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分析
2018-02-22贾帮芳
贾帮芳
(湖北省十堰市郧西县关防乡九年一贯制学校 湖北 十堰 442621)
一、创造良好课堂氛围,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有了学习的热情和兴趣才有动力有求知欲,这样学生对于数学的认知学习才会更深刻,学习效率会更高。教师在开展课堂活动时,也应灵活运用教学手段,创造良好的课堂氛围使学生们在课堂中能够自主思考,大胆质疑。教师在创设具体的教学情境时可以利用一些多媒体技术来让课堂的氛围更生动活泼,为学生打造一个愉快又富有活力的开放型课堂,学生从中感受到了学习的乐趣,才能够点燃内心的求知欲,激发他们对于小学数学这门学科的学习情感,学生只有感受到数学学习的乐趣才能更好的投入到学习过程中去。
二、设置问题,引导学生自主思考
学习源于思考,思考则源于疑问。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首先应该从思考和疑问开始,培养学生的自主思考能力对其以后发展十分关键。传统的教学当中教师往往占据着课堂的主要地位,他们将每一个知识点都讲解的十分细致,而学生只需要默默的接受就可以了,但这种情况就让学生没有思考的时间,长此以往学生会有严重的依赖性,不知道如何进行思考,当遇到一些探究性的问题时他们便无从下手,甚至把分数全部丢掉。针对学生自主思考时间欠缺的问题,教师要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进行探究和思考,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课堂上教师可以将学生分为几个学习小组让他们分组讨论,这个过程中,学生之间互相交流自己的思想,进行思维的碰撞,学生的能力提高会更明显,而教师在整个过程中,起到引导和倾听的作用就可以。在这样的环境中,学生可以更好的学习,提高学习的质量。另外,教师在课堂中应善于提问,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在问题当中探寻解决方法,通过自主探究得到问题的答案。例如在学习长方形与正方形时,传统的教学模式是教师直接讲解长方形与正方形的特征,而使学生失去思考的机会,在脑中没有深刻的印象。如果教师换一种方法,给学生提出一些适当的问题,让学生进行自主探究,这样就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教师可以提出问题,三角形有几条边,正方形有几条边,它们又分别有几个角,将两个形状进行比较,你发现了什么?在问题的引导下,学生会进行测量和比较,并且针对得到的结果探究它们之间的相同点和不同点,从而展开自主思考。在这个课堂中,我们可以看到学生的各个感官都被调动起来,他们积极的动手并且动脑,认真的记录自己测量的数据以及比较的数据,学生在这个过程中能够自主的发现分析并且解决问题,进而得出了本节课的结论。这种教学模式中,学生并不是被动的接受知识,而是主动的参与到教学过程当中,通过自己积极的思考,构建新的认知,学会新的知识。
三、学会鼓励,让学生爱上思考
处于小学阶段的孩子,当他们受到鼓励或者奖励时,往往更愿意去做一些事,因此教学过程中教师就需要多给学生积极正向的评价。而许多教育学者也认为,在小学阶段,对学生进行不恰当的惩罚和阻止很容易让他们产生反抗心理。这些都说明小学数学教师在进行教学时,应重视对于学生的评价和鼓励,善于运用有效的、科学的、正面的话语使学生的自信心增强。当学生做得很好或者有进步时,教师及时的肯定和鼓励会让他们感觉到自己的进步与成功,才能让学生有更大的热情去学习去思考,久而久之,当学生爱上思考之后,他们就会享受思考带来的乐趣。值得注意的是,教师对学生进行相应评价时,绝不能单纯只看学生的学习成绩和学习成果,关心学生的生活,关注他们的学习进步情况,了解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一些问题,了解他们的思考方向和方法。教师可以关注学生的书面成绩以及是否对公式熟记,但这只是一方面,教师应从各个方面对学生进行考察并且纳入评价机制。这样才可以对学生进行全方面的评价,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念,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
四、总结
总之,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需要教师的细心和耐心。教师在进行教学活动时应重视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让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根据不同学生的不同特点进行恰当的引导以适应新课标的要求,利用多种教学方法开展教学,让学生得到全面的发展。