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乡村振兴”培养乡村规划地域性人才的探讨
2018-02-22刘沛周清杨君谢红霞谭洁卢子龙范佳
刘沛 周清 杨君 谢红霞 谭洁 卢子龙 范佳
本文为湖南农业大学教改项目《基于“乡村振兴”的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研究》
【摘 要】 本文以湖南农业大学“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近年来组织师生参与乡村建设实践工作作为切入点,探讨新形势下乡村规划地域性人才培养模式。认为,要通过专业实习实践、毕业设计、社会创新创业等多项环节的教学,加强完善乡村建设理论教学、核心设计及拓展课程学习、自主研学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将实践教学贯穿于乡村规划人才培养过程,聚焦学生的适应性、可操作性、实战性综合能力的培养,为乡村振兴培养独具特色的乡村规划地域性人才。
【关键词】 乡村振兴;乡村规划;人才培养;模式
一、引言
党的十九大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指出,要把人力资本开发放在首要位置,造就更多乡土人才,聚天下人才而用之。2018年中国城市规划学会乡村规划与建设学术委员会共同发布了《共同推进乡村规划建设人才培养行动倡议》,提出实现明日乡村文化、产业、人才、组织、生态之全面振兴的关键在人,需要选准配强乡村建设管理人才。高等院校城乡规划相关专业肩负着乡村振兴理论与实践路径教育探索及专业地域性人才培养的重任。[1]
二、乡村地域性规划人才培养的意义
1、适应城乡规划差异
目前在校的“95后到00后”大学生大部分在城镇长大,对于乡村认知甚少。“60后”教师退休、“80后”逐步成为师资主体,他们本身对于乡村的认知度也不高。乡村有别于城市,是农业经济单一、低密度的聚落形态,其空间呈现小、散、多样化、差异化等特征。[2]乡村的社会经济形态维度、人口规模、开发强度、构成元素等与城市具有极大差异性。我国乡村正经历着前所未有发展方式的转变与人居环境的变迁,传统的城市空间组织方式与规划方法在乡村区域行不通,乡村规划的主体是当地的村民,如何建立符合乡村特色的规划体系,在规模小、密度低的乡村环境中兼顾公共服务设施的运营规模和服务半径的合理要求,乡村规划的特殊性显而易见。
2、有利于人才需求转型
随着我国“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城乡规划原有传统专业教学体系缺乏对农村现实问题的了解,所以急需构建和完善乡村规划教育知识和方法体系,不拘于城市设计能力为核心的教学系统。[3]在新的教学体系中要近一步关注乡村资源的挖掘整合,需要从深入分析供需特征入手,面对乡村人才流失,走建立现代乡村治理体系的乡村规划建设人才培养之路,将乡村规划基础理论教学与社会实践更紧密结合,落地乡村地域特色,为乡村培养面向实际需求的多层次地域性人才,推进明日乡村文化、产业、人才、组织、生态之全面振兴。
三、乡村规划地域性人才培养目标及模式
1、人才培养目标
以湖南农业大学“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为例,(该专业原名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2005年经湖南省教育厅批准建立,2008年正式招生,2013年专业调整中改名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2017年年底学校重新调整了人才培养方案,培养目标重点提出,培养具备宏观中观区域规划与管理、村镇小区域尺度规划设计的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能在城乡规划、国土资源、城市建设、村镇建设、区域经济以及相关领域从事规划设计和地理研究的应用型人才。[4]
2、实践体系设置
湖南农业大学依据2017年这一轮新的人才培养方案调整中对实践教学提出的更高要求,根据实践内容与性质,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和学院现有教学设备、实验室条件,从学科基础课、专业主干课及专业选修课的课程实践建构新的实践课程构成体系[5](见图1)。
实践教学模块包括军事训练、入学教育、专业公益劳动、社会调查、综合实习、生产实习、课程教学实习、社会实践、毕业实习和毕业论文等内容。其中课程教学实习分为地学综合实习、空间数据采集与分析实习、规划与设计实习三大综合模块。
实验教学模块分别设立地学综合实验、空间数据采集与分析实验、规划与设计实验,具体包括了城市规划与设计、村镇规划与设计、区域分析与规划、详细规划设计、测量学、地理信息系统、遥感应用基础、地质与地貌学、自然地理学、资源环境概论等核心课程实验。
3、以乡村规划人才培养为目标的综合实践
(1)湖南农业大学以教学实践环节与科研活动共同展开。根据自身人才培养特色和要求,结合学校实践教学资源,规划与设计综合实习的起点即为村镇调查,结合“美丽乡村建设模式”等大学生科创项目,以长沙周边典型乡村聚落为代表进行广泛深度调研。另一方面学院的社会调研课程对调研技巧及方法开设了专题课程,确保学生调查任务的顺利开展,利用拓展课程和实习环节教学,毕业设计及假期课外实践活动分组进行,树立城乡规划专业学生专业意识始终贯穿社会调研。
(2)地学、空间数据采集与分析综合实习密切结合湖湘山地丘陵地理特征,通过实地踏勘、借助遥感与GIS技术对研究村落的地理空间属性、自然环境特征、道路交通及基础设施、结构功能等进行分析,研究乡村聚落的属性特征、空间分布与演变过程,理清文化、历史、习俗、宗教等乡村地域性差异。建立湖湘区域乡村基础信息数据库,为后续科学研究及规划与设计综合工作奠定基础。[6]
(3)在长沙周边选择建立若干代表性的教学研基地,以实习基地化的形式密切根植于地方。例如通过选择望城、宁乡、长沙县等地具有代表性的农业科技园及典型示范村镇结合当地气候生产条件、本土建筑材料、地域文化、空间适宜性等协调资源对基地进行规划与整合设计。一方面整合园区自然、环境、产业、民俗等资源;另一方面开展生态、产业等乡土景观利用与乡村规划及整治等协同基地实习工作。通过宣传推广现代农业科技“公司+村民+学校”的合作形式,组织城乡规划的学生参与到农业科技园与乡村建设实践中去,把农业产业园专项规划与乡村规划、土地利用等专项规划相衔接、农业产业发展与乡村建设、生态宜居统筹谋划、同步推进,形成园村一体、产村融合的格局。培养出符合农业院校特点、具备农村农业理论知识、社会服务意识与实践能力的乡村规划地域性人才。[7-8]
四、结语
地方高等院校的城乡规划专业要树立本专业学生了解与热爱乡村的意识,培养学生根植、立足于乡土社会,积极探讨致力于培养乡村建设的地域性人才落地。可以通过专业实习实践、毕业设计、社会创新创业等多项环节的教学,加强完善乡村建设理论教学、核心设计及拓展课程学习、自主研学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将实践教学贯穿于乡村规划人才培养,聚焦学生的适应性、可操作性、实战性综合能力的培养,为乡村振兴培养独具特色的乡村规划地域性人才。
【参考文献】
[1] “城乡规划教育如何适应乡村规划建设人才培养需求”学术笔谈会.城市规划学刊,2017(5)237.1-7.
[2] 费孝通.乡土中国 [M].上海 :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
[3] 张守忠,李玉英,胡囡.应用型本科人文地理学与城乡规划课程体系构建[J].山西建筑,2013.39(12)228-229.
[4] 杨君,刘沛,周清等.新要求下农业院校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教学改革[J].韶关学院学报(自然科学),2013.34(12)92-96.
[5] 刘沛,刘洵,王翠红等. 高等院校实践教学新体系的建构与实施—以“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为例[J]. 农业教育研究, 2014(2)2-4.
[6] 许树辉,左盘石,李航飞.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课程体系建设探索[J].地理教育,2013(5)59-60.
[7] 趙映慧,袁兆华,王杜春等.东北农业大学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课程体系建设[J].高等理科教育,2013(4)94-98.
[8] 杨立国,邹君,邓昕等.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产学研结合实践教学体系建设[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 2014(15)71-72.
【作者简介】
刘 沛(1977—)女,湖南农业大学讲师,在读博士,研究方向:土地资源利用与城乡规划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