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精准脱贫中农村资金资本开发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2018-02-22张佳森黄琳庆

关键词:精准脱贫乡村振兴

张佳森 黄琳庆

摘  要: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大背景下,脱贫攻坚进入了最为关键的阶段。精准脱贫是乡村振兴战略落实的重要前提,也是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使命。只有全面消除农村贫困,实现精准脱贫且不返贫,才能真正落实乡村振兴战略,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大历史任务。可持续生计框架旨在因地制宜、结合贫困地区实际情况解决当地的贫困问题。其中,农村资金资本作为生计资本之一,对于农村真正实现精准脱贫、落实乡村振兴战略起着重要的作用。正确合理地开发、利用农村资金资本,是实现农村精准脱贫且不返贫的有力武器。目前,精准脱贫中农村资金资本的开发存在着农民贷款难、农村生产资金资本短缺、农村资金资本和农村劳动力外流等一系列问题;而这些问题又造成农村资金资本短缺,引发农村资金资本的“非农化”。笔者通过对这些问题的分析,发现导致这些问题的原因在于商业银行制度变革、农村留守人员持续增收能力弱、资金资本通过各种金融渠道流入“非农”领域、贫困地区自主产业和外驻企业较少等,并提出完善、创新和落实农村金融政策,建设农村信用体系,开通农户贷款通道,企业带动,激活农村资金资本等相应对策,以促进农村精准脱贫工作更加高效的开展。

關键词: 乡村振兴;精准脱贫;农村资金资本;劳动力外流;农村信用体系

脱贫攻坚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底线任务和标志性指标,是党的十九大确定的三大攻坚战之一。乡村振兴战略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大战略,是党的十九大确定的七大战略之一。打好脱贫攻坚战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优先任务。精准脱贫贵在精准,脱贫攻坚已进入最为关键的阶段,到2020年完成脱贫目标,任务十分艰巨1,必须动脑筋办实事,以精准的策略实现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确保扶真贫、真扶贫。

20世纪90年代初,工作人员多从对象(比如农户)的角度来理解贫困的问题,提出了可持续生计框架,旨在帮助贫困人口解决贫困问题的时候,能够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探寻出一套既能利用当地的资源又符合村民意愿的解决方法。可持续生计框架是经过各地非政府组织、发展工作者及学者总结多年经验后,开发出的理论框架,具有很强的理论性和实践性。该框架中生计资本包含五个部分:自然资本、金融资本、物质资本、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1其中,金融资本即资金资本,是指人们为了维持生计,在消费和生产过程中的积累和流动资本。经过多年扶贫,农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但因农村经济基础的薄弱和贫困原因的多样化,仍有部分农民生活在温饱线以下。农村资金资本作为农村经济的“生命线”,是激发广大农村贫困户的内生发展动力,必须正确、合理、有效地开发和利用它,才能实现精准脱贫和可持续的发展。

一、精准扶贫与资金资本

在我国扶贫开发30多年的历程中,农村资金资本的开发一直是一个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从2013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南湘西考察时首次提出精准扶贫,5年来农村贫困人口数和贫困发生率都在下降,贫困地区农民生产生活条件得到显著改善,贫困群众获得感显著增强,而这些都离不开资金资本的有力支持。因此,在脱贫攻坚的关键时期,关注并做好农村资金资本的开发工作是十分迫切和必要的。

(一)资金资本与农村资金资本

按照马克思在《资本论》中的经典定义,资本是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2资本不是一个物品,它是把社会关系也就是说资本家剥削工人的经济关系以物的形式表现出来。资金资本是指用货币形式表现出来的物资财富,它包含受国家调节和控制的物资财富,也包含已经用到或者即将用到的在社会生产过程中的物质财富。

资金资本按照不同的表现形式有不同的划分方式:按照财政收支和银行信贷这两种不同的分配形式,可划分为财政资金资本和信贷资金资本;按照用于基本建设和生产经营活动这两种不同的用途,可以将资金资本分为基建型资金资本和生产经营活动型资金资本;按照在生产过程中的资金周转情况,可以将资金资本分为固定型资金资本和流动型资金资本。当然,不管是在哪种形式下的资金资本,它都必须保持不断的运动,参与再生产的过程,才能保存并提升价值。农村资金资本的来源主要有两种渠道:一是各种集体经济组织的周转资金和积累;二是农民的储蓄。这些资金资本也可以细分为财政扶持资金资本、信贷资金资本、生产经营资金资本、农民生产用地等固有资金资本。

(二)精准脱贫与资金资本的关系

精准脱贫是精准扶贫的最终目标。农村精准扶贫首先一定要“扶真贫”,找到真正需要帮扶的贫困户,对这些贫困户进行了解、分析,找到其真正贫困的原因,从而有针对性地通过扶贫政策和措施实现“真扶贫”,即从真正意义上帮助贫困户解除致使他们贫困的各种阻碍,真正达到精准扶贫,进而实现精准脱贫,并最终能够可持续发展而不再返贫,实现全面小康。

要帮助农村实现精准脱贫并可持续发展,经济发展是第一战略。经济的发展离不开资金资本,更离不开资金的投入。农村精准脱贫中的资金不能只被动地依靠中央财政的专项扶贫资金,更要开发农村的资金资本,这才是实现农村精准脱贫的原动力。因此,要广泛地吸纳社会力量的支持来解决资金资本的问题,并能合理有效地开发和利用资金资本,从而从根本上提高农村贫困人口的收入,在精准扶贫的基础上实现精准脱贫。还要把贫困地区“三农”扶贫开发作为精准扶贫的重中之重,积极做好贫困地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经营服务。

(1)推动农村资金资本的可再生循环,有效解决精准脱贫中贷款难的问题。推动农村资金资本的可再生循环,对农村的精准脱贫和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只有通过对农村资金资本的循环利用,农村的资金资本才能实现利用率最大化。尽管农村的扶贫资金和农村自有的资金资本依然优先,但是只要有针对性地采取合理的措施,进行合理有效的开发,取出其中一部分用于支持有想法、有干劲的年轻人去创业,将其利息用于老人及小孩的扶助基金,依然可以获得倍数的效应,从而有力地推动农村资金资本的可再生循环,在精准脱贫的同时有效地解决贷款难的问题。

(2)引进外来资本,提高当地就业率和生产力,助力精准脱贫。把外面资本引进来,进而使农村的资金资本动起来,有效地提高当地的就业率和生产力。精准脱贫不能只依赖政府的财政投入,要广泛引入社会的资金资本,推动当地经济发展的同时,可带动当地农村的资源和资金资本的有效利用,从而助力精准脱贫,实现乡村振兴。1

(3)推动乡村产业的开发生产,带动经济发展,实现精准脱贫。促使乡村产业有效地利用农村自有的资源特色和优势,适应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的大趋势,充分激发其内生动力,发挥出乡村优势,提升农业竞争力,增强农村经济活力,推动当地自主产业的开发和生产,从而带动当地经济发展,对实现精准脱贫具有重大的意义。

二、精准脱贫中农村资金资本开发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一)农民贷款难,精准脱贫资源有限

资金来源的问题是农村资金资本开发面临的重要问题。2目前我国精准扶贫地区农村的主要资金资本来源于政府以及政府的引导。财政扶持依然是农村扶贫资本的主要来源,难以满足当地贫困人口的真实需要。从实情来看,资金的来源方式还是比较有限的,社会资金的参与仍然不足。加之经济改革的大环境,多数国有商业银行经过制度变革之后,取消了大量的县级以下的经营点以及部分县级机构的贷款权。在这样的环境和背景下,贫困地区农民的贷款途径就更加有限了。而一些小额信贷公司的高昂利率又将贫困农民拒之门外。可见,贫困地区农民贷款较难,精准脱贫资源相当有限。

(二)农村生产资金资本短缺,农村留守人员持续增收能力弱

生产资金是农民进行生产活动的主要资本。目前由于贫困地区农民自身的资产值较低,生产资金大部分依然来源于政府的无偿扶助,所以资助度是十分有限的。虽然大多数的贫困人口希望通过自身的劳动加入到农村的生产中,但是大量的需求与有限的供给形成强烈的冲突,需求与分配相当不均。因此,短缺的生产资金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农村的生产活动,甚至有可能因为资金资本的断流直接导致生产活动的停滞。同时,由于生产资本短缺,农村生产活动就无法持续有效地开展,导致大部分有思想、有能力的人员外流,致使农村留守下来的人员文化程度普遍偏低,思想也相对保守,创新能力不足,而有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的更是少之甚少。因此,连锁反应的恶性循环极大程度上限制了精准脱贫的进度。

(三)农村资金资本通过各种金融渠道流入“非农”领域,造成农村资金资本短缺

农村部门每年都有大量的资金通过税费的方式流入城市;农村系统里,一块较大的税收则是乡镇企业上缴的税金,虽然这部分税收纳税对象为企业,但也是从农村流出的资金,因而必须纳入到计算中。农村的资金至少通过财政、金融机构、农业产品价格与成本的严重失衡三种方式净流出,其中金融机构是农村部门比较重要的资金外流渠道。这些金融机构首先包括农村信用社,其经过商业化的改革之后,许多都改制为农村商业银行或农村合作银行。1这种商业化改制后的农村信用社逐利的特性更加凸显,很有可能会加速农村资金的外流。它们在农村地区吸收的资金中有相当一部分通过购买国债等投资方式从农村流出,并不是全部用于“三农”的建设上。其次,对于中国农业银行而言,随着其商业化改革措施的施行,在农村地区设置的分支网点也较少向农户和三农企业提供贷款,与邮政储蓄机构一样,也呈现出只吸存不放贷的趋势,一度成了农村地区资金的“抽水机”。

(四)贫困地区自主产业和外驻企业较少,农村劳动力外流引发了农村资金资本的“非农化”

随着农村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解脱了大量的农村劳动力,但贫困地区自主产业和外驻企业比较少,加之城市化的發展对于劳动力的大量需求,致使农村劳动力大量外流,转移到城市。根据市场的需求,一般外流的劳动力以文化水平较高者、劳作力较强者为主;留守的多以老妇幼及丧失劳动力的为主,而这些人无论是从思想上还是体力上都缺乏劳作的积极性和能力,致使土地的产出比较低,农耕产量难以提高,甚至低产的、质量不太高的田地被搁置甚至荒废,对农业生产带来了釜底抽薪的影响。还有一部分原本打算在农村发展的人员,在劳动力外流且收入尚可的大环境下,也会随大流而外出打工,致使农村的个体工商业缩减甚至大量倒闭。

三、精准脱贫中农村资金资本开发的对策建议

(一)完善、创新和落实农村金融政策

农村的贫困不只是资金资本短缺的问题,金融政策的完善、创新和落实也是势在必行的。脱贫攻坚期可以从前期精准扶贫的基础工作去发现、分析和总结不同贫困农村地区导致贫困的共性和差异性因素。从产生贫困的共性因素的基础上完善国家的扶贫政策体系,成立专门的项目工作组,加强贫困农村地区公共基础设施的建设和加速复制,同时联合社会工商、公益群体等进行辅助筹资。在完善扶贫基建工作的基础上,要结合贫困农村地区致贫的差异性因素,有针对性地创新扶贫机制。可以实行脱贫奖励机制,把“要我脱贫”转变为“我要脱贫”,在扶贫的资金中设立各种奖项,把原本无偿补助的扶贫资金以鼓励性奖金、激励性奖金的方式发放,调动农村贫困人口自力更生的积极性,从而提高精准脱贫的完成速度。而且这样也可以充分调动农村资金资本的有效开发,实现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早日脱贫,与乡村振兴建设接轨,实现小康。同时,要改变和提高原有的扶贫资金和项目的选择与投放的标准,针对当前农村致贫的主要因素,重点改善农村的水利、网络建设项目,并结合当地的资源优势开展农副产品项目扶持、旅游项目扶持以及校舍、医院、文化中心广场等的基础建设,从衣食住行、经济发展等方面全方位地确保精准脱贫,实现可持续发展并不再返贫。

(二)建设农村信用体系,开通农户贷款通道

小额信贷作为农村资金资本的来源之一,也是农民维持生计和生产的重要来源。建立农民的信用体系,不仅有助于农民良好的信用风气养成,也可以解决农民由于长期缺乏信用记录及合格的抵押物等而一直存在的贷款难问题。农村信用工程的建设同样离不开政府部门的领导、指导作用,要引导农民选好合适的发展项目,将贷款所获的资金能真正地跟农村的脱贫建设联系在一起。同时,农村的金融机构也要与当地的政府部门及当地农民沟通,确保信用体系的建设能够顺利良性地开展。农村信用制度的建立还能在一定程度上激活农村的金融经济大环境,降低农民贷款的难度,并能简化农民的贷款程序。这样,农民获得的贷款资金增多,加之政府把控帮助农民选好适合的发展项目,农村的经济发展一定会越来越好,尽早实现精准脱贫。

(三)企业带动,激活农村资金资本

结合贫困农村产业的发展特点,选出有代表性的企业重点开发、树立典范。匹配该产业需要的人群特点与技能,进行重点扶持和培养,并吸引周边金融企业投资和帮扶,实现“一带一”或“一带多”,即成熟企业带动创业初期的企业或者具有匹配条件的多户村民,进行重点训练、培养与发展。同时,整合当地的各项自然资源、人力资源,集中经营,提高农村产业效力;积极开展农村产业的工业化发展,争取先打造出一批优质的农产品品牌,并结合现代化的营销途径和方式进行推广,提高农产品的投资回报率。而这些一旦形成良性循环,优质品牌可以不断地孵化。再辅以开展职业经验的培训,提高贫困地区全民的职业、创业技能和水平,最大限度地激活农村资金资本;动员全民自主自觉地参与农村的精准脱贫,打开农村与城镇、与外面的通道,将需求诉诸于世,将优势展示于世,吸引更多的企业、优秀人才、优质项目参与到农村精准脱贫的项目中,实现精准脱贫并不再返贫,最终实现乡村振兴战略。

Problems and Countermeasures of Rural Capital Development in

Targeted Poverty Alleviation

Zhang Jiasen,Huang Linqing

Abstract: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implementing the strategy of rural revitalization, poverty alleviation has entered the most critical stage. Targeted poverty alleviation is an important prerequisite for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rural revitalization strategy and an important mission of the strategy. Only by eradicating rural poverty comprehensively and accurately, can we truly implement the strategy and fulfill the important historical task of building a moderately prosperous society and a modern socialist country in an all?round way. The sustainable livelihood framework aims to address local poverty by adapting to local conditions and integrating the realities of poor areas. Among them, rural capital, as a kind of peoples livelihood capital,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realizing rural poverty alleviation and implementing rural revitalization strategy. The correct and rational development and utilization of rural capital is a powerful weapon to achieve targeted poverty alleviation in rural areas without returning to poverty. At present, in the development of rural capital, targeted poverty alleviation is faced with such problems as loan difficulty for farmers, insufficient production capital in rural areas, and outflow of rural production capital and labor force. These problems have led to a shortage of funds and the emergence of “non?agricultural” rural capital.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these problems, this paper finds that the reasons for these problems are the reform of the commercial bank system, the weak ability of rural left?behind personnel, the continued increase of income, capital flow into the non?agricultural sector through various financial channels, and the shortage of independent industries and foreign enterprises in poor areas. It also puts forward some countermeasures to improve, innovate and implement rural financial policies, establish rural credit system, open credit channels for farmers, promote enterprise development, activate rural funds and so on to promote the efficiency of rural poverty alleviation.

Key words: rural revitalization; targeted poverty alleviation; rural capital; labor outflow; rural credit system

猜你喜欢

精准脱贫乡村振兴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几个抓手
激发“乡村振兴”内生动力破题寻路
民建贵州省委携手中天金融集团推进“乡村振兴”贵州赫章县结构乡“扶志扶心扶智”项目开工
产业扶贫是实现精准脱贫之主策
光山县实施土地整治项目助推精准脱贫方法研究
实施精准扶贫加快脱贫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