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学后教”模式促进学生问题解决能力的发展
2018-02-22郭凤屏
郭凤屏
摘 要:“研学后教”课堂教学模式体现了以学生为本、以实现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提升学生学习能力为最终目标的教育理念。在“研学后教”课堂中,遵循“研学后教”的教育理念,建立小组合作机制,营造和谐的氛围,激励学生自主探索知识的建构过程,培养学生善于发现数学问题、提出数学问题的意识与能力、创造性的解决问题的能力,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生本”转变。
关键词:研学后教;问题解决;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创造力
“研学后教”模式是基于当前国内的多种成功模式,学生在“研学案”的指引下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掌握知识和方法;“后教”主要针对学生钻研后存留的疑点与难点,学生互相交流、教师点拨与拓展,充分有效地达成教学目标。“研学后教” 体现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实现了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提升学生学习能力。在数学学习中,“问题解决”是一个数学基本技能,也是一个发现、探索的过程,还是以创造性的解决问题为途径。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树立现代数学观念,提高解决问题能力为宗旨。
一、创造情景,引导学生从数学的角度提出问题
创新往往从问题开始,好的问题是创新的源泉。一位著名数学家曾说过:你得对你想知道的东西有疑问。在“研学后教”的数学课堂,对培养学生的提问能力,开发学生智力,发展学生思维,变被动学习为主动探究,对于真正提高学生的创造能力有非常积极的作用。创设数学情景,就是呈现给学生刺激性数学材料信息,引起学生学习兴趣和热情,启迪思维,激发其好奇心和发现欲,造成其认知冲突,诱发质疑猜想,唤醒其强烈的问题意识,从而激发学生提出数学问题。因而在“研学后教”的课堂教学中创设生动有趣、具有挑战性的数学情境,对于培养学生提出数学问题的能力至关重要。
在民主和谐、自由宽松的环境下,人的思维是最活跃的。因此,教师要放下“师道尊严”的权威架子,通过自己的言行、态度,给学生一个个安全、信任、尊重的情感信息,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创设民主、平等、和谐的学习氛围。另外,教师应正确对待学生提出的问题,鼓励其进一步摸索,大胆创新。
二、自主探究,引导学生创造性地解决问题
学生从数学的角度提出问题仅仅是教学的开始,“问题解决”是学生对教学知识的再创造过程,其核心就是让学生灵活地、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同时,在解决问题过程中,其活动的价值不只是获得具体的结论,更多的是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经历、体验知识产生的原始状态。“研学后教”教学模式,就是通过学生的活动,丰富学生“问题解决”的实践过程,在灵活多样的问题解决过程中,激励学生自主探究,尽量使每位学生发挥其思维的最大潜能。
例如,探究圆柱表面积的研學活动中,渗透数学的转化思想,让学生根据已有的长方形、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方法,通过实验、思考、推理和交流,亲身感受圆柱表面积的计算方法的建模过程。因此,有效的研学活动要让学生亲自体验知识点发生、发展、形成的全过程,经过独立思考、自主探索,感受成功的愉悦,培养他们探索、创新的意识,发展他们终身受用的数学能力和创造能力。
三、小组合作,提高学生与他人合作交流的能力
学生之间存在着个性差异,学习基础和学习能力也有所不同,有些问题靠个人能力不容易解决,而合作学习就成了学生解决这一难题的良好学习方式。“研学后教”课堂模式以小组合作学习方式为主,利用学生间、师生间的人际交往促进学生认知、情感和能力发展。 “研学后教”课堂的基础是构建合作学习小组,建立真正意义上的小组合作学习机制,组内有相同的目标,不同的分工,小组成员之间相互激励与促进,促进问题解决能力逐步提高。
适度的多媒体教学能有效促进学生合作学习效果。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和信息社会到来,未来社会已越来越注重个人能否与他人协作共事、能否有效地表达自己的看法和见解、能否认真倾听他人的意见、能否概括和吸取他人的意见等,因此“研学后教”课堂应运用信息技术创造学习情景,让学生一起讨论问题,发现问题,辩论问题,确保学生有机会进行清晰的表述,从而促进学生间在学习上互相帮助,共同提高。
四、多元多向,促进学生自我评价与反思能力的发展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认识的主体,发展的主体,当然也应是评价的主体。“研学后教”的教育理念与教学行为都要求由“师本”向“生本”作根本性转变,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在研学课堂中,老师会创造机会给学生,以多元多向的渠道培养学生的自我评价与反思能力。
学生的自我评价与反思应该包括学生在研学过程中表现及最后的收获两部分。创造机会让学生进行自主反思和自我评价,有效的培养学生的自评和反思意识,学生的能力也逐步提高。
综上所述,在“研学后教”课堂中,遵循“研学后教”的教育理念,以学生为主体,激励学生自主探索知识的建构过程,培养学生善于发现数学问题、提出数学问题的意识与能力和创造性的解决问题的能力。研学课堂中更要建立小组合作机制,提高学生与人合作交流的能力,促进问题解决能力的发展,以多元多渠道培养学生的自我评价与反思能力,充分发挥学生在评价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生本”转变。
参考文献:
[1]《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解析与教学指导》 2012年7月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3]《问题解决的教育学》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4]《番禺教研》2012年第3期 番禺区教育局教研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