远的工作标杆,使得职业教育免于陷入培育“生产机器人”这样一种尴尬的地位,才能走出终极教育、次等教育的认识误区。
三、产教融合视域下的高职院校学生工匠精神培育路径的探索与实践
(一)在办学的指导思想上确立工匠精神的根本地位
随着全国上下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高职院校要不断满足学生日益增长的全面发展的需要,就必须要以学生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为目标,一方面要着力培养学生适应职业岗位、具有“工匠精神”特色的硬技能,另一方面也要培养学生可持续发展、具有“双创”素养的软技能。要将“工匠精神”的教育与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有机结合起来,使得“工匠精神”的教育获得首要和根本的地位,高职教育的顶层设计者、工作者首先不能妄自菲薄,更加需要以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的使命感、责任感,坚持道路自信、行动自觉和内心定力,摒弃一心“升本”、狠抓“专升本”、忽视以学生为本的浮躁心态,潜心研究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潜心研究工匠精神和学生的全面发展,才能切实担负起服务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需求、服务国家重大战略的神圣职责,彻底改变终极教育、次等教育的尴尬地位。青岛港湾职业技术学院发挥青岛港集团办学的优势,完善“校港一体、产教融合”办学体制机制,学院教职工以建设港航特色鲜明的高职院校为目标,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积极推进“政、行、企、校”产教深度融合,积极对接港航产业需求打造专业课程体系,推进专业链、产业链、创新链“三链融合”,积极融入青岛港“工人伟大,劳动光荣”的企业文化,校企双主体育人,职业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不断增强,实现了学历教育与社会培训双轮驱动,良性发展。
(二)以产教融合为基础,将工匠精神培育贯穿人才培养方案设计的全过程
工匠精神的培育是一项系统工程,产教融合的不断深入给工匠精神的培育提供了难得的机遇,高职院校只有把工匠精神的理念系统地植入人才培养方案的顶层设计中,才能实现高职教育的愿景与使命。在学校工作的整体资源配置中,要高度重视“工匠精神”教育和培育工作,建立起对这项工作的资源配置的支持体系,在学校的各专业教学、实 训、实习中,要有机溶入“工匠精神”培育的必要安排,并制定相关的工作检查、评估指标体系,以推动“工匠精神”教育的持续、深入开展。学院按照文化素质与技术技能并重的要求,围绕职业岗位能力培养和学生全面可持续发展两条主线,邀请港航企业专家进校园、技能教师上讲台、劳模事迹进教材,构建了“两平台+四模块”課程体系。学院还邀请港航企业专家联合编写工学结合教材,将最新的港口设备说明书、操作手册等资料引入教学内容。“把学校办到港区,把课堂搬到码头”,积极创建“理实一体课堂环境、模拟仿真环境、网络实景环境、企业现场环境”等多样化课程教学情境,实现了“学习工作化、实训实境化、学生职业化”。
(三)创新体制机制为工匠精神培育提供制度保障
企业需求是工匠精神培育的不竭动力。在校企合作过程中,如何加强学校和企业之间的交流与合作,随时调研,全面而系统地了解企业生存和发展对工匠精神的期待与需求,及时而准确地将现实需求转化为教学内容,做到理论联系实际。高职院校必须创新自身治理的体制机制,用制度创设工匠精神培育的软环境。学院明确自身定位,自觉引入企业管理模式,对应青岛港全面实施的“集团为决策层、公司为经营层、队为管理层、班为操作层、车(工序)为单元”的五级管理模式,学院确定了“系部为核心,教研室为基础,教学班为单元”的管理格局,制定实施了《青岛港湾职业技术学院“系为核心”管理办法》《“系为核心”管理考核细则》,实现管理重心下移,将绩效工资二次考核分配、教师聘用等一系列自主权下放到系部,增强了系部办学活力。按照企业管理要求,形成了管理人员“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机制,先后出台《内部控制管理实施办法》,修订《教学质量评价办法》,完善《专业技术职务资格评审(推荐)管理办法》,开展了全面的风险评估,加强内部监督,提高了办学经营管理的效率。在企业化管理的氛围中,不断浸润和锻造的是教师队伍的职业素养,工匠精神进课堂有了根本的制度保障。
(四)建立校企人才互通机制保障双师教师队伍建设
师资共享是校企合作的重要内容,工匠精神的培育需要高水平的教师队伍。高职院校与企业合作,通过聘请企业高水平工匠师傅进课堂直接传授工匠精神,组织本校教师进入企业,通过参与科研攻关、合作项目为企业排忧解难的同时,学习体会工匠精神,从而提高工匠精神教学水平,最大限度地发挥校企合作的师资优势。学院充分发挥企业办学优势,以校企合作理事会为平台,青岛港集团为学院建立了港内人才招聘“绿色通道”,学院每年安排专业教师到企业挂职,挂职锻炼时间不少于6个月,挂职期间担任港口企业技术员,纳入港口企业管理考核,教师在担任技术员期间熟悉生产流程,参与企业重大项目的设备改造与革新,在真实工作中从事并承担某种责任,学习各企业的文化与企业的管理经验和培训经验,使得实践锻炼更有针对性和实效性,三年内派出90名教师到企业挂职;同时,青岛港集团择优选派港口业务骨干到学院任职,熟悉了解教学、学生培养过程,并定期对企业人员与学校教师进行交流互换,实现了“双向任职、定期交流”。学院建立了以行业能手为主体的近500人的兼职教师库,积极组织专职教师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组织教师深入企业开展“冬练三九”、“夏练三伏”劳动调研;定期组织企业文化学习、培训,促进港航企业文化教育与师德师风建设融合,提升了教师职业荣誉感、使命感。工匠型的教师队伍为工匠型人才培养工作提供了坚实的人才保障。畅通校企人才互通机制,保障了工匠型教师队伍的成长。
(五)以工匠精神为纽带深化产教融合模式下的课程体系改革
产教融合培养模式与传统教育模式相比最大的特点就是职业教育与产业的深度合作,是职业院校为提高其人才培养质量而与行业企业开展的深度合作,其具体内容包括专业与产业对接、学校与企业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2]。
产教融合是工匠精神培育的主渠道,课程教育仍然是工匠精神培育的主阵地。高职教育通过通识教育、专业技术教育、专题教育等课程教育途径渗透工匠精神,使整个教育教学过程既符合技术传授之要求,也符合人文素养培养之要求。首先,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学校就应该以各种方式开展通识教育,通过开设思想道德及职业道德教育的相关课程,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让学生了解实际工作中所应具备的基本职业道德素质,培育并弘扬学生的工匠精神。在教学过程中若发现某些学生存在思想品德问题应及时给予纠正和引导。其次,根据服务产业需求,将“工匠精神”融入专业教育,与专业课程教学紧密结合。在进行专业教学时,应该帮助学生分析不同职业岗位所应该具备的职业素养,并将其融入到专业教学目标及内容之中。第三,在对学生进行评价时也要重视这一部分的内容。
(六)以养成教育为载体全员全部门全过程参与工匠精神培育
任何知识的内化与吸收都需要在实践中体验和巩固。产教融合视域下理论教学、顶岗实习、现代学徒制等多种人才培育模式,共同之处在于都要始终贯彻“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因此,学院构建了“理论课堂生活化、校内活动课堂多样化、校外实践课堂社会化”的三课堂协同、全程化考评的养成教育体系。学生的在校生和实习生的两种身份无论怎么转换,都离不开学生的日常教育管理。学生日常养成教育和管理中如何植入工匠精神的培育,化春风于春雨,立德树人于养成教育,是目前大多忽视的地方,学院注重对学生的纪律管理和规范化的行为养成,基于港口和航运领域特种岗位作业及规范管理的要求,传承创新了半军事化管理制度。在日常学生管理工作中,夯实“一日生活制度”(即对早操、内务卫生、请销假、熄灯就寝、仪容仪表、升旗会操等日常活动都有明确要求)的基本功,构建新时期港湾特色的学生素质教育模式。坚持将“工人伟大、劳动光荣”的产业精神融入人才培养过程中,推行港湾特色的“劳动育人”理念,每学期每名学生安排不少于30学时的公益劳动实践。
(七)以技能大师工作室建设为龙头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校园文化是一种群体文化,对学生的思想风尚和道德情操有潜移默化的影响。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学校要让每一面墙都能说话”。校企文化融合是产教融合的核心,是培育工匠精神的沃土。企业文化含有丰富的工匠精神教育资源,在校企合作的过程中,高职院校如何发掘和吸收企业文化的内容和价值,将其融入自身的校园文化建设中,使学生在校期间就能够加强对工匠精神的理解和学习是当前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重要内容。学院注重引入企业工匠师傅,建立“名师工作室”,通过“名师效应”提升校园文化建设水平,提升工匠精神的教育效果。学院以弘扬“工匠精神”“传承高超技艺”促进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目标,建设许振超技能大师工作室、郭凯技能大师工作室等。工作室由展示教育区、技能研修区和实训教学区三部分。展示教育区主要展示许振超大师的先进模范事迹和典型工作案例,以及各种典型港口机械教学模型。技能研修区主要提供全媒体专业学习资料,方便师生进行相关资料查阅、研修;实训教学区有港口大型装卸机械模拟操作实训系统和真实大型装卸机械操作训练设施设备,学员在通过模拟器学习后,可在真实的大型装卸机械上完成操作培训。同时,学院经常性邀请党的十八大、十九大代表皮进军进校园讲解党的方针政策与新时代码头工人的新奉献;经常性组织青岛港的劳动模范、先进员工、优秀校友进校园、进课堂与学生面对面交流,再加上校园内随处可见的浓郁的青岛港企业文化标识,营造了劳动光荣、技能宝贵、创造伟大的校园文化氛围,大大提升了校园文化的软实力。
(八)完善考核评价体系提升实践教学环节的质量
全面整合职业教育中实践教育的五个环节(实践教学、教学实践、实训、见习、顶岗实习),让学生在其中感受工匠活動的氛围、要求和原则,通过情景式的实践教育让学生体验生产实训过程的技术要求、工艺内涵、产品中的技术含量和精神品格,在多次的生产实训过程中,逐步培养出对技术的高 度尊重、对专业的充分景仰,进而形成习惯,养成“工匠精神”的内在品格。
顶岗实习是目前校企合作的主要载体,也是工匠精神养成的主要方式,学校应与企业加强合作完善和规范顶岗实习过程,通过制定学生实习工作规范来对学生行为进行约束,为工匠精神的培育创造条件。学生进入企业实习,企业加强对学生进行岗位培训,让学生了解企业工作的各项规章制度,并学习企业文化,体验企业精神;企业在制定学生实习考核及录用标准时如何加强对学生工匠精神的考察;考察学生在实习期间的工作表现,考察学生对于工作是否具有认真负责的态度,精益求精、独具匠心的精神以及刻苦钻研、学而不倦的工作作风[3]。同时,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及时采集学生在校一日生活制度和教育教学过程的质量记录,把实践教学环节中体现的工匠精神要素作为考核的主要内容,才能切实改变目前顶岗实习中普遍存在的“重安全,轻体验”的现象,提升实践教学环节质量。
参考文献:
[1]李云飞,徐涵.职业教育中“工匠精神”的缺失缘由与路径重塑[J].职教论坛,2017(16):76-78.
[2]张蕴启.以产教融合为主线加强高职内涵建设[J].天津职业大学学报,2015,24(5):1-3.
[3]杨红荃,苏维.基于现代学徒制的当代“工匠精神”培育研究[J].职教论坛,2016(16):27-32.
责任编辑 蔡久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