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园合作共同培养农村幼儿良好卫生习惯
2018-02-22叶晓玲
叶晓玲
(重庆市云阳县凤鸣镇凤鸣小学 重庆 云阳 404502)
家园合作指的是家庭与幼儿园相互配合,共同建设良好的教育环境,帮助幼儿健康快乐成长。《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幼儿园应与家庭、社区密切合作,与小学相互衔接,综合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共同为幼儿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纲要明确阐述了家园合作的重要意义,为农村留守幼儿家园合作工作的开展指明了方向。习惯是一个人在长期的生活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一时不易改变的行为倾向。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教育就是习惯的培养。”陈鹤琴先生也曾说:“习惯养得好,终生受其益。”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是促进幼儿智力、能力和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重要条件。孔子曰:“少年若天性,习惯成自然。”可见,幼儿可塑性非常强,幼儿期是良好生活习惯形成的关键期。但是在开展家园合作工作实践的过程中,很多教师无奈地发现,留守幼儿从小就与父母分离,隔代监护增加了家園合作工作难度,家园合作形式单一、内容陈旧、手段落后,影响了家园合作工作的顺利开展。为了更好地推进学前教育工作,我们有必要对农村留守幼儿家园合作情况进行深入分析。
一、教育沟通中教师和家长对各自主体地位和教育内容的认识
农村幼儿园家园沟通中对哪个占主体地位的认识还不到位,只有少数的家长和教师认为家庭与幼儿园沟通中家长应承担主要的职责,其实这是家长的一种错误观念,他们认为教师应当承担主要的引领作用,他们认为教师的权威在这段关系中很重要,而认为自己只是起着辅助作用,这主要是因为家长没有形成正确的家庭育儿观念,只是盲目的配合教师,并未主动地与教师进行沟通。与此同时,教师在家园沟通时也未树立正确的观念,他们一致认为在幼儿教育时,自身应当发挥主要的作用,从而要求家长的一味配合,正是因为这种情况,不仅要求家长转变幼儿教育观念,还要求教师适当地转变教育观念,只有教育双方能够积极地配合与改变,才能够顺利地进行家园沟通。农村幼儿园家长与教师交流内容不深入,家长和教师基本不谈论幼儿的睡眠"饮食"行为习惯等情况,大多都是出于礼貌性的问候一声,了解幼儿学习情况、沟通理论与技能方面更是少之又少。可见,家长与教师关于幼儿教育方面的认知并未到位,并未积极地互相了解与沟通,正是这种情况,在互相的沟通中的没有具体内容和话题。以致家园沟通无法顺利进行下去。
二、摆正教师与家长的关系
家长工作是幼儿园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面对农村家长淡薄的家教意识、参差不齐的学历水平,我们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并积极支持、帮助家长提高保教能力。家庭与幼儿园之间的良性合作,与家长和教师都有关系,但教师确是最关键的促进因素。教师要认真负责,工作要细致到位,以合作者的身份,认真对待每一位幼儿,关心他们;认真对待每一位幼儿家长,设身处地地与之沟通交流。作为农村幼儿园的教师,我们面对着农村家庭的特殊情况,要积极补足短板,因势利导,主动与家长沟通,恰当地予家长以指导,让家长参与力所能及的教育活动。着眼农村实际,强化家长合作意识,提高家园共育水平,这是农村学前教育亟待解决的首要问题。既然家庭教育和幼儿园教育都是幼儿教育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那么就要摆正二者的关系,既不能轻视幼儿园教育对幼儿发展成长的重要意义,又不能忽视家庭教育对幼儿发展成长的重要性。任何事物的发展进步都是内因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幼儿园教育无疑是幼儿教育的内部因素和主导性因素,那么家庭教育无疑对幼儿教育发挥着外部的促进作用。家庭教育是幼儿教育的重要环境因素,幼儿园教育能否收到成效,还与家庭教育对幼儿教育的影响是密不可分。
三、开展丰富多彩的家园共读活动
首先,应注重多元化家园交流平台的构建,将家长的个别指导作用充分调动出来。教师可以通过微信、QQ,以及家委会等丰富多样的形式来科学指导家长,考虑到家长的阅读能力与水平,我们将通过邀请专家来园讲授亲子阅读、共读绘本等活动,有效指导家长如何在家观察并引导幼儿开展阅读活动,尝试运用文字来将幼儿口述故事内容记录下来,或者是用文字记录下幼儿绘画日记想要表达的意思。在此过程中,帮助幼儿积累丰富词汇,进一步提升幼儿对文字的敏感性。同时,家长还要积极鼓励幼儿参与角色朗读、故事表演等形式有趣的活动,并力所能及的配合幼儿的表演,以此来全面激发幼儿的阅读学习兴趣,并进一步积累幼儿的主题经验。
其次,为了给幼儿展示交流不同时期、主题的作品创造良好条件,可以在班级环境中进行区角布置,以此来进行日常阅读主题知识收集;也可以进行班级、园级范围内的书展活动,以此来为幼儿提供更好地展示口述日记、图画书等作品的机会与条件,也能够以此来适当增加各个班级之间、家园之间的互动交流,积极鼓励幼儿将自己创编的故事内容编排成剧目,表演出来等等。通过这些活动的科学灵活组织,不仅可以为幼儿阅读学习、自我展示创设更好的平台,也能够将幼儿、家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全面调动起来,同时,幼儿自主评价能力也能够在过程中得到进一步提升。
四、置日常生活情境加强行为练习
良好的行为习惯是在日常生活的每个细节中体现的,所以要设置生活情境,以便幼儿教师进行行为习惯训练。幼儿的日常生活活动一般指洗漱、吃饭、上幼儿园、穿衣、睡觉、自由活动等。教师应该在设置的日常生活情境中细心观察分析每个孩子的特点,对于正确的行为给予肯定和鼓励,对于错误的行为及时纠正。由于幼儿缺乏自制力,对于教师告诉的行为规则容易忘掉,这就需要教师创造有利的教育时机,对幼儿的不良行为进行矫正,以培养他们良好的行为习惯。教师可以通过将故事的方式规范幼儿的行为习惯,如《小猪变干净了》,引导孩子讲卫生的好习惯;教师还要注意自己的言行,因为幼儿还处于模仿阶段,而且容易受大人话语的暗示,这时教师要从细微处规范孩子的行为,如和孩子进行活动时的垃圾,一定要扔进垃圾桶,脱下的衣服一定不乱扔,有序的挂好,饭前便后一定要洗手……教师可以利用任何活动,有针对性地对幼儿的行为进行练习,这是巩固幼儿行为习惯的有效教育方法。教师有计划有目的地进行行为练习,使幼儿在集体、合作乃至自我是非等方面都能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五、让孩子充分地参与班级活动
通过讲故事的方式辨明是非,让幼儿通过故事中的人物特征来认识行为的好坏,了解成人的态度,多以正面的形象来使幼儿明白什么样的行为是好的,什么样的行为是不好的,以及养成良好习惯的重要性。真正的教育是自我教育,儿童是主人,我们要发挥他们的主人作用。与孩子一起讨论制定行为规范,定班规,制定习惯培养目标,一定要发动所有孩子都参与。要让孩子自己说:习惯这么重要,我特别需要形成一个怎样的习惯。要一个一个地定培养目标,甚至两个月培养一个习惯,一个新习惯,这都很好。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使幼儿自觉主动地去遵守班规,并且去追求和完成这些目标。
六、向家长传授孩子感兴趣的教育方式
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向家长传授孩子感兴趣的教育方式。为了使家长能了解幼儿行为教育各阶段的教育目标,我根据本班幼儿的个性特点,参照小班幼儿的培养目标要求,制订出阶段性的幼儿行为习惯要求,逐周张贴在家园联系栏里。家长每天接送孩子的时候会自觉地提醒幼儿按要求完成。
七、教师要做好表率作用
教师要注意做好表率作用,并有意识地在幼儿中树立典型和榜样。观察、模仿是幼儿学习的重要方式,幼儿往往把教师当作自己最直接的模仿对象和学习榜样,教师的一言一行都会对幼儿产生深刻影响。孔子曰:“其身正,不令则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因此,教师不仅要做到“学高为师”,更要做到“身正为范”,凡是以身作则,时时处处都要严格要求自己,用自己良好的行为习惯,为幼儿树立正确榜样,真正成为幼儿的表率,使幼儿在良好行为潜移默化的影响下自然而然地形成良好的习惯。此外,教师还应注意在幼儿当中树立典型和榜样人物,多表扬表现好的小朋友,并引导其他小朋友自觉向榜样看齐。并且教师要学会利用幼儿园相关资源,创设情境,为幼儿习惯的培养营造良好的氛围。比如,对于制定的行为规范可以进行环境创设,精心设计,将一些好的行为习惯与卡通人物相结合,张贴在楼道里,为幼儿营造一个轻松自然的教育氛围,引导幼儿遵守规则,提醒幼儿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此外,还可以在走廊或教室角落创设“衣帽间”,提供小衣架和衣橱,鼓励孩子们自己挂取和摆放,并加以指导,从而培养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和独立的生活习惯,同时在这个过程中可以体验到“自食其力”的快乐和成就感。
八、及时给幼儿指明行为改变的方向,强化幼儿的良好行为习惯
由于孩子年龄小,是非观念不强,自控能力差,注意力易分散、转移,这些行为是不容忽视的,正所谓“千里之堤毁于蚁穴”,那些看起来不足挂齿的不恰当行为,一旦成为习惯,会阻碍孩子的发展。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贯穿于幼儿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与幼儿各方面的发展有着紧密的联系。幼儿行为习惯的培养是老师和家长义不容辞的责任。正如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所说,“教育就是培养生活习惯”。良好生活习惯的培养,重点是从日常生活中的琐事、小事做起。行为注意理论认为,不管是良好行为还是错误行为,都是幼儿在和环境以及环境中的人交往的时候习得的。当幼儿与成人或同伴交往时,他们学习到了如何在社会环境中应答别人及对别人做出反应。于是幼儿就做出那些在他看来符合他人期望的行为,这时已经有了良好行为的倾向。鼓劲其自行解决,或提供某些提示,当然,这样做的前提是他们已有一定的知识积累。
结语:在当今社会,通过开展家园合作模式去发展幼儿教育是教育事业不必不可少的一步,如何走好这一步是教育工作者不断探索和思考的问题。家长和幼儿教师是幼儿教育发展的两大主体,如果二者配合默契、互相支持,幼儿教育将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通过本文的进一步分析和阐述,我们了解到在幼儿养成良好习惯的重点阶段,家园合作有利于推动幼儿良好习惯的养成。家园合作双方能够相互补充和使用资源。幼儿园教育资源和教师教育经验以及信息,可以为家长所用;家庭教育资源以及教育经验和信息,也可以为教师所用。因此,采取家园合作的方式更便于双方沟通,并且彻底扫除有关幼儿教育的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